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山东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融合育人启动仪式在中心校区隆重举行。这一盛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外文局、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中央和地方媒体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共同见证了这一新的教育里程碑。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倪万在仪式上介绍了该专业的建设背景。自2016年独立建院以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便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成为中宣部和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首批“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之一。学院拥有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是山东省内唯一的新闻传播学特色优势学科。值得一提的是,97%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与国际接轨的教学背景及丰富的海外经验为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山东大学取得教育部批准,正式开设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这一举措不仅响应了中央号召,还契合了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该专业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招收首届学生,并将采用全校范围内的“海选”方式选拔出具备综合素质和良好语言能力的优秀学子。
在仪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赵曙光教授分享了专业建设的经验。他强调,新闻专业的发展应以国家政策为基础,结合全球视野,推动人才的组成和培养。他认为,山东大学设立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正是顺应了时代的需求,也为未来国际传播的发展贡献了新鲜血液。
复旦大学的专家孟建也对山东大学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山东省在改革开放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独特优势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他强调,国际新闻与传播的研究领域是广阔的,要求专业建设必须结合实际,追求创新,突出特色。专业的融合育人模式将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多机会。
此外,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的孙明教授认为,国际传播学科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她对山东大学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表示期待,强调“国际传播+”的建设模式,期望在未来与学校深入合作,培养更多有情怀、有热情的国际传播人才。
随着该专业的启动,山东大学的党委副书记李向阳表示,学校将继续加强各类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与社会各界的深入合作,形成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这一举措印证了教育、传媒与社会需求之间深厚的联结,为未来的国家形象传播和“讲好中国故事”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山东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设立不仅是对学术的创新探索,更是为国家培养更高端、复合型的人才提供了新机遇。读者们不妨关注这一新兴领域,未来无论是参与交流还是进行深造,都将面临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现代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助力,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变得尤为重要。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AI在教育领域巨大潜力。大家可以体验简单AI,一个强大的创作助手,助你轻松撰写精彩文章和创意设计。简单AI链接(免费,长按复制链接致浏览器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