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春色中,北京进入了全国两会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会代表委员齐聚京城,为他们所代表的民意、所期望的发展建言献策。
3月4~16日,《中国航空报》也开启了“聚焦两会”栏目。《中国仍是世界经济最强劲“发动机”》成了今年两会的开篇之作,一则《两会时间到,三大飞机总师再聚首》的图片新闻瞬间在网络上被疯转。
中国航空报社此次派出3人组成的报道团队,走进人民大会堂,走进北京会议中心,走进代表驻地,放眼瞭望我国发展大势,聚焦追随航空工业的代表和委员们的脚步,共同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鼓与呼。报道团队通过报纸和两微一端等平台,撰写发表消息6则,专访和深度报道11篇,总字数达3.3万余;配发图片21张,拍摄视频11人次;初步尝试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的全媒体传播手段和方式。
正如中国航空工业新闻发言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部部长周国强所言,来自全国各地航空界的代表委员承载着航空人的重托和期望齐聚北京,历年积极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建言献策,为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争取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航空工业是国家科技战略性产业,推动中国航空工业的健康发展,用航空报国的情怀和实践托起伟大航空梦、强军梦、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杨伟、唐长红、孙聪,被广大网友冠以中国飞机总设计师“三剑客”的美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们纵论航空工业发展的规则和能力,解析我国武器装备研制的核心和突破,更低调地阐述自己内心的航空情、航空梦。
这些站在科技之巅的大咖们,在生活中,是真实的低调,是温和的谦逊;却散发着强者的光辉,让广大网友热切地期盼着他们的回答和声音,以分析和解读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进程。也正是军工行业的性质决定了“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令得全国人民更要细致地挖掘那些能够触及到的脉络,窥探我国航空武器装备进展的同时,也满心期望见证祖国更强大的航空力量、更坚实的护卫力量。
杨伟说:“在未来的世界航空装备制造业格局中,是对手根据我们的装备来调整自身装备发展目标,而不是相反。”“谁掌握了科技创新的话语权,谁就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唐长红说:“我国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折射出的,是国家工业水平的强大、人才实力的提升,更是文化自信的展现。”“运20又发起新追求的起点,我们还要赶超对手!”
孙聪说:“中国人是有梦想的。为了实现这些梦想,我们需要手段来捍卫和平。”“我们要在军事装备方面迈向国际顶尖水平,我们有这个能力一步一步往前走,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关于这些大咖们的文章,在凤凰新闻、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环球网等媒体大量转载。跟在文章的帖子后头“爬满了几千楼”,记者发现绝大多数是广大网友为我国航空工业武器装备点赞,为我国的科技事业点赞,为航空人点赞。
网友“林湖德翁”说道:“看到歼20、运20、鹘鹰等纷纷问世,即使你们‘什么也不说’,我们也知道你们是多么忠诚祖国,多么勤奋智慧,多么拼搏进取!我们知道,你们还会给国人更多的惊喜,你们是中国人的骄傲!”“我国航空工业起步晚,底子差,所以现在取得的每一个成绩和进步都让国人为之振奋,加油航空人,加油中国,为中华民族创造新的辉煌。”网友“八绝张”这样鼓励航空人。
全国人大代表樊会涛、羊毅、马永胜、余枫、洪建胜、楚海涛、罗胜联为航空工业代言,在军贸出口业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民机机载产业发展、通航产业发展、军民融合、飞机外观设计法律保护、设立“中国航空日”等各项议题上带来了自己的提案和建议,为航空工业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航空工业发展,共同见证一个航空大国和航空强国的诞生。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所说,事实上,航空工业的两会代表和委员们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关于推动我国通航产业发展的建议,近年来也一直在广泛呼吁。在2014年,国务院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室就曾对于其提出的《关于加快支持通航产业发展的建议》给予回复。在今年两会,樊院士也随身带着这份《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209号建议的答复》。他说,近年来,国家加快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通航产业发展步伐加快,让航空工业的代表委员们看到了历年的努力有了成果,也切身感受到了作为人民的代表应该发挥的真正作用。
中国航空工业的进程,就是这样在几十万航空人的努力下推陈出新。全国两会上的航空工业声音,是代表和委员们为航空工业代言所展现的航空发展进程的缩影和方向。而我们,跟着代表和委员们的脚步,跟着我国发展的大潮,也见证着发展之路。
在此,让我们为航空工业的发展点赞,为航空工业的代表和委员们点赞,为所有的航空人点赞。
科技与浪漫,听起来是一对南辕北辙的词儿:穿着工作服画图纸或者摆弄机械,这画面怎么看都不浪漫。
坐在旁边的我,听到这里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这回答完全没按这位记者的剧本来呢。
这是政协委员小组讨论开始的第一天,我和几个媒体小伙伴一起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新一代战斗机总设计师杨伟时,其中一位美女记者和杨总的问答。
我想这个小美女来之前,应该期待着发现一个平时看起来“重重铠甲、威力无比”的战斗机总设计师,内心有着别样的浪漫情怀。这也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报道选题。
可是她哪里知道,在这位外表儒雅的“航空少帅”心里,最浪漫的事情就是看到自己研制的战斗机,冲上云霄,一鸣惊人。
对航空人来说,哪颗星星耀眼的程度,能比得上战鹰在祖国蓝天翱翔时的身姿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南方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彭建武一直很清楚,正如外界所说,摘取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很难也很苦的事业。苦为什么还要做?“这是我的责任。”彭总答道。他笑盈盈地说,过去几年最开心的事就是“十三五”规划纲要把发动机放在百项重大工程之首,“国家这么重视发动机事业,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也许你真的想问,看起来辛苦又枯燥的科技工作,怎么就能一干几十年,还保持这样的热情?
