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与世界对话:专访中国改革友…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医学中心在…
 2022时事素材 9月时事
 2022时事素材 6月时事
 2022时事素材 8月时事
 2022时事素材 4月时事
 每周大事 “热门话题作文素材…
 央行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
 2021年十二大事件回顾(上)
 2021标识大事记:国家顶级节…
 中国百年大事记:1921-2021年
 2021中国海军大事记海南服役…
 宁波市房产网上超市11月16日…
 重磅!6方面35条 天津扎实稳…
 当前天津两居室热门楼盘排行…
 永辉超市首家港城店隆重开业…
 宁波市房产网上超市上线试运…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
 七部门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
 数说新时代|教育水平明显提…
 2022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
 禁止对外公开)考研英语写作…
 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
 2022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高通胀导致美国假日餐桌缩水
 2022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终于要有所行动!360架军机待…
 360军事新闻官方APP下载 v22…
 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剑!解放军…
 360度射击--军事--人民网
 全部_军事_中国网_权威军事新…
 “2021成渝十大文旅产业地标…
 安岳石刻荣膺“2021成渝十大…
 “2021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一机游”:带动产业升级 让…
 河北发出冰雪邀约 共建世界“…
 今日十大热点新闻 今日十大热…
 今日十大新闻app
 “2022红星新闻·中国西部数…
 “2021年度云南十治新闻人物…
 世界消息!山西今年前10个月…
 新闻8点见丨卡塔尔提前小组出…
 观察_国际_新闻中心_中国网_…
 十月国际大事件盘点
 国际新闻-搜狐新闻
 巴西两所学校发生枪击事件 已…
 2021年时事政治-时政热点(10…
 书记市长省直部门负责人话落…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让一泓…
专题栏目
湖南视觉网络"模板城"--汇集CMS、EShop、BBS、BLOG等系统模板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国际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与世界对话:专访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罗伯特·库恩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7 13:31:43 | 【字体:

  三十多年里,他走访中国100多座城市,调研采访、参加论坛、拍纪录片,被认为是真正懂得中国的老外。

  他出版多本关注中国发展的著作,深刻描述改革开放历程,被认为是“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范例”。

  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从习手中接过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记者:30多年来,您访问了中国100多个城市和乡村。2019年7月,您的团队拍摄的纪录片《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在美国播出。在您看来,中国的扶贫经验能给世界带来哪些启示?

  库恩:看看这个地球,巨大的贫富差距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我相信中国的扶贫经验和方法,是当代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未来的历史学家会把这视为一个重要领域。

  中国的扶贫方式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能否将其应用在其他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比如非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议题。

  我不是说别人可以复制中国的制度,因为国家间的差异太大了,但是要去理解中国到底做了什么,这些方法能否应用于他国。

  这是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中国能够为世界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而事实上,中国已经这么做了。

  如果我们回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际上是一个完全贫穷的国家,人们没有差距。

  随之而来的改革开放,给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机会。所谓水涨船高,在这轮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5-6亿中国人实现了脱贫。

  不过,无论发展的大潮如何汹涌,有一部分人始终难被触及。当时习也强调了这一点,即无论中国经济和人均GDP如何增长,仍有约1亿人无法摆脱赤贫。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生活在贫穷的山区,没有道路,仍以农业为生,饲养种植,他们就医、子女读书都成问题。

  其中涉及到国家协调,涉及到用各种方法(诸如微型企业、教育、重新安置整个村庄等),涉及到党的分级管理系统来确保省、市、县、乡、村各司其职。

  最重要的一点是,习主席多次表示,脱贫工作是他的首要任务。他说自己花在扶贫上的时间比其他任何事情都要多。这在中国的体制中很关键,他的决心从上到下传导给了每一个人,形成了一个致力于脱贫的完整体系。

  这些都是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的。我很高兴地看到很多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农村发展、农业知识等,并在中国拿到硕士或博士学位,然后回国学以致用。

  记者:2014年底,中国国家主席习在中国外交世界大会上明确指示,中国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您当时说,这一外交理念值得称赞。八年来,中国又提出一系列新的安全观和发展观。您对此有何看法?

  回顾历史,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对外政策相对被动。当时,中国要先处理内部发展问题,和发达国家打交道大多也是需要资本和技术支持。所以很大程度上,外交政策是被动的。

  随着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习主席的领导下,中国的外交政策变得积极主动。这种转变始于中国走出国门,融入全球经济。

  其中最主要的催化剂是习主席在2013年宣布“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主动地推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一个是全球发展倡议。如果说“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公路、铁路、港口、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球发展倡议则更进一步。在教育、医疗和建立小企业等具体项目上,中国将分享经验,惠及他国。

  中国已不再是全球的低成本制造者。这意味着,其他国家也许有机会开始同样的发展道路。全球发展倡议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帮助其他国家发展。路径未必完全相同,但有些道理可以借鉴。这也是中国经验国际化的重要一课:展示中国的经验,让人们从中学习。

  安全问题很复杂,因为国家之间有冲突有分歧。很多邻国历来就有领土争端,世界上几乎莫不如是。

  而眼下,俄乌冲突还在持续,台海局势引发关注。这一时刻,全球安全倡议更凸显其必要性。

  我想说的是,未必需要全盘同意中国的外交政策,但我们必须理解,中国希望并且也应该参与到国际事务中。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的积极加入,对世界大有裨益。

  至于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个别政策不尽认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有国际组织,为什么我们要讨论“安全”。正是因为彼此有分歧,才更应该开展对话。

  记者:您曾经说过,中国要是想成为一个International Power,其理念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包括对发展道路的认可。您认为双方能形成共识吗?

