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展示上海强制造、新科技、硬…
 一见·从全国两会现场到科技…
 多措并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
 教育部:确保2035年如期实现…
 守望教育热土 逐梦强国征程
 沈阳开展旅游业三年“倍增”…
 中国暑期旅游升温玩出“新花…
 天气热暑期旅游更热!这些地…
 方便快捷!桂林首次线上完成…
 夏日风景独特 新疆旅游业复苏…
 2023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关注国内国际时事合集
 国际时事丨世界进入粮食危机…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2023国…
 2023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24小时国际要闻TOP10:伦敦再…
 24小时国际要闻TOP10:美国神…
 24小时国际要闻TOP10:外交部…
 24小时之内中美之间传出3个消…
 24小时国际要闻TOP10:普京责…
 这项作业“霸屏天下”
 《新闻联播》 20180614 21:…
 济宁举办中小学生“扫黄打非…
 关于初中新闻联播手抄报怎么…
 2021年8月25日观看新闻联播制…
 2022年全球安全形势:阵营化…
 世界军事新闻热点大事件
 国际军事新闻头条最新热点新…
 军事实时热点新闻今日军事新…
 本报评出2019年度十大国际军…
 买房是直接去售楼部还是找中…
 售楼处和中介哪个便宜
 买房售楼处和中介哪个便宜 两…
 买房直接去售楼处买划算还是…
 购买新房通过中介还是售楼处…
 最新国际要闻(组图)
 最新国际财经新闻资讯
 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7月27日…
 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4月20日…
 全球实时财经新闻
 猫眼:每日科技资讯
 中国科普研究所2020年度第十…
 “天问一号”有最新发现!
 建立中国OLED产业链的自主权…
 TechWeb-科技资讯-网络 - 领…
 新时代@教育 深化媒体融合写…
 【经验做法】2022上海教博会…
 2022第七届上海小学生古诗文…
 上观号_上观新闻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9 7:59:31 | 【字体:

  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园区企业诺尔曼生物的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病毒检测试剂测试。 通讯员 陶禹歌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浦口经济开发区的华天科技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忙碌。 通讯员 王俊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正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时间过半,习再次来到江苏考察,并在南京深入紫金山实验室、南瑞集团有限公司等进行调研,寄予殷切希望,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奋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努力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重点实验室、科创机构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攻关高精尖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力量。

  6月29日,我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EDA国创中心在南京揭牌;2020年已正式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紫金山实验室,创下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六个全球第一”;在城东麒麟科创园,中科院南京分院“一院四所”、国科大南京学院等一批核心载体项目,汇聚了“中科院系”“7院8所”等一系列高端创新资源,科技成果不断……一个又一个战略科技力量加快集聚南京。在英国《自然》杂志最新发布的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中,南京排名全球第八、国内第三。

  “在南京考察紫金山实验室,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对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的高度重视。我们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是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起来的种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江苏种业创新实力雄厚,也是极富代表性的区域。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创新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我们整合省农科院、南农大等创新资源,目前已集聚核心科研人员68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易中懿表示,下一步,省农科院将按照的重要讲话要求,下苦功夫攻克关键技术难点,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成军表示,这次在南京考察调研期间,了解推进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释放的一个鲜明信号,就是要持续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发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市科技战线将牢记殷切嘱托,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奋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加快集聚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创金融、科技和人才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生态“四大体系”,体系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全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作出科技贡献。

  习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当前,企业正成为推动我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8年的3118家增长至2022年底的9068家、居全国第9位,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超过2万家、占全国4.45%。

  “我们倍感振奋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南智光电研究院总经理、常务副院长尹志军介绍,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南智光电主要开展光学微纳结构器件制造、异质集成光电芯片和光电集成设计等方向的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和赋能投资,已在先进光电材料制备、微纳结构器件研发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光电芯片是信息技术的下一个制高点,有望成为我国率先突破的科技领域,团队将继续链接高校与产业龙头,支撑光电领域前沿科研,攻关共性关键技术,促进高端光电子芯片产业集聚南京。

