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网10亿+观看,总台《环球直击:俄乌局势》让中国声音更线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冲突已持续1月有余并仍在发酵。俄乌冲突不仅深刻改变了欧亚地缘政治格局,也重塑着全球重大事件新闻报道版图。
随着这场冲突的持续,全球舆论高地的争夺也进入白热化。俄乌重兵集结顿巴斯,乌东大战一触即发?双方数十万人参战,俄乌将爆发“21世纪最大规模的战役”?俄外长称俄罗斯寻求终结美国霸权,俄乌冲突还将给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带来哪些连锁反应……当这些问题被抛出,网友们在总台《环球直击:俄乌局势》直播间的讨论也被进一步推向高潮。
透过直播看区域局势的不断演变,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通过各端口的新媒体直播互动人数、总观看量等也不断推向新高。截至目前,每日观看人次稳定在800万以上,
。《环球直击:俄乌局势》这个新媒体IP在成为重要信息窗口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中国声音参与国际舆论表达的强有力路径。
战争议题的直播历来很难做。复杂的局势,变幻的观点,乃至与其他媒体的竞争等,都让报道本身充满了挑战。面对战争的报道议题,媒体需要实现社会意见的有效整合,了解公众信息解码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公众情绪的疏导,以实现信息的有序、通畅传递。如何有序和通畅?“快”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据悉,面对这一重大的国际事件,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部从决定直播到节目推出,只不过3个多小时,在短时间内迅速调动国际问题、军事问题专家、总台亚欧总站记者、国际传送实时信号以及外交部等多方资源,组织节目内容,2月22日下午1点到晚上8点,成为总台首家针对俄乌局势展开的新媒体直播。在网络直播强势发展的情境下,中文国际频道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为新闻叙事形式与内容生产逻辑寻找到了更适宜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与呈现的视频形式,将中国应该有的精神、价值和态度融入到战争题材新闻要素中。
但这仅仅是直播而已吗?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中文国际频道通过强大的国际采编网络和资源,释放出无限的社会连接动能,超越了时空限制以及战争议题中的诸多约束,创造出了崭新的视觉化社交传播形态。在2月24日俄宣布发起军事行动后,央视频第一时间将“环球”TAB更名为“乌克兰局势”TAB,升级后播放数据较前一天增加20倍,最大限度满足网友信息需求。
电视大屏端7点《中国新闻》、8点《今日环球》、18点《中国新闻》、《今日关注》时段由30分钟延长至60分钟、90分钟不等,并特别增开欧洲时段,这些全天候重点时段动态信息跟进突破了电视或视听行业的身份区隔,成为人们理解俄乌局势信息真伪、国家立场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基础架构。
后真相时代,与真假信息纷杂、情绪情感泛滥形成强势反差,中文国际频道开启的新媒体直播,以全面、客观的形式引发受众关注、共鸣和互动,以信息输出和观点启迪为特色,完成了对受众的引导和舆论的引领。
俄乌冲突是当下全球舆论的焦点,围绕这一冲突的舆论传播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西方舆论机器与政府在实现国际政治目标和企图方面的高度配合,主流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协作,形成一股强劲声浪。面对这种舆论围攻,为了发出更强的中国声音,总台以《环球直击:俄乌局势》为起点,
,从而增加受众对相关话题的接触次数,提升传播传播深度,从而实现对俄乌局势更加复合性的关注和记忆。一方面,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迅速发起独家直播《俄乌局势突变》,搭建“直播+轮播+现场”的央视频直播间,以新媒体为主场,整合多个大屏栏目资源,连线记者、对话专家、分析局势、推演战事,同步解答网友疑问、回应焦点关切,合力打造大小屏融合原创直播。
CCTV-4具有强烈的传播主体意识,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入融合,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促进了重要议题的效果聚合,达到了传播的正效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表示,这一系列努力能够让“
另一方面,通过多维度的选题和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每天的系列直播报道以真实、直接的方式去呈现俄乌局势的最新进展,大量使用了同期声、记者与报道人物的采访对话以及各种环境音响,传递一线最真实的境况。多位在乌克兰的华人在连线中实时讲述当地战况、华人华侨留学生的互助行动、大使馆的紧急行动等,很多独家内容在全网引发了强烈反响。
《环球直击:俄乌局势》也立足俄乌冲突放眼全球政治纷争,以俄乌局势为切口,邀请特约评论员洪琳、军事专家曹卫东、军事专家杜文龙、国际问题专家李绍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等权威嘉宾专家在直播间集体发声。不少网友表示,“这才叫专家,从政治,到经济,到民生,都了解,能综合分析。”
通过打造理性为基石、感性为桥梁的空间,《环球直击:俄乌局势》的传播逻辑以“理性传播”诉诸逻辑论证,有理有据,以“感性传播”诉诸情感交流,整体表达激发共情且入脑入心,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在内容之外,整个系列报道的播出框架,由央视频“央视今日关注”账号发起,同步开启CCTV-4官方微博、视频号、抖音、快手、今日头条、新浪新闻、百度百家号等平台直播,从而形成的全媒体矩阵,充分发挥了联动效应,扩大用户覆盖范围、提升传播效率,并增强了系列报道的议程设置效果,让受众充分调动多重感官,形成“同频共振”的规模效应。
舆论战绝不是无意义的口水之战,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的战争,它是一件无形的武器,可以影响到每个人。面对热点事件,不同立场的主体往往会作出不同解释,主流媒体需要握紧中国事件的国际解释权,率先回应关切、设置议程、亮明观点引导舆论。
总台新闻节目《今日关注》《中国新闻》《今日亚洲》《中国舆论场》等在国际局势报道方面耕耘多年,其有速度、有深度、有质量的输出继续为人们了解俄乌冲突提供了能够信任的大量信息。
。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人人传播、海量传播、众声喧哗的群体传播时代,中文国际频道在报道中也不局限于“就事论事”,而是采用新的媒介技术、延展新的传播内容,用有历史纵深感的方式讲述俄乌冲突更深刻的面向,梳理清楚过去与未来的关系,让受众更加了解冲突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以及可能要面对更复杂的现实状况。当舆论主体多元化、传播平台多样化和舆论交锋复杂化的特点逐渐凸显,多元思想碰撞、个别极端表达激化网民情绪,舆论场就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
幸运的是,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我们看到整个关于俄乌冲突的报道,中文国际频道基于真实客观内容输出中国价值观与立场,聚合起一批用户,构建起一个传播正能量的互动空间。正如业界专家高度评价,
。在这个空间里,我们也感受到撬动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创新的巨大动能,找到了在重大问题上迅速发声、善于发声,把观点说得更鲜明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