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驻守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印军越线挑衅,与我军爆发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冲突,之后双方举行了多轮谈判,避免了事态扩大升级。不过中印边境地区紧张的局势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印军还是时不时找茬。
去年年底,印军又在中印边境地区制造了一起规模较大的军事摩擦,值得注意的是,向来在与我军交锋中“吃瘪”的印军,在此次交锋中占到了一些便宜。
据此前报道,当时我军一支两到三百人的部队,正在中印边境地区巡逻,突然遭到了几十名印军的阻拦,双方随即爆发了肢体冲突。
不料,刚交上手,附近埋伏的大量印军突然冲了出来,而且拿的是印度版“狼牙棒”。人数上,印军超过1000人,是我军的三倍以上。
从印军的行动以及反应来看,显然是提前获悉了我军巡逻的路线,有针对性地在我军途经的路上部署了大量兵力,对我军进行埋伏。这是怎么回事?
近日,美媒“usnew”曝出的一则猛料,道出了实情。据外媒报道,印军之所以能做到“有备而来”,是因为美军为其提供了情报支持。报道指出,美军向印军共享情报,所根据的文件是2020年10月双方签署的《地理空间合作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
2020年10月,在中印两军加勒万河谷军事冲突爆发4个月之后,美印两国举行了外长、防长“2+2”机制会晤,此次会晤敲定了一系列防务合作项目和协议,其中最被外界关注的便是《地理空间合作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
根据此项协议,印军可以调用五角大楼管辖的侦察卫星,获取自己所需的情报,同时美军也会向印军分享一些重要的情报。
外界认为,此项协议的签署,有效提升了印军获取情报的能力,尤其是涉及人民解放军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兵力部署以及军事活动的情报。
由于中印边境地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加之寒冷缺氧,印军通过地面侦察活动,获取人民解放军情报的能力极为有限,只能依赖无人机或者侦察卫星。
但是不管是无人机还是侦察卫星,都是印军的短板。直到现在,印军还没有一款像样的国产无人机,其使用的无人机,要么是从外国进口要么是租借,例如部署在中印边境地区的“苍鹭”无人机,便是印军从以色列引进的。
再说侦察卫星,由于印度每年的航天发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在高空中运行的侦察卫星数量并不多,无法组建起完善的高空侦察网络。
但是美军就不一样了,无人机方面,美军拥有RQ-4“全球鹰”和MQ-9“死神”等性能强大的无人机;侦察卫星方面,美军同样处在全球领先位置。
据美媒报道,美军最先进的侦察卫星,可以观察到地面长度不到1米的物体。人民解放军在中印边境地区的一举一动,美军的侦察卫星肯定看得一清二楚。
从此次行动看,美军已经介入了中印边境地区军事冲突,而且摆明了要帮助印军对抗人民解放军。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帮助印度的方式,不止向印军共享情报这么简单。美国还准备向印军出售MQ-9“死神”无人机,同时与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举行联合军事演习。针对美印狼狈为奸,我军需要高度警惕,同时要做有针对性的反制工作。
一方面,我军要搜集美军向印军共享情报、危害我军的证据,拿到真实可靠的证据,才能在国际社会上坐实这件事,舆论主动权就在我们。
一旦坐实了美军的行为,我军就可以据此反制,例如利用反卫星武器,摧毁向印军共享情报的美军侦察卫星。只要我军的反制合法合理,美军也没话说。
另一方面,我军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中印边境地区的情报获取能力,古人教导我们,“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情报工作在现代战争或者军事冲突中非常重要。
印军在美军的帮助下,情报获取能力有一定的提升,我军能做的,就是要比印军更有优势,目前我军具备这样的条件。
近年来,中国航天发射保持着高频状态,各种侦察卫星的升空,赋予了我军强大的高空侦察能力。同时包括“无侦-7”和“攻击-2”等一批优秀的侦察或者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诞生,我军利用无人机获取情报的能力,也在突飞猛进。
只要我军全面掌握了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的活动信息,就能提前感知印军可能发起的挑衅以及针对我军的“阴招”,做到未雨绸缪,以牙还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