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从“太阳系考古”到“探寻地…
 四次见面 对探月工程寄予厚望
 头条关注_科技频道_光明网
 第1页长沙楼市快讯_长沙搜狐…
 信号明了!搜狐房产好房甄选节…
 美好生活推荐 搜狐名企行之走…
 国庆文旅市场多点开花、亮点…
 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冬季冰雪旅…
 缤纷文旅活动“点亮”国庆假…
 最新大事件!一起来看今日要…
 2024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2024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突发!伊朗准将被杀
 俄罗斯、伊朗发声!
 突发!又一名伊朗军方高官被…
 国家公务员笔试时间
 2025年国考行测政治理论与常…
 2025国考报名确认如何选择考…
 事情愈演愈烈!俄媒传出爆炸…
 中国手机市场“变天”!华为…
 广州:中小学校可以禁止学生…
 网络培训课暗藏重重陷阱 瞄准…
 湖北十堰一小学因诺如病毒影…
 职上网深耕精细化服务获赞誉…
 2024年11月1日事业单位社会时…
 2024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地区冲突、科技进步、贸易壁…
 打造国之重器 建设科技强国丨…
 今天新科技发布!两款颠覆市…
 国内首座!这个含多种量子技…
 推荐收藏 房地产从业者必备的…
 两个增加为房地产注入活水
 路劲阳光城商业
 云南大理:游客深度体验白族…
 “五花山色·浪漫林都”伊春…
 海北州举行2024年冬季旅游新…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2024…
 两分钟看完今日要闻9月2日新…
 联测科技收盘下跌083%滚动市…
 赵云泽 项甜甜:突发事件中新…
 哈德教育投诉退费:2018年自…
 讲深讲透:让依法治军深入兵…
 2024年9月24日事业单位社会时…
 2024年9月17日事业单位社会时…
 2024年9月26日事业单位社会时…
 环球时报在线阅读
 三大消息:拜登卸任前闯下大…
 三消息:“核战危机”响彻全…
 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
 提升社会协同力办好人民满意…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从“太阳系考古”到“探寻地外生命” 中国深空探测走向更深更远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2/2 8:00:42 | 【字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深空探测是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从月球到行星及小行星探测,中国深空探测正在走向更远、更深的新阶段,不断推动着人类对太阳系和宇宙的理解和探索。

  近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上,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月壤样品首次向全球展出,吸引众多国家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与会代表参观。

  今年6月25日,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了1935.3克样品,这是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带回月球样品。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杨小宇说,科学家正在对这些月球样品进行整理,初步的物理、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探测已经完成,从中发现了月球早期演化和月球背面火山活动的信息,记录采样点火山活动历史的玄武岩以及来自其他区域的一些非玄武岩物质等。

  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走过20年历程的中国探月工程,不断创造着月球探测的新突破,深化着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

  按计划,中国将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其中,嫦娥七号要对月球南极环境和资源进行探测。嫦娥八号将开展月球资源就位利用的技术验证,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会构成正在论证的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据介绍,目前国际月球科研站正处于可行性研究论证的阶段,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广泛成果。中国已经和1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将与国际合作伙伴在总体任务联合论证、国际月球科研站联合设计、项目技术合作、总体任务规划实施以及科学数据共享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2030年前,中国人将实现首次登陆月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说,中国将发挥好航天员在月面开展探测活动的独特优势,为探索地外天体提供更为广阔的历史机遇。

  月球是人类深空探测的起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曾表示,探月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的目光已朝向更广阔的太阳系空间。中国未来更有底气去火星、小行星等地外天体探测与采样返回,更有信心去探索太阳系的星辰大海。

  从太阳系的空间尺度来看,月球与地球38万公里的距离非常“近”,但月球的各项条件并不适合人类生存,也较难改造。在欧阳自远看来,月球将成为人类在太空中的“中转站”,经过月球,人类将继续向火星前行。

  2020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中国航天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

  杨小宇表示,在行星探测方面,未来中国将发射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天问四号。其中天问二号将对小行星进行采样返回,对小行星演化和太阳系早期历史进行研究;天问三号将进行火星采样返回,对火星环境进行探测;天问四号将对木星和木星的卫星进行研究,对木星空间和内部结构进行探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此前表示,中国已经开始筹划建设世界首个火星样品实验室,同时深化论证天问四号探测任务,实现木星及其卫星环绕探测,随后抵达天王星。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进展,中国有望成为第一个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

  为何要探测小行星?吴伟仁说,小行星撞击地球概率极小,但危害极大。对此,中国已经开展小行星防御计划,预计将在2027年前后对一颗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使其改变运行轨道,并在轨开展撞击效果评估。

  与此同时,小行星没有大气层,小行星上的陨石坑以及外来元素得以更好地保存。专家表示,行星中含有很多放射性元素,会产生热量,从而导致演化、熔融,慢慢将太阳系初期的历史湮没。而能量小、热量少的小行星,基本上没有发生过演化,仍保留着太阳系形成之初的状态,对小行星进行探测,可以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的形成以及地球生命起源等科学奥秘。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从“太阳系考古”到“探寻地外生命” 中国深空… (12-02)
    普通科技新闻 四次见面 对探月工程寄予厚望 (12-02)
    普通科技新闻 头条关注_科技频道_光明网 (12-02)
    普通科技新闻 打造国之重器 建设科技强国丨新闻联播 (12-01)
    普通科技新闻 今天新科技发布!两款颠覆市场的新品引发热议 (12-01)
    普通科技新闻 国内首座!这个含多种量子技术的变电站投入使… (12-01)
    普通科技新闻 知知时政|11月1日政务新闻 (11-30)
    普通科技新闻 全网热议:冬季的第一口鸡汤吹起全民养生风? (11-30)
    普通科技新闻 “博物馆热”方兴门票涨价不宜 (11-30)
    普通科技新闻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一颗星星穿越的时间… (11-28)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原子城见证“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六十载 (11-28)
    普通科技新闻 弘扬探月精神 凝聚起推进强国复兴伟业的磅礴力… (11-28)
    普通科技新闻 比特币跌破94万美元;事关5G规模化应用十二部… (11-27)
    普通科技新闻 从“负面清单”到“零关税待遇” 中国对外开放… (11-27)
    普通科技新闻 增进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 (11-27)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新貌)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科技强国建设跑出… (11-26)
    普通科技新闻 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科技创新助力提升电网保障… (11-26)
    普通科技新闻 探索绿色未来从低碳到负碳减排“黑科技”助力… (11-26)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日报】未来技术学院:培养前瞻性科技领… (11-25)
    普通科技新闻 歙县:贡菊飘香迎采摘 科技标准化种植助发展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