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连德(1879年1960年)是国际著名卫生防疫专家、中国现代预防医学开创者之一,曾在1935年被提名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伍连德祖籍广东,出生在马来亚(今马来西亚),曾长时间回中国生活和工作,他于1930年代写过一篇英文文章HAINAN,THE PARADISE OF CHINA(《海南,中国的天堂》),向全世界推介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中国的天堂》发表在1937年春季刊的CHINA QUARTERLY(《中国季刊》)上。《中国季刊》是民国时期关于国内、国际的权威期刊,编辑及撰稿人多为知名教授、学者。在《海南,中国的天堂》一文中,伍连德把海南岛与夏威夷和巴厘岛这两个“旅游天堂”相提并论,称海南是当时第三个“天堂”。2022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海南岛,中国的天堂近现代西文琼崖游记选译》一书,将其大部分文字内容予以翻译和收录,使得该文在80多年后重新被人们所阅读。
《海南,中国的天堂》一文图文并茂,写作的时间大致在1936年12月至1937年初,时逢宋子文一行在1936年12月初到访海南岛后不久,文中纠正了“人们普遍认为海南地处偏僻、热带疾病猖獗、不能发展”的看法。伍连德写《海南,中国的天堂》的用意,在于对海南岛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分析海南是否能发展成一个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中心、战略基地。
为了写海南岛,伍连德阅读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提及海南岛的居民时,伍连德用了较多的笔墨介绍了黎族,并附上比较珍贵的黎族民众生活的照片。他参考了从1736年法国汉学家杜赫德编写的《华夏王朝》到1933年德国民族学家史图博编写的黎族相关著作,尽可能向世人展示了当时尚未被外界所了解的黎族社会的生活、服饰、住所、狩猎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海南岛的汉族民众,伍连德认为“现在的海南人是几支汉人族群的大融合,其中主要是福建人”
伍连德把西人笔记中的海南岛地理环境,言简意赅地进行总结。介绍山脉时,伍连德用数百字完成了对五指山、七指岭、莲花山、黎母山、红雾山、南茂岭、思河岭的介绍,他认为“一旦这个国家开放,海南的山峰将吸引不少好冒险的登山者”。提到南渡江时,伍连德称其为“金江(Golden River)”,是海南三大河流中最长、最具贸易价值的河流。
伍连德并没有采用科普文献的样式把海南岛的动植物进行简单的罗列,而是用风趣的语言向人们展示海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比如,“狐狸是常见的掠食者”“松鼠在椰子树上蹦来蹦去”“有一株茂密的菩提树像某个守护的长老站在一座破旧的寺庙旁边”“寄生蕨类植物看起来像树杈处的巨大鸟巢”
他还提到“有一种绿橙比西柚更好吃”。该品种的绿橙当时可能没有很好地得到推广,现在闻名于世的“琼中绿橙”是20世纪80年代才从广东廉江引入的新品种。
海南岛的商业是伍连德较为关注的话题。他查阅了中国海关的报告,拿到了第一手资料,在文章中介绍了海口海关的税收、海口港和国内外港口之间的往来轮船数量和吞吐量、海口港的移民人数等数据,可以管中窥豹地了解当时海南商业发展的规模。
伍连德认为:“本地人连续不断地移民到他国(地)意味着人口中男性中坚力量的大流失,所以本土的养殖、农业和工业水平亟待提升。”
伍连德调查发现,当时海南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疟疾对居民影响较大,肺结核病十分常见,痢疾常常发生,天花病周期性地爆发,产科病房总是住满了人伍连德作为当时世界知名的卫生防疫专家,曾经在1936年来海南工作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针对海南的卫生开展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文中,他建议“海南除了需要雇佣工程师和购买科技工具,还需要建立一个合格的健康服务机构,同时要重视兽医和农业科学”。
在介绍了海南岛的历史、地理、族群、动植物、气候、商业、卫生等概况后,伍连德就海南岛的重建提出了建议方案。
他认为,首先要做的是建设更多的公路,提到他在海南访问期间糟糕的公路和汽车状况令他印象深刻;其次是大力发展热带农业经济,因为“海南是中国唯一适合培植这些经济作物的地方”,他还提到“目前,海南只有咖啡闻名岛外,但咖啡饮料出口工业还在发展初期”;除了政府主动投资开发,银行、商业界和实业界也应该参与开发资源,特别是南洋的华侨有心为海南的发展奉献一己之力。
伍连德还提出,政府需要建立起组织良好的卫生服务机构,使海南岛变得更加宜居。
最后,他建议海口、文昌、那大等主要城区要大力建设酒店,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入住环境,海南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堂”。
伍连德说:“当今(1937年),海南的前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要好。”在80多年后的今天,海南迎来建设自贸港的历史机遇,又重新站在“前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要好”的时代背景下,快速发展,相信离成为“中国的天堂”的那一天,不会太遥远。
伍连德,字星联,祖籍广东广州府新宁县(今广东台山市),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亚一个华侨家庭。他在1896年获奖学金赴英国剑桥大学,先后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医学士、外科学士、医学博士学位。他在1907年应袁世凯邀聘回国供职,1910年12月受清政府委派为全权总医官,赴东北组织抗击鼠疫,他亲手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成为世界上提出“肺鼠疫”概念第一人;设计 “伍氏口罩”,让中国人第一次用口罩预防传染病 。1935年在华工作的著名医学家William W Cadbury提名伍连德为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提名理由是他“在肺鼠疫,特别是发现旱獭在其传播中的作用”。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伍连德偕家眷返回马来亚避难,1960年1月21日逝世,享年81岁。伍连德被认为是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创始人,中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和医学史等领域先驱。
第二届海南离岛免税购物节暨GDF仲夏海岛暑购造乐节正式启幕!GDF免税城给高考毕业生送福利啦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关于文昌国际航天城起步区“三横五纵”路网工程(一期)-八门湾大道、紫贝大道、音乐大道建设设计方案的批前公示
省政协召开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 抓好整改整治 推动建章立制 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直播预告 东阁镇VS蓬莱镇!今晚7点半,海南“村VA”这场比赛等你看专题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