  “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深深感到正处于科技创新最好的时代和最好的环境。”江苏艾洛特医药研究院董事、常务副院长刘永军表示,研究院自创立之日起就定位于开发国际领先的细胞药物和蛋白药物,已经获得达到国际水平自有知识产权创新技术近十项,3款全球一类候选创新药进入或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针对肿瘤微环境靶点E的TCR融合CAR细胞治疗技术获得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大赛最高奖——优胜奖。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生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艾洛特将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科研转化效率。

  “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中科南京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冬平表示,作为麒麟科创园第一批中科系研究院,高研院聚焦传染病诊防治及生物医药的研发,已集聚一批科研院所相关优势学科的技术型研发团队,打造新型疫苗、抗体、分子诊断三大共性技术研发转化平台。高研院将继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开展新型疫苗、抗体药物、分子免疫诊断等方向的前沿理论突破、技术创新与产品创制。

  习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作为江苏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2013年12月6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次年12月13日,习视察江苏省产研院,为江苏省产研院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再次来到江苏,我们倍感振奋!”江苏省产研院院长刘庆表示,目前,江苏省产研院已建设75家研发载体,年均向市场提供技术服务超过20亿元,年均申请专利超过1000件,累计衍生孵化企业近1200家,集萃先进激光技术研究所培育孵化的企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中科煜宸、牧镭激光等均已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隐形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未来,江苏省产研院将继续在这片“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上奋力耕耘,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攻关,积极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紫金山英才计划等重点工程。2012年至今,南京人才资源总量从170万人增加到381万人,专业技术人才从95.74万人增加到181.52万人,留学归国人员从1.5万人增加到6.2万人;引进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886名;省“333”工程入选数位列全省第一,省“双创计划”入选数实现翻番。

  “我们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平台主任陈辰介绍,瞄准国家和产业发展全局的创新需求,中心研发的6英寸碳化硅MOSFET晶圆在国内率先实现批量生产,芯片产品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成果在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批量应用。中心还发挥行业龙头作用,打造了“江苏省碳化硅电力电子技术人才攻关联合体”,打破传统人事壁垒,解决单兵作战、资源浪费等问题。接下来,中心将以更加饱满的攻关热情、更加激扬的奋进态势、更加高昂的精神状态,不断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领域取得新的技术突破,在引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挑大梁,为建设产业强市贡献力量。

  “的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深刻启示。”市委组织部人才三处处长殷洁表示,我们将锚定国家战略需求,一体推进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建设,统筹发挥好科教优势、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全面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全力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驱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提供人才支撑。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07-09)
    普通科技新闻 展示上海强制造、新科技、硬实力!这场大会上… (07-09)
    普通科技新闻 一见·从全国两会现场到科技创新一线始终关心… (07-09)
    普通科技新闻 猫眼:每日科技资讯 (07-08)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科普研究所2020年度第十批委托合作项目申… (07-08)
    普通科技新闻 “天问一号”有最新发现! (07-08)
    普通科技新闻 建立中国OLED产业链的自主权——2021全球AMOL… (07-08)
    普通科技新闻 TechWeb-科技资讯-网络 - 领先的互联网消费互… (07-08)
    普通科技新闻 越南在华留学生:中国科技创新推动世界发展 (07-07)
    普通科技新闻 9家头部组件厂商联合发布矩形硅片组件尺寸标准… (07-07)
    普通科技新闻 灿瑞科技:二季度属于行业传统旺季预计出货量… (07-07)
    普通科技新闻 百度、华为、阿里、360入局!大模型“国家队”… (07-07)
    普通科技新闻 集创北方IPO违规被罚!举报信牵出虚增收入实控… (07-07)
    普通科技新闻 AI写作免费总结4款 (07-07)
    普通科技新闻 上汽“2023 Tech-show技术展”今日开幕 (07-07)
    普通科技新闻 报告显示:我国科技期刊超5000种 学术影响力持… (07-07)
    普通科技新闻 河南省科技馆最新公告:10000张! (07-07)
    普通科技新闻 AI科学新闻|地球最深处是否有环境污染?科学… (07-07)
    普通科技新闻 雨山区以科普营造创新发展浓厚氛围 (07-06)
    普通科技新闻 让科研人员“减负”专心搞创新 四川这样做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