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对不同风险地区的重新划定,对不同接触程度人群的放松,如隔离时间的缩短……
国际庄作为率先跑出来的集大成者,180°的态度转变着实让人有些叶公好龙。
信贷开发贷、信托融资、发债融资一起上,表内表外一起上;允许地产业务占比可控的企业直接去股市圈钱。
后面这点就好比有人一周扇你七巴掌,你的脸觉得疼的同时,人家的手其实也被你的脸弹红了。
就好比大冬天亲爹让亲儿子去挨冻,都知道一定会让儿子回屋,但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让他回来。
所以接下来笔者想从经济总量层面去解释,为什么这两枚炸弹会选择在当下同时祭出?
2020年全球爆发黑天鹅,但随着新一轮库存周期与货币周期拉开帷幕,经济迅速从底部全面反弹。
之所以说是全面反弹,原因则在于这次反弹不分结构,每一个都提枪上马,一个都没拉下。(如下图)
强需求刺激着企业盈利,天量资金从华尔街入境,天时地利人和也使得A股迸发出全面牛市。
但对于管理者来说,经济阶段性强劲毫无意义,这种强劲如何变得可持续才是他们追求的目的。
于是我们看到2021年后开始对热的发烫的地产、互联网等行业动手,多个行业因此一夜入冬。
但当时我们并没太大感觉,原因在于出口与消费仍比较强势,与地产下行强劲对冲。
进入2022年,依旧下行的地产叠加美元收水周期,不少房企也因此被锤的缺胳膊少腿。
虽然年初各种放松,但对病入膏肓的地产而言仍是给点感冒药,貌似并没有真正想给它治疗。
8月份,笔者在稿子《嘘,他们只是在假装救市》中跟大家简单提到过这个问题,标题足以说明一切。
所以看到这儿你就要明白了,不要只听人嘴上怎么说,更要看别人究竟是怎么做的。
7月份同比数据看上去极为不错,但是抛出季节性因素看环比其实6月已触顶,这与4、5月前期货物订单积压有很大关系。
而7月已经开启回落模式,随着全球多数经济体强力加息抑制市场需求, 出口在今年Q4 — 明年Q1也不可避免迎来压力。
对于高层而言,经济平稳发展才是王道,这是宏观调控的意义,也是我们近两年经历的现实。
所以,就不难理解当下两枚炸弹同时祭出了,出口与基建的增长进入瓶颈,接下来依靠的只有消费与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