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FAST探测到146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102颗已得到认证。未来3至5年,FAST的高灵敏度将有可能在低频引力波探测、快速射电暴起源、星际分子等前沿方向催生突破。
3月4日,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了一张巨大的火星全景照片,这些照片是好奇号探测器在2019年末拍摄的,这是美国宇航局迄今为止制作的最高分辨率的火星全景图。由超过1000张高清照片拼接而成的合成图片展示了盖尔陨石坑中火星格伦托里登地区的全景图。
4月15日,美国科学家团队报告称,纤维母细胞经过化学重编程后,可以生成光感受器样细胞,这种细胞被证明可以恢复小鼠的视力。该成果将为众多因视网膜疾病而失明的患者带来一道曙光。
6月8日,在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河西农场,经过4天插秧,海水稻的试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8亩。这是海水稻首次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试种植。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普遍生长在盐碱地,具有耐盐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
通过自主研发技术、优化最优配比,运用水稻耐盐碱试验、耐寒试验等方法,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专门培育出高原寒地海水稻。6月初,工作人员将温室大棚里培育出的海水稻移栽到盐碱地中。
6月23日下午13时许,随着最后一泵混凝土的浇筑,金阳河特大桥高达196米的6号主墩封顶,世界最高刚构墩桥梁的高度纪录由此刷新,成为中国桥梁建设的最新丰碑。
据介绍,金阳河特大桥预计于2021年建成,作为国道356线的重要路段,不仅将大大方便两岸联系、改善区域交通,也将成为金阳县经济发展的连心桥、致富桥。
9月2日,天文学家在《物理学评论通讯》和《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发表研究报告称,发现的一段引力波信号可证明中等质量黑洞确实存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消息,天文学家当日表示,他们发现的这个中等质量黑洞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42倍。
黑洞是一种体积极小、质量极大的天体。根据质量不同,一般分为恒星级黑洞、中等质量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截至目前,科学家们发现了不少恒星级和超大质量黑洞。中等质量黑洞间于两者之间,质量为太阳的100到1000倍。
9月28日,在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迎来50周年之际,国家电投集团公司在上海发布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中国自主核电技术品牌、世界先进三代核电型号“国和一号”。
“国和一号”研发工作2008年启动,历时12年科研攻关,477家单位、2.6万余名技术人员参与,如今已总体完成,推动我国核电行业和技术整体升级换代,实现从“二代”到“三代”的跨越。
据介绍,“国和一号”是完全自主设计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集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和产业创新之大成,具有“安全系数高、经济性能好、创新成果多”等特点和优势。
10月23日,中国石化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顺北油气田再创纪录:顺北53-2H井完钻井深8874.4米,这一深度已超过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超过今年7月完钻井深8725米的顺北55X井,再创亚洲陆上最深定向井纪录。
10月27日消息,美国宇航局 (NASA)26 日称,在月球被太阳照射的表面发现了水分子。
“这一发现揭示了水可能分布在整个月球表面,而不仅仅局限于月球两极附近的阴暗地方。”美国宇航局天体物理学部主任保罗 - 赫兹在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12月4日14时02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