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新闻8点见丨事关就业、楼市、…
 4月21日东方财富财经晚报(附…
 今日早报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
 浅析美军分布式海上作战
 中美军事冲突、冷战还是对手
 中国的王牌武器美国曾严令禁…
 习两会时刻丨教育要练好这些…
 2025年2月26日小学教育热点观…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推进义务教…
 宿州房地产资讯
 在双重变局下构建房地产发展…
 房产一周资讯
 实录:三亚市“五一”假期旅…
 从小众到主流银发游火热!多…
 旅游新闻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
 《阳光少年报》2025年正式开…
 新闻8点见丨北京新能源小客车…
 2024年债券投资必看:五大优…
 触电新闻app苹果版-触电新闻…
 厂商专区_软件资讯_太平洋科…
 今日精彩要闻!2025年2月11日…
 2025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今日要闻:事发于3月8日中午…
 今天国际:专注工业与物流机…
 今天的中国本不该是现在这个…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2025…
 2025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焦点访谈·足迹丨发展向前 民…
 2025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三消息:中方奉陪到底!外交…
 2025年4月中旬国防部例行新闻…
 三大消息:美军害怕的来了!…
 2024年河北衡水市第七中学(…
 北京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
 广州理工学院2023-2024学年信…
 探秘AI时代:家庭教育新挑战…
 看图学习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
 时政新闻眼丨聚焦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
 一次性带你看完中国2024年全…
 遥遥领先的中国新科技
 南康生活网受邀参加于都青年…
 赣州一业主疯狂挂高价!涨价…
 赣州楼市不打烊!春节各大楼…
 出行新宠 自驾游热度持续走高
 跟着春晚去打卡!重庆、武汉…
 “千年古韵 大美灵山” 灵山…
 中柬联合声明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时政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新闻8点见丨事关就业、楼市、养老等这场民生主题记者会干货满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4/24 11:36:40 | 【字体: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就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卫生健康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今年就业形势如何?楼市如何稳?怎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群众如何住上“好房子”?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3月9日,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说,将逐步扩大相关民生保障政策覆盖面,有序推进民政民生保障由兜底性、基础性向普惠性发展。一要推进保障对象从特定群体向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转变;二要推进服务内容从物质保障为主,向物质救助、社会服务和精神关爱兼顾转变;三要推进要素保障从主要依靠政府,向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发挥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作用转变;四要推进手段方式从传统服务方式向数智化、标准化方式转变。

  王晓萍表示,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支持劳动者以一技之长创造美好前程。

  王晓萍说,今年将强化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研究出台加大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励的政策文件,合理提高生产一线技能岗位的薪酬标准。支持在技能人才聚集的区域、行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行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引导合理确定技能人才起点工资,推动工资分配向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回答为人民群众建设“好房子”有关问题时表示,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住宅层高标准将调整为不低于3米。

  倪虹介绍,好房子离不开新科技,好房子和新科技可以相互成就。一方面将大力推广惠民实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着力来解决隔音不好、渗漏、开裂、反味等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全屋智能。

  在项目方面,倪虹表示,不同的面积,不同的价位都有不同的好房子。举办全国的“好房子”设计大赛,引导设计师针对多样的居住需求,精心地、有创意地设计出不同户型、不同面积的好房子,让房子的每一平方米都物尽其用、物有所值。

  好房子不仅要有好标准、好建造,还要有好的服务。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强调两点:第一,各地首先要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政府的民生工程一定要先带头。第二,不仅要把新房子建成好房子,也要结合城市更新采取多种的方式,把老房子想办法改造成好房子。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介绍,根据最新统计结果,2024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比2023年提升0.4岁,在53个中高收入国家中排第4位,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既定努力方向。阅读全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雷对人工智能发展提出建议——开辟“仿生智能技术”研究新赛道,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硬核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扎根科研一线多年的科技工作者,他带领团队坚持抗干扰控制理论原始创新和智能无人系统研究,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显著提高了我国多个智能无人系统装备的抗干扰能力。

