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读初三,每天晚上学到凌晨12点多,可这次考试却只考了400多分,该怎么办?
进入初三,绝大多数孩子都开始拼命学习,但是如果这种学习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怎么办?
家长变得焦虑,家里变得鸡飞狗跳了。有的学生则会产生心理问题,严重者无法参加考试。
初三的作业多吗?多!但是没有理由每天都学到12点,如果每天学到凌晨12点多,说明两个问题。
1.孩子的学习效率不高:如果学习效率高,自习课就差不多能做完绝大多数作业,这样回家只需要进行适当学习就可以了。
2.孩子不会进行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但是有的学生却不具备这个能力,导致很多时间白白浪费,比如课间操之后这段时间。
要做到十点左右高质量完成作业,孩子们需要做到哪几点呢?有多年初中教学经验的老师建议:
我无数次注意过那些排名靠前的孩子听课时的状态,他们坐姿端庄,神情专注,那神态俨然不放过老师讲到的任何一个知识点。
同时,也总有那么几个,神情恍惚、目光游离者,窗外的一点动静,哪怕是一只鸟雀飞过,都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去,哪里还管老师讲了什么。
我们都有体会,打起精神做一件事情,其结果是又快又好,反之,则效率很低。对于学生写作业,更是如此。
家长不妨这样做,让孩子自己根据作业量确定大约时间,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就给记A,计有一定数量的A以后,便给予奖励,奖励的具体内容,可根据孩子的内心需求来定。这样坚持下去的一个好处是:养成效率作业的习惯。
尽量多地写作业(最好是写那些难一些的,遇到不会的,还可以问同学或者老师)。
即使课业很紧,学校里的课余时间还是有的,中午大课间30分钟,除去出操,也还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预备铃之前,也有二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利用,我不赞成小课间十分钟也用来写作业,但如果孩子肯挤5分钟左右,也未尝不可,还有放学以后,孩子在大人流出大门时用来写两道题,也是可以的。
一般情况下,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时,是按中等程度的同学来考虑的,那些题目当中,一定有一部分是比较容易的,上课的时候,已经掌握,再去重新写一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白花时间。
如果可以保证在考试的时候也能做对,那何必再去重复呢,节省的时间用来写其他题目,岂不更有效率。
不妨暂时放下,第二天到校直接给老师(或者课代表)说明:有道(或者几道)题,我需要帮助。
各科作业当中,定有些题目,对于不少同学来说,难度较大,正式考试的试题,就大致是按照2:5:3的比例来设计的,平时作业与考试试题相比,虽难度较低,但也分出梯度。
对于那些想得脑袋疼也没有思路的题目,明智的做法是放一放,先写会写的好了。
我说的放一放,不是彻底不管,反而要提醒大家,那些你放一放的题目,出现在考试题目中的可能性更大。
在时间利用与效率当中,当中同样存在“二八定律”(Pareto Principle)。
如果按照学习单元的客观情况划分,可以得到完整时间和碎片时间;如果按照学生的效率高低划分,可以得到高效时间和低效时间。
大段完整的高效率时间的“黄金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时间,学生可以完成一些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例如各科的限时训练(尤其数学、理综)、难题的重点突破、复杂问题的深入思考。
碎片化的低效率时间是学习的“垃圾时间”,学生的精神状态欠佳,也没有充足的完整时间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
此时适合进行一些不需要进行大量思考的低强度学习任务,例如听英语新闻/录音、进行课外阅读、语文或英语的练字、摘抄积累作文素材。
完整的低效率时间是一天当中的“反馈时间”,适合进行对白天所学知识方法的总结、错题的分析与归纳、反思自己的学习计划、思考下一阶段自己努力的方向。
碎片化的高效率时间是一天当中的“积累时间”。“积累时间”,适合进行与记忆和积累相关的学习任务,例如巩固英语单词、背诵语文古诗词、熟悉作文素材、背诵文综知识点。
将自己所有的时间进行类型化的划分,能够更好地兼顾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能够根据自己每日的时间安排和精神状态进行灵活的调整。
很多学生晚自习10点下课,到家/到宿舍大约只需要半个小时,除去洗漱和夜宵时间,距离睡觉往往还有1个多小时的时间。
由于暂时不会有别的琐事来打扰自己的学习进程,这样完整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如果学生精神状态较好,仍然可以进行一些高强度的学习,比如刷题、限时训练、钻研难题(如同一些竞赛生)。
睡前,大部分学生的精神状态已经不如晚自习刚开始的时候,或者有可能白天经历了高强度的考试和过量的运动,那么更妥当的学习任务是进行错题整理、方法归纳和学习计划的制定。
即便还有1小时时间才睡觉,如果学生的精神状态已经不佳,去完成一些“烧脑”的学习任务已经起不到最好的效果,不仅思考速度和计算速度变慢,错误也会比平日增多。
临睡前的15-30分钟时间,可能学生已经钻进被窝准备休息。这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拿出手机刷个微博刷个朋友圈,或者拿出课外书阅读。
如果学生想把这段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也可以使用“二八定律”的安排方式。
临睡前的十几分钟,时间相对要短暂一些,没有办法也不可能完成刷题、错题整理等等需要长时间投入的学习任务。
大多数的情况下,学生在临睡前已经神思倦怠,无心学习,再进行高强度的思考和学习已然不现实,这时候可以进行一些不太“烧脑”的学习任务。
如果学生的精神状态较好,则可以适当增加思考的强度,尤其是一些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可以在睡前进行回顾和复习。
初中生常说作业很多,除了做题没时间去积累,没时间练字,没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当然,如果觉得一整天的学习已经足够,或者想给自己偷个懒放个假,其实没必要强撑,早些休息才是正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39天,26名医院领导落马!有医院塌方式腐败,不法商人一个项目就赚1500万
资深教师:很多学校已大幅裁减英语老师!政协委员建议高考外语改为选考,外语是否还重要?
人大代表谈“中传硕士在火锅店当保洁”:既没有“躺平”,也没有“摆烂”,鼓励先就业再择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