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GPT时代的新闻我们还能相信吗…
 据媒体新闻据法新社、比利时…
 《新闻联播》 20230629 19:…
 6月29日周四《新闻联播》要闻…
 6月26日新闻联播速览17条
 6月28日新闻联播速览28条
 6月29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
 重拳整治网络造谣传谣
 遏制网暴要让网暴者痛到不敢…
 冰城公安打击造谣、传谣142人…
 “鼠头鸭脖”相关词条被申请…
 女子不满意双眼皮手术要求枪…
 正式通航!北江航道扩能升级…
 八方通衢向未来
 揭晓!2021-2022年度广东省商…
 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印务有…
 “飞”凡十年张家口不再“远…
 美英法空袭叙利亚 央视记者现…
 央视频推出连续7天、168小时…
 【应知应会“动”起来】每日…
 每日时政内容摘抄:2023年5月…
 2023年4月2日事业单位社会时…
 雷电+冰雹+短时暴雨要来商洛…
 求“实”创新 赢得主动——加…
 紧急预警!短时强降水+局地冰…
 【科普先锋㊸】以为是…
 “暑假很可怕”短视频刷屏!…
 外交部发言人:当前台海局势…
 2022年台海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蓄意挑动台海局势美国是真正…
 美国霸权加剧台海局势动荡
 俄方称“解决台海局势纯属中…
 “一手更名”“优惠购车位”…
 一房产中介人员编造传播“江…
 伪造房产证蒙骗堂姐40万可真…
 国家统计局:1—4月份全国房…
 一季度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
 这个学校不一般!文化传承有高…
 杀害缉毒英雄蔡晓东的毒贩已…
 教育部紧急提醒!
 教育部发布提示!
 专家学者热议数字时代新闻和…
 政策“组合拳”提振实体经济…
 “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培育…
 夏季达沃斯:唱响合作主旋律…
 汇聚共识、共谋发展——全球…
 释放数字经济促进就业的潜能
 景德镇新闻联播20230629
 央视主持人月薪超20万?罗京…
 海霞在《新闻联播》中亮相 细…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GPT时代的新闻我们还能相信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6/30 11:36:04 | 【字体:

  ,作者:周健工,原文标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再一次“重塑”媒体》,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霍夫曼(Reid Hoffman)是OpenAI的早期投资人,GPT-4在指令调优和人工对齐阶段,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测试其理解能力,涉及到社会与人文的方方面面。

  他把测试的结果和心得,写成了一本书《重塑一切的GPT-4时代》。不过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Impromptu: Amplifying Our Humanity Through AI。其impromptu 含有prompt,说明这本书是他与GPT-4 围绕着人文展开的即兴对话,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让GPT-4在价值观上向人类对齐的一个过程。

  霍夫曼创办的领英LinkedIn,是一个媒体属性很强的职业社交应用。他自称是一位技术人文主义者,对于用人工智能解决社会问题,以及人工智能本身可能对人文价值的影响 ,也非常在意。

  我最感兴趣的,是他谈媒体的那一章。媒体在过去二十多年互联网大潮中,被一波又一波地冲击,可以说已经被“重塑”好几回了。这一回将如何“重塑”?

  这里所说的媒体,是指面向大众传播的新闻媒体;以发现和报道真相为使命的媒体;用一套专业的技能和标准,让内容保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媒体;由职业的新闻记者、编辑、研究和设计人员生产的、具有社会影响力内容的媒体。不管人们站在什么政治立场,不管认同什么新闻观,对这些都秉持相同的看法。

  对于霍夫曼来说,最令人担心的,是GPT-4会带来了一个“反乌托邦”的世界,谎言和虚假新闻无处不在,淹没了真相。

  “试想现在是2032年,距离美国总统大选仅有几个月。由于AI技术的突破,假新闻泛滥成灾,一派乌托邦末世景象:虚构的名人为候选人背书、 候选人做出的虚假认罪供述、实时辩论被篡改等。甚至在政治集会舞台上,有戴着MAGA帽子的耶稣全息影像出现。”

  对新闻业影响最大的,并不是AI会自动生成新闻、赛事信息、天气预报。也不是所谓的“定制化”的新闻:社交平台会收集每一位用户的信息,向其推送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形成了所谓的“信息茧房”;而用户在一定程度上让出了隐私,其个人信息最终要么掌握在平台手中,要么掌握在更具权势的“big brother”手中。

  另外一个问题,是用户被产品化——“如果你在使用免费的产品,那么你就会变成产品。”平台企业通过用户大数据,精准地向其推送广告和各种产品,或者以内容的方式带货。

  ChatGPT与用户是一种对话的关系,霍夫曼认为,“只是实时地为你的查询和提示提供高度响应的信息。这既是关于这些大语言模型运作方式的一个明显的发现,也是一个尚未被充分认识的发现。”

  对于记者、编辑和研究人员来说,他们依然是媒体的核心,提供专业的内容,对真实与准确负责。但用户与媒体的交互方式,以及消费新闻内容的方式,已经变得完全不同。

  霍夫曼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出十个问题”的内容生成方式。当用户愿意从发问开始消费新闻,这对媒体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它将牵出一长串的问答内容。它将成为用户与媒体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新的机会。那些有年份的新闻媒体,其内容积淀的优势将会发挥出来,用户能刨根问底,从而有助于掌握和接近事件的真相。

  这就改变了人与新闻的关系,以前是提供新闻的人们,也掌握了提供“真相”的权力,但是,用户可能用AI,更加便捷地掌握事件的多个信息来源,多个分析角度,以及事件演变的来龙去脉、历史沿革。每个人,终将为自己所获取的真相负责。同一事件的多个消息来源,背景知识,有可能通过一个智能代理来完成。

  记者是职业提问者,理应是最好的prompt engineer(提示工程师);而每位新闻的消费者,每位AI媒体技术的用户,也只有自己成为prompt engineer,才能获取真相。

  在所有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新闻媒体行业影响的排序中,排在第一个是大规模虚假新闻的产生,第二个是专业的新闻记者被替代。但这两者是互相矛盾的,如果虚假新闻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威胁到制度与文明,那么就需要有人来提供真相的专业服务,这些人就是新闻工作者、调查记者、研究能力强大的媒体工作人员。人们对于真相的需要是永恒的,而并不一定是需要某些形式的“内容”。

  那么,不正是ChatGPT在许多情况下无法区分真实与虚构吗?它为了生成一个故事,或者通过概率预测构建与人类对齐的内容,不也是会夹杂大量的编造、错误和虚假的内容吗?