当年浪漫诗人李白曾长衫翩翩,伫立山头,酒意微酣时吟唱:“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在他们心中,浪漫不是春花秋月,不是夏鸣冬雪,而是饱蘸心血的战机冲上云霄时的一鸣惊人,是一架架战鹰上跳动着的强劲“中国心”,是祖国的每个角落,都被和平的温暖笼罩,是一代代的军工人的青春和血汗铸就利剑,“抚剑夜吟,誓斩鲸鲵”。
3月14日,全国两会闭幕前夕,一则来自《中国航空报》的专访文章——《孙聪:空战要“一快、二骗、三准、四狠”》在进入尾声的两会报道浪潮中,颇为醒目。这篇广为流传的文章,还有一个“标题党”别名——《中国FC31战机能战胜美军F35?孙聪总师这样说》。为不负广大读者和军事爱好者的期待,这场因受访者感冒而不得不推迟的采访文章,终于赶在两会闭幕前出炉,并迅速引发热议。至此,“航空三杰”的两会专访集齐,接下来应该神龙毕现了……不过,有没有神龙不重要,从广大读者和网民的热切关注中,能够深刻感受到大家对国之栋梁的支持与厚爱,对中国航空工业未来发展之期待。本报也愿以微薄之力,共同为航空工业发展鼓与呼!
在全国两会期间,孙聪的身份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而在航空工业界,他最被人熟知的身份是歼15舰载机、“鹘鹰”战斗机的总设计师。然而,被问及看到歼15随辽宁舰航母开展远海训练的感受时,孙聪并没有向着记者设想的“骑鲨瞰海、倚舰卫国”的故事和豪言壮志中走去,却转身走进了探索我国航空工业如何改进和发展的话题中。
“中国人是有梦想的。为了实现这些梦想,我们需要手段来捍卫和平,协调好发展与和平的关系。我们要在军事装备方面迈向国际顶尖水平,我们有这个能力一步一步往前走,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近年来,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确实实现了井喷式发展。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冷静地说,实际上我们与世界航空工业强国还是有差距的。”
谈及有部分网友认为“鹘鹰”一定能PK掉F-35,孙聪说:“这不能简单地来对比。我们说装备之间的对抗,讲究四个字:‘一快、二骗、三准、四狠’。这取决于装备的机动性、隐身性能、态势感知能力、携带的武器装备等各个方面,同时还取决于作战环境的影响。”他认为“需求引领创新”,正是对产品不断升级迭代的需求,引领着航空人不断创新超越。
在新型航空武器装备上,很多“黑科技”提速应用。孙聪透露,不管是3D打印,还是“超材料”,自主创新在航空武器装备中有了更好的发挥舞台。
横秋老骥:空战要“一快、二骗、三准、四狠”,最深奥的道理往往就在最简单的口诀之中。
fg223:“我没有陶醉在其中,而是在想后期该怎么改进。”意思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赞!
海风日月之:一句“万里长征也要走”,不知包含了多少航空工业发展道路的艰难与执着!
绝顶聪明小布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即使是写帝王将相的“正史”,也掩不住这些人的光耀,这就是中国脊梁。
迷彩范儿:三言两语就描述了我们的过去,这足以令人浮想联翩。展望未来,充满雄心万丈,基础已经打好,接下来只需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合理使用人才,大力推行奖励制度。如果全国的其他行业都能朝着这种方向发展,世界且看中国的2025年吧!
朝霞漫天:目前军工人才之年轻,学历之高,前所未有。这几位总师都是“60后”,在他们带领下成长起来的团队更要年轻得多,超出大家想象。宋老、刘老,还有更多先驱们,你们都可以安心了,中国航空工业后继有人。
小糖:航空三杰好样的,希望你们为祖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飞机,为强国强军作贡献;也为你们身后默默付出的强大团队点赞,都是无名英雄!
阳明山人:此刻,无比怀念歼15现场总指挥罗阳。航空人用毕生心血乃至生命,托举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明天!
机器猫的喵:军用技术转化为民用项目,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希望新装备研制中产生的新技术能够迅速为民所用。
半壶:国家要加强对技术型人才的重视。这些年来,文艺界、娱乐界产生的明星“泡沫”,是新时代的“脑体倒挂”,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奔腾的小马:我对文章中说的3d打印起落架非常感兴趣。中华要腾飞,科技要先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进取和赶超!
西西河论坛网友:每当说到战机,我会想起90年代一家企业的厂长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站在银行门口,只为贷款给职工发工资;我同时也会想起东北那里,一位总工奋斗不息,最后在航母上病发,抢救无效而牺牲;我还会想起云南解放前游击纵队的那个小兵……正是他们用一生的坚守,成就了中国航空工业的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