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要闻 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对科技事业的启示和影响 推动科技情报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将精心安排部署,认真传达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对科技事业的启示和影响,推动科技情报事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3日,中共昆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支部以“主题党日”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了《习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刊发的评论文章——《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第一动力更强劲(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思想氛围。
10月16日上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盛况,大家聚精会神地聆听报告,仔细记录报告要点,全身心融入到党的二十大盛会召开的热烈浓厚氛围中。
支部书记黄毅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十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协调联动,协同创新,支撑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推进,汇聚形成了勠力同心、锐意创新的磅礴力量。
支部副书记王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改革勇气,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党的十八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科技事业发展全局,对科技创新的谋划部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建立完善了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把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体现在科技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学习党章是全体党员的基本功。10月22日,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章程(修正案)》,支部为每一位党员购置了《中国章程(2022年版)》及党徽。
11月4日,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中国章程(2022年版)》,支部书记黄毅华提出要求,一是要始终把学习党章内容作为必修课,在学深悟透中增强政治自觉;二是要深入细致地对照新旧党章的表述,领悟时代特征和精神实质;三是要始终把践行党章要求作为落脚点,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初心使命。
11月4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市科技局党组第十次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会后,支部组织党员以“主题党日”的形式,开展学习讨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当前科技工作的形势和政策导向。
在讨论中,党员同志们尤其关注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报告首次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极端重要性,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谋划和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结合当前形势和工作实际,党员们表示,要强化破解“昆明之问”、推动“昆明之变”、展现“昆明之为”的行动自觉,新形势下的昆明科技工作必须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紧扣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任务,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轴,以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为核心,以科技营商环境建设为领航,以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科技合作为特色,以科技服务业为抓手,全面提升昆明科技创新集散和辐射能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融合,构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昆明特色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成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昭示新的强国蓝图正在擘画,昭示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即将开启新的壮丽篇章,昭示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有梦有志有为的激情时代!作为科技领域专业智库的研究人员,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时期科技创新的趋势和规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科技创新的各项部署,全面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蕴含的哲学方法和理论内涵,切实提高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能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