  一方面,产生“幻觉”已经成为大模型当前最重要的技术挑战,消除这些“幻觉”也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迫切需要的进步。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向舆论场填充大量真实的新闻。霍夫曼认为,“本质上,我们需要确保寻求真相的任何人,都能很容易地获取准确、透明和真实的信息。”

  这样就需要一个可溯源的“维基百科”,每一个事实,每一个观点,都可以找到源头,找到参考,在互联网上可以链接起来,实时动态地可以互相参考、互相核实,形成一个“真相的基础设施”,而在AI时代,可能需要一个AI版的事实维基百科。

  正是世界各地专业的新闻机构,过去一两百年来专业地报道和记载着重要事件,才有助于构建了人类的集体记忆;人类也是通过一整套可溯源、可引证和可参考的研究形成了知识链接与图谱,也为后来的人们理解事件的真相和意义,提供了导航。

  人们试图用web3.0来提供个人拥有、不可篡改的个人信息,但更为底层的是公众信息和舆论场的真相。AI最大的功能之一,是提供强大的探寻真相的工具,透明的新闻生产过程,以及便捷溯源与核实真相的基础设施。

  霍夫曼相信,专业媒体工作者使用这些更高效的工具,就能用真实的新闻占领舆论场。

  这同样需要依靠专业的媒体机构多年来形成的专业技能和规范,并且体现在AI产品中。例如 ,霍夫曼提出,在每条新闻后面,设立一个Fact Check(事实核查)的按钮。这样,消息来源是否真的存在,其背景是什么;数据的来源是否可信,是否还有第三方信源的存在,包括报道新闻的机构及个人的背景信息;图片、视频的来源,是不是经过加工与合成的;甚至包括用于训练模型的数据来源的水印,等等。这个按钮的设立,也降低了ChatGPT自身产生“幻觉新闻”的可能性。

  这一切在过去由媒体机构中的记者或者助理来完成,甚至编辑要把关,但今后可以由AI提升效率,成为事实确认的AI助理。当所有的媒体机构都遵循同样的标准,而用户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就会反馈到AI模型中,经过持续的强化,让优质、专业和负责的内容更容易受到识别。

  许多新闻媒体具有党派性,具有党派倾向的读者,会对本党的报道采取“宁信其有”的立场,而对对立党派发布的新闻采取“宁信其无”的立场。这些党派属性及倾向性,同样可以“一键解决”,标注其党派属性,就像人们购买食品,看到其中不同营养成分的标识说明一样。

  说到这里,最近有一项研究,分析受众平时习惯阅读的媒体内容的“营养成分”,发现用这些媒体内容训练出来的模型,可以预测出受众在民意调查中会对某些重要社会事件采取的态度、选择的回答。这一研究引发了忧虑,这会对那些操纵媒体、进而影响人们投票行为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人们开始担心2024年大选中,AI将会起到什么破坏性的作用。

  图灵奖获得者杨立昆(Yann LeCun)想出了一个办法:“想象一下未来,您与信息世界的日常互动将由 AI助手进行调解。这个 AI 助手就像是所有人类知识的活跃存储库。它将成为您“对抗”错误信息的最佳堡垒。”

  的确,我们面对着大量的随机噪音,然后用自己的判别与之对抗,生成出“逼真”的内容。每个人的大脑,可能原本就是一个生成对抗神经网络。

时事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时事新闻:

  • 下一个时事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时事新闻 GPT时代的新闻我们还能相信吗? (06-30)
    普通时事新闻 据媒体新闻据法新社、比利时法语区广播电视台… (06-30)
    普通时事新闻 政策“组合拳”提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06-29)
    普通时事新闻 “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培育新增长点 (06-29)
    普通时事新闻 夏季达沃斯:唱响合作主旋律 共克全球经济挑战 (06-29)
    普通时事新闻 汇聚共识、共谋发展——全球商界人士期待夏季… (06-29)
    普通时事新闻 释放数字经济促进就业的潜能 (06-29)
    普通时事新闻 福建频道 (06-29)
    普通时事新闻 福建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06-29)
    普通时事新闻 福建网_打开福建之窗感受魅力-闽南网 (06-29)
    普通时事新闻 福建新闻_今日最新最近福建热点新闻直播_网-闽… (06-29)
    普通时事新闻 福建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06-29)
    普通时事新闻 时政要闻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侧记:“为全… (06-28)
    普通时事新闻 时政现场评丨回延安 再出发 (06-28)
    普通时事新闻 时事信息 雾渡河镇妇联召开2022年妇联工作推进… (06-28)
    普通时事新闻 跟着看中国丨不负嘱托的年轻人“追光”有了好… (06-28)
    普通时事新闻 微光如炬志愿服务让冬奥更精彩 (06-28)
    普通时事新闻 马少华:红网的评论贡献了什么 (06-28)
    普通时事新闻 新闻时事评论范文 (06-28)
    普通时事新闻 「人民日报」经典时评10篇堪称时评界天花板!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