  郭雷:仿生智能技术的特点是能实现信息、生物、材料、结构等跨学科融合,可在极端环境下实现各类无人系统、器件和装备的运动智能、对抗智能和博弈智能。仿生智能技术可以催生前沿科学发现,克服现有的类脑智能局限性,更好实现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国际领跑,有助于突破传统生产力瓶颈,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在空天无人系统、高端制造、国防安全、工业互联网、绿色能源、医疗健康、智慧农业等领域形成颠覆性创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郭雷: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卫星、火箭、无人机等领域。我们熟知的无人飞行器具有强约束、高动态、跨空域等特点,目前,空天无人系统缺乏智能化、自主化能力,需要突破“确定模式”“理想环境”“预设任务”的局限性。这不仅需要计算智能,更需要强大的行为智能和运动智能。举个例子,面向空天领域的仿生智能研究,将轻量化的学习、预测和进化算法赋能于飞行器的传感器、执行器和系统行为,将来可以让我们的飞行器像鸟一样御风而行。阅读全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接受记者专访。据他介绍,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轨航天器数量已超1000颗,位居世界第二,太空资产规模持续壮大,亟须进一步加强空间天气保障能力,为我国太空资产“保驾护航”。他建议,推进空间天气保障能力建设,建设天地一体化的空间天气监测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受访者供图

  王赤: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最关心的当然是科技创新,最关注的是科技创新在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应对国际科技竞争的关键核心作用。今年我带来的建议是加强空间天气保障能力的建设。随着人类进入空间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利用空间的活动越来越多,空间天气愈显重要。

  一方面,空间天气直接影响科技、国防等空间活动。2024年5月,强烈的太阳风暴袭击地球,罕见的极光现象出现在我国北方乃至京郊地区,全球多地出现大面积短波通信中断、天波超视距雷达探测能力严重下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失锁等突发状况。

  另一方面,灾害性空间天气严重威胁太空资产安全。据统计,约40%的航天故障是由空间天气造成的。2022年,一次中等空间天气事件导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38颗“星链”卫星提前坠入大气层报废。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轨航天器数量已超1000颗,位居世界第二,太空资产规模持续壮大,在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国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亟须进一步加强空间天气保障能力,为我国太空资产“保驾护航”。

  我提了两点建议:一是国家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建立国家层面的空间天气规划和行动计划。二是推进空间天气保障能力建设,建设天地一体化的空间天气监测体系,强化对太阳到地球空间链锁变化物理过程的建制化基础研究,加快发展数值模拟、人工智能等先进预报技术,提升空间天气预报业务的精度和服务能力。阅读全文

  3月8日,#95后北大元培毕业生回应转行当演员#的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据九派新闻综合报道,曾霜旖是2013年福建省福鼎市高考理科状元,2017年,其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毕业进入金融行业。2018年,她决定转行进入演艺圈,艺名李丞汐。

  ▲近日,北大元培毕业生曾霜旖因转行当演员上了热搜。图/微博账号@曾霜旖_Zoey

  报道称,有很多人曾质疑曾霜旖的选择,但她说:“我需要花更多时间说服别人,我是认真的、专业的。很多人说我想不开,但我反而觉得我想开了。人这一辈子,至少要有一次主动地去选择自己的人生。”

  其实,她只需说服自己,自己“想开了”就好,而不用去说服别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学业与职业规划,不必用别人的成才观、成功观来局限自己。

  典型如《哪吒2》导演饺子,大学读药学专业,而今却在影视领域大获成功,也没有人质疑其不务正业,而是肯定他的热爱与坚持。北大毕业生去当演员,自然也没有被质疑的必要。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学业和就业、职业发展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一一对应”。与其用一个模式去要求毕业生,不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路。

  换言之,对于那些不同于传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选择,要给予尊重。这会让更多年轻人选择做自己,也才有利于涌现出拔尖创新人才。阅读全文

