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科技新闻报道进入调整期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资讯】嘉环科技签署“鸿蒙…
 https:wwwzxxeducn 国家中小…
 2023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
 2020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麻阳县中小学劳动教育骨干教…
 鄂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房地产最新资讯-快科技--科技…
 房产圈 _房地产资讯-房天下(…
 碧桂园事件有何影响?官方回…
 新希望地产深耕成都城东三环…
 1-7房地产数据出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暑期…
 寒假实践丨浙江省青田县祯旺…
 环球今日报丨旅游市场调研_关…
 调研感悟:追寻乡村旅游
 文化旅游行业报告
 新闻摘抄2023最新5篇合集
 最新新闻摘抄大全合集
 2023年1月30日周一《新闻联播…
 2023年2月23日周四《新闻联播…
 2022年2月11日时政知识事件摘…
 外媒:乌干达发生翻船事故 已…
 宣亚国际:向特定对象发行股…
 时政知识每天10条(2022年3月…
 【时间流逝 我陪你看世界】盘…
 2023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时事新闻最新2022摘抄及感受
 关于青春时光的时事新闻内容…
 今日时政摘抄十条2022822
 2023年2月7日周二《新闻联播…
 2023年7月25日周二《新闻联播…
 千龙网全新改版 看北京、上千…
 千龙网、东方网两大官媒赞扬…
 千龙网首页改版全新上线获评…
 美国夏威夷毛伊岛大火死亡人…
 千龙网2022年度新闻记者证核…
 2022年时政素材摘抄十条831
 2022年时政热点摘抄:国内时…
 2023年时政素材摘抄十条59
 2023年时政素材摘抄十条510
 2021年国际时政素材摘抄(63…
 全国科技报系统社长总编考察…
 推开“虚实融生“那扇门 专家…
 “我的《今日头条》”序
 科技日报总编这几句话 咋反响…
 刘亚东任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图…
 数字赋能 暑期“玩”出新花样
 甘肃甘谷:科创普惠教育打造…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科技新闻报道进入调整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8/16 3:59:12 | 【字体:

  目前,报业竞争空前激烈,新报不断出现,老的报纸不断改版。但与处于活跃期的报业整体形势相对比,报纸的科技新闻报道却处于冷却期。科技新闻版面有所收缩,有的综合性报纸的科技专版甚至消失了,科技记者单靠科技新闻完不成任务指标,不得不去“打游击”,采写其他热点新闻,以副业补主业。一些长期从事科技报道的记者转换岗位。应该说,在报业的大环境和科技事业的大环境影响下,科技报道进入了调整期。

  目前,报业竞争加剧,都市报的浪潮席卷报业,异军突起,抢夺了传统报业市场的大量份额。原有报纸也纷纷走上都市报之路,参与竞争。这种趋势是对在此之前报纸脱离读者的一个矫正,其进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曾经一段时间,报纸不关心读者关心什么,不是你想看什么我给你什么,而是我给你什么你看什么。现在,报纸放下架子,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即“市民关注我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科技新闻的收缩是正常现象,是报纸在激烈竞争中自救的举措。报纸面对的读者科学素养低,不关注科学新闻,报纸强买强卖,岂不是自取灭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你所属的报纸都被边缘化了,侈谈科学新闻的版面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被报道者在调整,报道者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科学事业迎来了春天,科学新闻也随之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近年来,科技新闻所报道、反映的科学事业也处于转型期。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科学体制已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体制转换,许多科研院所也在探索新的路子,有的已经成功,有的还在摸索。与此同时,媒体在那段辉煌时期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新闻报道的采访、编辑办法,在科技事业转变中有些已不再适应,需要调整。一些科技记者有些困惑,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是队伍不稳,二是素质不足。科技记者由于报道的领域所决定,需要相对其他记者更高的科技素养,这在短期内是无法形成的。而目前,报业为适应市场,时常进行版面及部门的调整,记者岗位时常变化,与其他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新闻所在的领域相比,报纸内科技记者岗位缺乏吸引力,有些科学记者也主动要求换岗。科技新闻在综合性新闻评奖中较难获奖,在读者中也难于引起轰动,处于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尴尬境地。有的记者称之为鸡肋。这些不利于高素质的科学记者的形成。

  科技新闻并不是没有发展的机遇。科教兴国的战略没有变化,党和国家把创新能力放在更重的地位上,给科技新闻提供了大的有利环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了“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的要求。从最新的中国科普报告可以看出,8成公众是对科技发展持积极看法。公众科学素养较低的实际给科技新闻提供了空间。有一个经典故事对我们科技新闻也有启发:有一家生产鞋子的企业派人到某地调查推销产品的可能性。第一位调查者回来失望地说,当地的人都不穿鞋,我们没有机会。而第二位调查者回来高兴地说,太好了,当地人都没有鞋子,我们机会很大。公众科技素养低正给了我们很大的天地,如何把鞋子卖给他们,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新的、适应调整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虽然是面向大众,但综合性报纸的内容不必要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普适。有专家说,当前的大众传播时代已进入分众传播时代,传播对象开始按兴趣、职业、爱好等不同而分层、分区,媒体适应这种趋势,才能够更好地牢牢抓住自己的目标对象。鉴于读者中科学素养的层次相差较大,对阅读科学新闻的诉求也相差较大,综合性报纸的科学报道也可以分层进行。少数几家报纸应该保持高水平高品质的科学新闻报道,他们面对的是科学素养较高的读者和其他报纸的科学记者,他们的科学报道应该有示范性、影响力、辐射力,比如,他们的科学评论、或者他们评出的十大新闻等应该有权威性、公信力,能够被其他报纸所引用。还有一批报纸面对文化素养较高、科学素养中等的读者,这些报纸可以采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做法,以精品取胜。再有一大批都市化报纸,应该允许他们暂时没有很多传统形态的科技新闻,而更多地采取结合热点、焦点新闻进行科学传播的方式,如沙尘暴、神舟六号上天、食品安全、日食流星雨观测等新闻事件,都是宣传与之相关的科技知识的大好时机。

