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金联创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醚后碳四均价在6183元/吨,同比上涨0.41%,民用气均价在5538元/吨,同比下跌8.01%。
根据金联创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醚后碳四均价在6183元/吨,同比上涨0.41%,民用气均价在5538元/吨,同比下跌8.01%。
2023年一季度,国内液化气走势整体呈现先扬后抑态势。具体来看,国际原油宽幅震荡,能源需求好转为油价提供了支撑,但投资者对美国加息前景的担忧升温也导致油价承压。国际液化气市场涨后回落,一方面华南冷冻货到岸价伴随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而起伏,另一方面中东部分生产商的码头临时检修和恢复生产、北半球的传统加热需求旺季与全球经济突发“黑天鹅”事件也影响着国际市场走势。国内市场来看,除却国际原油与国际液化气现货价格波动的因素,国内终端需求逐渐下滑,叠加上游检修装置增多,形成多空交织的局面,影响国内液化气市场走势。
2023烯烃年一季度,烯烃深加工开工率呈现震荡上行的状态,特别是2月初至2月底期间,烯烃深加工开工率上涨明显。1月烯烃深加工开工率为45.35%,2月为46.21%,3月为46.52%。
国际原油预计缓慢回暖,但整体上涨空间有限,消息面对市场存利好指引。随着天气转暖,民众出行意愿增加,油品需求逐步增多,调和油市场需求或增加,烷基化开工率预计将提升。另外多家炼厂装置有望在5-6月检修结束,综合来看,二季度烯烃开工率依然有望上涨。
装置方面,一季度前两月国内炼厂检修装置较少,进入3月份,随着天气逐步转暖,炼厂检修计划提上日程。山东地区的石大科技、汇丰石化等多家炼厂率先停工检修,其他地区如东北地区的辽阳石化、华中地区的长岭炼厂、华南地区的中海油惠州、西北地区的长庆石化和宁夏宝廷等企业部分装置于3月中旬至4月初陆续停工检修。
二季度,国内炼厂开停工并存,山东地区部分装置陆续重启,而另有洛阳石化、青岛石化、乌石化等多个炼厂陆续停工检修,检修季期预计持续至7月初。
后市来看,首先原油价格进入二季度,全球原油市场的基本面或呈现前松后紧的局面,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届时原油价格也有望攀升。国际液化气进入二季度价格大概率依然会伴随原油价格波动而起伏。原油及国际现货对国内冷冻货到岸价影响较大,二季度天气转暖,液化气加热需求明显减少,不过远东到岸价格的不断下滑将带动PDH深加工利润好转,加之部分新的PDH装置将于二季度上线,因此深加工方面需求不断增加,这也是液化气消费结构中占重要部分的用途。而民用气方面,除部分指标较好的气体可转为工业用气以外,其他低质气体基本难以抵抗传统淡季的冲击,预计二季度民用气多以下行为主。原料气则将主要跟随终端油品的走势,6-7月份随着气温升高,车载空调用油增加,终端消耗的增加将带动调油组分的价格上涨,产业链从底部向上传导,从而将支撑原料价格震荡上行。
·本文信息数据均来自可靠来源,但基于信息来源或第三方可能出现的人为或技术错误, 金联创不保证此等信息的准确性、适当性和完整性,以及因使用此等信息而导致的任何后果不负任何责任。
·内容注明出处为“金联创”的所有稿件均属金联创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转载、投稿及合作请回复关键字“转载”或“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