  “以前,妈妈不能送我上学,我总是哭着怪妈妈。今天我终于理解了妈妈工作的意义……虽然她当警察经常加班不能回家,但街上闪烁的警灯就是警察的身影,给大家带来了信赖与安宁。”这是一名8岁的女孩作文里写的妈妈,文中的主人公叫许娜,是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刑侦支队反诈二队中队长,负责丰台分局反诈中心工作。在她的带领下,丰台分局反诈中心团队先后获得集体二等功、集体三等功各1次。2025年三八节前夕,许娜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不断更新,许娜始终保持着“学生”的心态,多方面汲取知识;面对诸多难题始终坚韧不拔、不言放弃。她说,对抗电诈犯罪,就是一场与犯罪分子的赛跑,必须抢在犯罪得逞前将危险阻截住。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诈骗团伙的犯罪手段,她主动申请出差抓捕嫌疑人,获取犯罪团伙运营模式、体系架构的第一手资料,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建议。对那些在反诈劝阻中事主被深度洗脑的情况,她自学心理学课程,带领团队反复研究事主心理和诈骗套路,针对不同诈骗类型制订专门的劝阻方案,指导基层劝阻员开展劝阻。

  2024年8月的一天,许娜接到派出所民警的支援请求电话。原来,一个被骗的女事主怎么都不承认被骗,认定是跟朋友投资。许娜听完民警介绍的情况,凭借多年的防诈经验,初步断定事主中了“杀猪盘”骗局。

  她见到事主后,耐心向对方讲清楚“杀猪盘”是一种通过交友,建立感情链接,再通过引导事主到虚假投资平台进行投资的诈骗方式。哪知道,事主一口咬定“没有被骗”。许娜不急不躁,突然说:“网上认识的朋友,是男是女你都不知道呢。”事主一惊,脱口说:“你怎么知道是网上认识的?”在许娜的进一步讲解下,事主终于承认这个“男朋友”是在网上认识的,在跟对方谈恋爱。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劝阻,事主终于讲出了被骗的全过程,还说正准备把到期的50万取出来按对方说的投资呢。临别时,事主对许娜一遍遍地说着“谢谢警官”。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民警们买完冰激凌刚出门就偶遇嫌疑人,两个默契拐住人胳膊,另一个掏证件 网友:这么丝滑的吗?

  知知早新闻|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贵安新区第二批“免费住”人才保障房启动入住申请;今起贵阳很凉爽!

时政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时政新闻:

  • 下一个时政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时政新闻 新闻8点见丨事关就业、楼市、养老等这场民生主… (04-24)
    普通时政新闻 4月21日东方财富财经晚报(附新闻联播) (04-24)
    普通时政新闻 今日早报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每天一分钟知晓… (04-24)
    普通时政新闻 2025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总(3月4日) (04-20)
    普通时政新闻 焦点访谈·足迹丨发展向前 民生向暖 (04-20)
    普通时政新闻 2025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总(3月13日) (04-20)
    普通时政新闻 黄仁勋: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豆包 15 深度思考… (04-19)
    普通时政新闻 “抄防非知识·绘幸福天心”手抄报优秀作品展… (04-19)
    普通时政新闻 2025年03月03日中央新闻联播完整版 (04-19)
    普通时政新闻 全球首份AI生成报纸震撼登场!内容全由人工智… (04-18)
    普通时政新闻 揭开AI报纸的面纱:人工智能与新闻报道的未来 (04-18)
    普通时政新闻 又一由书记省长牵头的小组在多地成立|时政周… (04-18)
    普通时政新闻 热点作文素材《中国春节申遗成功》-素材积累 (04-17)
    普通时政新闻 广州港澳台联考 如何积累时政作文素材 (04-17)
    普通时政新闻 2025年的3月13日时事热点速览 (04-17)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热点丨2025年2月时事政治热点汇总文内附电… (04-16)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热点 20250311 (04-16)
    普通时政新闻 今日时事热点 (04-16)
    普通时政新闻 你好新学期! (04-15)
    普通时政新闻 金榜题名!合肥市伦先小学寒假少先队活动斩获… (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