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建构了“小康社会”“大同世界”的理想愿景。.有人会问,勤勉是不是就要始终忙忙碌碌,连偶尔驻足休息都不需要?当然不是如此。忙不胜忙绝非人生的必然选择,从容应对才是更好的态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种健康的生活,也必然是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我们既需要和时间赛跑的精神状态,也需要看看身边风景的淡定从容。勤勉既不是盲目地忙,也同样不意味着是始终忙忙碌碌,而是以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之事,是通过赋予时间以效率,从而走在时间前面。事实上,也只有善于做时间的主人,才能让自己有更多主动的选择,最终收获收放自如的人生。这也恰恰是“勤勉多岁月”的题中应有之义。—— 林亦辰《时光匆匆,可知“勤勉多岁月”》
3.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和道德都是具有一定约束性的规范体系。法治重在他律,具有强制性、威慑性,可稳定人们的预期,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重在自律,具有调节性、劝导性,滋润社会成员的心灵。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的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的践行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法治运行得好需要有内容完备、有效实施的法律。德治是我国国家治理的重要优势和优良传统,德治发挥作用需要道德的教化与践行。在一些法律难以规范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作用,而对于道德无力约束的行为,法律可以给予引导和惩戒。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法治和德治两手都要抓。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大优势。——摘编自肖立辉《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4.富有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到“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古人的诗句、今人的歌声,无不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爱国主义精神是当代青年最可贵的精神品质,激励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青年把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中,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就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近代以来,无数有志青年将自身成长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革命时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建设时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创业,改革开放新时期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进取,一代又一代青年将青春和理想融入实现国家富强的拼搏奋斗之中。越是国家和民族遭遇危险、经受考验的危急时刻,青年人越是能迸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感,为守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他们的名字也因此载入史册,他们的生命因为奉献、奋斗而更有意义。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每一代青年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规划人生、实现梦想。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们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置身于这样一个历史交汇期,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青年,只有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奋斗,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伟力。——摘编自宋利彩《爱国主义旗帜在青年心中高高飘扬》
5.《山海情》铺展开的扶贫画卷,荡漾着理想主义的浪漫,更深蕴着现实主义的真切。剧中的西海固人民,带着黄土地的粗粝,他们善良、淳朴,有韧性、有干劲,但也有着安土重迁的传统基因,有着历史、环境造成的观念局限;剧中的扶贫干部、技术专家,也没有顶着“角色光环”,而是真正将双脚扎进黄沙里,在“关关难过关关过”中带领村民们在更广阔的地方落地生根。也正因此,在《山海情》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改天换地的豪情,更能看到创业的举步维艰;不仅能看到乡土生活的浓浓烟火,也能看到变革中的“鸡飞狗跳”;而传统与现代的龃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碰撞、寻根与断根的思考也都交融其中……不过,正是这些切入生活肌理的真实故事、鲜活人物、现实问题,让电视剧产生了强大共情,让无数观众代入其中,和剧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为辛辛苦苦种出的双孢菇卖不出去而着急,为村民们扶老携幼送别帮扶专家的画面而泪目……——张凡《这部“土掉渣”的电视剧,为何“好看哭”?》
6.“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工匠精神以匠心为本、品质为重、创新为要,追求精进卓越。秉持心无旁骛、严谨细致的匠心,摒弃“差不多”“大概其”心态,才能积累深厚专业知识、练就过硬专业技能、锻造高精尖产品,成为行家里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源头活水,创新基因深植于工匠精神中。广大技能劳动者应坚持把守正创新贯穿技能实践全过程,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勇于创新创造。——摘编自黄琦《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风采》
7.于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在科技创新各领域,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广大青年燃烧青春、勇挑重担,保持着朝气蓬勃的英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青年一代冲锋在前,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嫦娥五号”探月取壤的征程上,“80后”“90后”已经成为托举“嫦娥”的中坚力量,擎起了中国航天的未来。挺身而出的青春担当,开拓创新的青春智慧,脚踏实地的青春奉献,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奋勇争先的群像。曾经有人说,“90后”“00后”是娇滴滴的一代,是“长不大的孩子”,但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青年人奋斗的身影成为亮丽的风景,青年人火热的干劲振奋人心。开山岛上的年轻人接过守岛接力棒,用青春奋斗续写爱国奉献的崭新篇章;扎根农村的扶贫干部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用坚定脚步丈量脱贫攻坚之路;在故宫博物院深耕的年轻人,以匠心独运的创造,让古老的紫禁城焕发新的活力……各行各业的青年把理想和抱负熔铸于脚踏实地的奋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注入正能量。——摘编自张 凡《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8.发扬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关键要苦干实干巧干。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王杰日记》里写道:“我们革命战士……要具备‘老黄牛’的忠心耿耿埋头苦干的精神。”所有惊天动地的奇迹,无不始于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一群群快递小哥把包裹交到客户手上,织就了世界最大的物流运输网络;一支支科研尖兵埋头枯燥的仪器与数据,创造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成就;一位位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一起“汗珠子摔八瓣”,书写下“最成功的扶贫故事”……由此我们便更能理解,“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的深刻涵义。——摘编自梁彦《奋斗新时代,发扬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
9.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离不开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在一片前人未曾开发的土地上耕耘,必定会遇到一些新情况、碰到一些新问题。如果因循守旧、畏难不前,事业发展不可能打开新局面。只有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才能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没有先例可循就创造先例,没有经验可资借鉴就先行先试。深圳创造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的背后,就是创新创造的活力奔涌,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敢闯敢试。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没有亿万人民的首创精神,就没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新形势下,只有大力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的精神,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干劲。从荒地到良田,从低产到丰产,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辛勤耕耘和精心呵护。遥想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先后由14万转业复员官兵、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组成的垦荒大军,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一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拓荒,靠着肩挑手提,把一片莽莽荒原建成中华大粮仓。今天改革发展的“拓荒”路上,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越是步入深水区,越需要靠一往无前的拼劲和风雨无阻的干劲,让创新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更需要众志成城的合力。以守维成则成难继,因创兴业则业自达。任何一项事业都不能靠“守”来维系,必须靠14亿人民不断的再创业来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党员干部要争做担当有为的拓荒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锐意进取、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增强主动担当作为的本领能力。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推动创新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共识,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摘编自张近山《奋进新征程,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
10.新生活,新起点,新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系统总结、创新传承脱贫攻坚的经验财富,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政策机制、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乡村治理等方面有序贯通、有效衔接,必能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绘就一幅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摘编自刘鑫焱《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守护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道义自觉。中国理念与方案超越了以所谓“价值观外交”谋私利的错误做法,呼应了各国追求平等合作的共同心愿,指明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应是各国人民共同珍视的价值目标,在追求这些价值目标的道路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是平等的,也是自主的。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普遍认为这是反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共同诉求的重要理念。——摘编自《携手守护全人类共同价值》
12.面向未来,向灿若繁星的英雄模范致敬。他们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姿态,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担当作为,在人的精神图谱中耸立起不朽的丰碑。从带领兰考群众治“三害”、拔穷根的好干部焦裕禄,到主动赴边疆、恋雪域的时代先锋孔繁森,从当“樵夫”的县委书记廖俊波,再到驻山村、献青春的扶贫干部黄文秀,人用实际行动诠释孺子牛的精神内涵。为人民服务,不是喊喊口号,做做表面文章,而是拳拳服膺的行为准则。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模范看齐,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事业书写在祖国大地上。——摘编自原石《坚持人民至上,甘当为民服务孺子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