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2004《防卫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第一章第三节亚太地区军事形势中,专题介绍了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和军事发展,并配发照片、附图表,总共用了11页的篇幅对中国军事形势进行了详细记述,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它对中国军事发展的戒备心态。
日本《防卫白皮书》相关中国的部分开门见山指出,中国有广阔海岸线世纪以后,又经历了半殖民地统治,因此使中国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增强国力的愿望和民族主义情绪。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政策,中国正成为政治、经济地区大国,其军事力量也成为地区各国关注的重点。
在白皮书中,日本也直白地指出中国海洋调查船主要是在日本专属经济区域进行。白皮书说:中国近年来表现出扩大海洋活动范围的动向。在日本近海,主要是在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域,中国的海洋调查船不断进行海洋调查。关于中国未根据《海洋法国际公约》征得日本同意的前提下开展调查活动的问题,日本强烈要求中国严格遵守条约,防止再次发生。今年3月7名中国人登上钓鱼岛,关于这一事件,日本也强烈要求中国方面防止再次发生。再有,在日本近海,中国海军舰艇也有航行。
白皮书认为,中国军力致力于从“量”向“质”的转换,逐步转向应对现代战争的主体态势。在这一基本方针下,中国削减陆军,加强了核武、导弹力量,以海、空军为主加强了全军现代化。特别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为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致力于提高军事作战能力,近年来特别加强了军事情报建设。中国为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提出加强国防“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其思想是在遭到对方攻击之前中国不会主动攻击,一旦遭到对方攻击,将发动攻击性的反击。而且中国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白皮书中说,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开发自己的核战斗力,关于弹道导弹,中国不仅拥有洲际弹道导弹和覆盖日本等亚洲地区的中程导弹,此外台湾对岸的短程导弹的配备数量也在增加。中国军队在实际操作上也致力于现代化,加强了陆海空协同作战和登陆演习等大规模的演习。2002年开始实施新的,以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目的,加强了科技主导的训练和加强全军综合作战能力的训练。
白皮书还特别提到中国的军费增长,指出中国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发表的国防预算是增加213.8亿元,增长率为11.6%,但没有宣布国防预算的总额。因为去年发表的国防预算增长率是9.6%,此次预算再次突破10%,仍居较高水平。加之,近年来国防预算的增长率大幅超过GDP增长,可以认为中国今后将继续推进军事力量现代化。中国一向拒绝公布国防费用的详细内容,还应该注意到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公布的国防费用只是其实际指出额的一部分。
其实日本的军事力量才是真正的“发达国家”。日本今年的防卫预算4.8764万亿日元,约合452亿美军,继美国之后世界领先。日本不仅配备宙斯盾等世界上最先进的军舰,而且日美军事同盟下的美国大量驻军和核保护伞形成日本的巨大安全支柱。这种情况下关注别国,无非是寻找自己发展的借口。白皮书说中国加强军事情报战略,我们看到的却是日本不仅投巨资建设自己的卫星情报中心,而且提议使防卫厅的情报部门升级,使之成为直属于防卫厅最高长官的情报总部。
白皮书首先提到大陆与台湾关系,指出两岸经济关系和人员往来在不断加深,同时中国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的原则,在强调致力于和平统一的同时,对外国势力的干涉和台湾的独立企图,多次重申不承诺放弃武力。近来虽然中国大陆对台湾表现了平等姿态,但是双方立场尚有很大差距,对话停止的胶着状态仍在持续。今后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动向值得关注。
日本《防卫白皮书》也涉及了台湾的军事战略。指出台湾的防卫政策是溶民间能力、致力于提高综合防卫力量、维持和平与稳定的“全民防卫战略”。为保证台湾人民、财产损失的最小限度,以防止台湾地区发生战争、争端为原则,提出了“有效抑制,固守防卫”的战略。
白皮书的第六章,在探讨今后日本的军事战略时,再次提到周边形势。指出,朝鲜积极开发、配备和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的同时,仍保持大规模军队,这种非对称的军事力量,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地区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对这一地区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中国,政治、经济迅速成长为地区大国,军事方面近年来也推进核武器、导弹的战斗力,并推进海空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并谋求扩大海洋活动范围,对这些动向今后有必要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