  优秀的科学文艺和科学新闻作品的作用是巨大的。当年正是有了作家徐迟的优秀科普作品《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研究里一个非常高深的课题也走进了大众,许多年轻人也因此而选择了数学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可惜近年来这样的精品凤毛麟角。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完全怪读者不读科学新闻,因为我们没有提供给他们更多的精品。在DVD普及之后,一套DISCOVERY的碟片随之走入许多百姓家中。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异军突起,也颇受观众欢迎。这些事例说明,科学新闻不是没有受众,我们要靠精品取胜。宁要少些,但要好些。易中天、于丹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作出的努力也值得我们借鉴。

  改变我灌输你接受的单向传播模式,发动读者参与报道,增强科技新闻对读者的吸引力。目前,许多报纸都有各种各样的互动方式,如热线电话、读者俱乐部等,内容涉及旅游活动、娱乐餐饮活动等,但科技方面的内容极少。互动除了报纸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由报纸作为桥梁,加强科学家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这一点现在也比较薄弱。科学家们大多为人低调,喜欢在实验室中默默无闻地从事科研工作,不习惯抛头露面,在公众面前成为新闻人物。对其他成为新闻人物的科学工作者,还有负面看法。大众传媒的舞台,是谁都想利用为自己作宣传的,你不占领,别人就来占领。科学界的主角们都往后缩,主动放弃这一阵地,光靠科技记者这些配角,是出不了彩的。结果自然出现了科学新闻版面收缩的现象。这里还想建议,请有关部门组织院士走进报纸行动,请院士们为报纸的科技版撰写通俗的稿件,宣传科学知识,请院士们接受记者的专访,就最近发生的一些热点新闻从科学角度进行解读。还请院士们勇于成为报纸人物版的主角,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精彩故事和人格魅力将读者吸引到科学上来。现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在改革开放初期,学生们谈到未来的理想时常说想当科学家,现在还有几个是这么说的?然而,一个科学家的形象却起着许多说教难以起到的正面例子。象霍金几次来华,都在媒体上掀起了热潮,从而在公众中也有很大的知名度,实际上都起到了明星似的作用。我们的科学家恐怕认同这种做法的不多。

  当前年轻记者中,在报纸之间、部门岗位之间的流动比以前明显增加。科技记者应该在一定意义上岗位要相对固定。科技报道既要求较高的科学性、准确性,又要求较高的通俗性、生动性,既要能深入,又要能浅出,需要培训。因为每家综合性报纸专门进行科技新闻报道的编辑记者只有几个人,所以就报社来说,对记者的综合新闻业务进行培训是有的,但是专门针对科技记者的培训几乎没有。这方面,国内经济领域著名的杂志《财经》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财经杂志奖学金项目,由北大中国经济中心下属的北大国际MBA项目组织教学,财经杂志进行全额资助,通过申请、评选等程序,为10名中国新闻界优秀青年经济编辑及记者提供奖学金,以全脱产方式在北京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培训,并进行有关财经新闻深度报道的培训。获取奖学金的编辑及记者将免费入学,并获得交通、食宿及书籍等补贴,每人将获得包括学费资助在内的人民币3万元左右。当然财经杂志因为其在经济界的影响,财力比科技类媒体要强大得多。单一的科技类媒体很难有力量这么作。科技界也可以考虑由科普基金出资进行类似的培训。也希望有关方面能采取一些措施,使科技记者有成就感,科技报道的岗位有吸引力。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报道进入调整期 (08-16)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08-16)
    普通科技新闻 【资讯】嘉环科技签署“鸿蒙生态人才共建”深… (08-16)
    普通科技新闻 全国科技报系统社长总编考察烟台现代果业科学… (08-15)
    普通科技新闻 推开“虚实融生“那扇门 专家学者解析元宇宙 (08-15)
    普通科技新闻 “我的《今日头条》”序 (08-15)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日报总编这几句话 咋反响就这么大 (08-15)
    普通科技新闻 刘亚东任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图简历) (08-15)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科技力量亮相泰国国家科学技术展 (08-15)
    普通科技新闻 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08-15)
    普通科技新闻 “沉睡”两年的科技成果“落地生金”了 (08-15)
    普通科技新闻 硬核科技突破新高度这个山东品牌被央视新闻关… (08-15)
    普通科技新闻 实干笃行丨广东:以科技创新开辟高质量发展新… (08-15)
    普通科技新闻 向湖北集结科技聚力战疫魔——全国科技界众志… (08-14)
    普通科技新闻 抢机遇勇担当 重庆科技创新“提质加速” (08-14)
    普通科技新闻 工业富联与天瞳威视成立科技公司 (08-14)
    普通科技新闻 西南大学科技特派团助力“东橘西橙”产业振兴 (08-14)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科技成就未来 (08-14)
    普通科技新闻 央视关注新引擎培育经开新动能 (08-14)
    普通科技新闻 让“科技之花”绽放得更绚丽——南明区科技创…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