  库恩:西方世界能不能和中国成为合作伙伴?不是竞争对手,更不是敌人?这是我们在外交和国际事务中提出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部分答案在于西方对中国制度和中国执政地位的理解,这是一个与西方世界完全不同的制度。理解的过程充满挑战。

  在过去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完成了最伟大的转型。带领8亿人脱贫、人均GDP实现70倍增长……中国的发展故事并非毫无瑕疵,但整体来说非常优秀。

  可以说,这一发展经历和中国的政治制度都相当独特,自成一体。我们看到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或者一党制政体的失败案例。但中国,是个例外。

  为什么中国的制度能够运行良好?要让世界理解这一点,还需要时间。双方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做,都需要更努力地消弭分歧,更好地了解彼此。

  记者:从“芯片四方联盟”到“印太经济框架”,美国不断拉拢小圈遏制中国。这不仅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计划。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库恩: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受益于全球化。全球化促成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和产品出口中心。这是中国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全球化总体上是不平衡的,也有许多人因为全球化丢了工作。你跟他们说,全球化对他们的孙子有好处,这没用。

  所以在过去十多年里,我们看到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在很多国家有所抬头。这倒不是说他们一定对中国有意见,这是他们自身处于不利地位时的自然反应。所以,我们也必须理解这种压力。

  说到现在世界上各种组织和架构,美国参与的有美印日澳(QUAD)四方机制,美英澳(AUKUS)三边关系等。此前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特朗普上任后退出了。中国也参与了相应的国际体系,比如金砖五国和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认为美国正利用其主导的机制遏制中国的正当发展;而这些西方国家则坚持,自己有必要抵御其所认为的威胁。

  我想说的是,以一种非常简单化的视角来解释这些多边架构,是错误的。这些过于简单的解读,会扭曲问题的本质。

  正因为这些挑战真实存在,所以双方需要深入了解对方,进行对话,对未来抱有希望和信心。

  中美两国看似有诸多分歧,但我认为潜在的共识也许更多。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中国的积极参与是绝对必要的。

  世界需要了解中国的动力,知道中国到底想要什么。比如,习主席说脱贫是最重要的工作。我们的确看到了中国的脱贫努力,几十年来努力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并进一步致力于共同富裕。这就是中国的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所在。

  西方需要明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得到尊重,并不意味着它要接管世界。同样,中国也需要理解西方国家的反应。只有双方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才能推动关系发展。

  库恩:中美双边关系不仅是两国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关系,也对世界和平与繁荣意义重大。

  今天的世界,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气候变化、地区贫困还有持续不断的地缘政治冲突,比如俄乌、中东等地。

  中美两国都承诺致力世界稳定,中国也的确从自己经历中体会到,稳定才能带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的话,会发现中美两国在二战中共同作战,建立伙伴关系。然而五六年之后,却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向。

  这样极端的转变,发生在短短几年中。这是一个很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今天也必须提高警惕,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从友到敌的迅速转变,带来的影响非常糟糕。

  如今,这个问题更严重的原因还在于,社交媒体的放大作用,加剧了民粹情绪。爱国没有问题,但把握不好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当今很多国家都受其困扰,这也对各国领导力提出巨大挑战。

  看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脱贫工作,无数中国人能读书、能看病、卫生条件改善、生活水平切实提高。这些努力不仅惠及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

  至于目前尚存的冲突和可能的扩散,大家应该认真寻求一种解决方案,尽量让分歧可控,尽量符合各方利益。

国际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国际新闻:

  • 下一个国际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国际新闻 与世界对话:专访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罗伯… (11-27)
    普通国际新闻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医学中心在珠海揭牌 (11-27)
    普通国际新闻 新闻8点见丨卡塔尔提前小组出局;官方通报乌鲁… (11-27)
    普通国际新闻 观察_国际_新闻中心_中国网_全球热点零时差 (11-27)
    普通国际新闻 十月国际大事件盘点 (11-27)
    普通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搜狐新闻 (11-27)
    普通国际新闻 巴西两所学校发生枪击事件 已造成3死13伤 (11-27)
    普通国际新闻 融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11-26)
    普通国际新闻 俄乌局势进展:乌多地缺电停水核电站停运 安理… (11-26)
    普通国际新闻 国际局势动荡之际亚洲迎来高光时刻!魏凤和出… (11-26)
    普通国际新闻 黄海洲:诺奖得主的贡献、当前国际金融形势以… (11-26)
    普通国际新闻 中方:始终重视乌克兰人道局势问题 通过对话谈… (11-26)
    普通国际新闻 卡塔尔世界杯对西方抹黑说不 (11-26)
    普通国际新闻 国际唯一!“夸父一号”卫星拍到了什么? (11-26)
    普通国际新闻 外交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为全球经济纾困… (11-26)
    普通国际新闻 格隆汇 1110 盘前要点—港 A 美股你需要关注的… (11-26)
    普通国际新闻 国际大事一周前瞻 (11-26)
    普通国际新闻 国际国内重大新闻20条2021(21年国际重大新闻… (11-25)
    普通国际新闻 美国连续3年发生超600起大规模枪击 今年遇难者… (11-25)
    普通国际新闻 美媒:美国3年间多地持枪重罪袭击事件飙升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