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在江西,有41个销售额过亿元、5个销售额过10亿元的中成药优势品种、6个以中医药为主体的百亿元产业集群……一组组数据,勾勒出江西中医药产业蓬勃向上的发展曲线。江西税务部门依据行业特性为中医药企业“把脉问诊”,积极引导企业合规经营,江西中医药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铜鼓县的浓密林地,当地人称为山里“黄金”的黄精就生长在其中。被誉为“中国黄精之乡”的铜鼓县,黄精种植面积6.6万亩,年产量3000吨,综合产值超过2亿元。
“以前,黄精主要依靠‘采山人’上山找寻,品质不一。现在,经过高标准规模化种植,种植基地产出的黄精90%以上为一等品。”江西南兴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敏介绍,该县黄精生产标准规范涵盖从种植到贮存的全过程22个小项。
药材好,药才好。江西围绕“赣十味”“赣食十味”等道地中药材,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依托赣中道地药材、赣东特色药材和环鄱阳湖的药食同源药材三大药材产区,高标准建设赣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中药材的高标准,离不开企业经营的高标准。何敏说,A级纳税信用是企业的“金名片”,该公司连续3年获得纳税信用A级评价。在这张“名片”的加持下,2024年以来,公司黄精产品订单已突破百万元。
为助力中药材企业打造高标准名片,江西税务部门组建中药材产业税费政策落实专班,对中药材产业上下游企业涉税问题进行分析研判,辅导企业建立纳税信用积分台账,提醒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涉税风险。
同样是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的江西省仙之缘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土黑灵芝种植、销售、科研于一体的新办企业。“合规、诚信、优质是中药材企业的立身之本。”该公司负责人聂慈军说,在税费政策的支持下,公司有实力让更高品质的灵芝从这里走向全国。去年成立以来,该公司累计享受各类税费减免100万元。
当传统中药遇上现代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江西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给出答案。
这里是中国唯一以“中医药”命名的科创城,众多集智能化繁育种苗、数智化生产于一体的“国字号”重磅级中医药科创平台聚集在此。专注生物合成技术的江西唯铂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通过生物合成的方式得到中医药原料。”该公司财务总监周丽说,通过生物合成,他们在大肠杆菌中直接提取天然蓝色素,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凭借这一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烟酰胺、羟基酪醇等产品畅销海外。据统计,该公司近两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税费红利1565万元。
近年来,江西省聚焦科技创新,推进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目前,全省累计获批9个中医药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1个省部级中医药科技支撑平台。江西税务部门变“被动应答”为“主动问需”,借助税收大数据为企业“画像”,完善“政策找人”应用场景,精准推送税费政策,让更多中医药科技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江西省方竹药业有限公司就尝到了税收政策和科技的甜头。走进该公司研发中心,智能热风分配干馏技术还原古法提取鲜竹沥工艺,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生产线引入智能数控系统,标准化的操作规程解决了传统包装在产品使用、运输方面存在不便的问题。
“近几年,我们充分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134万元的税费优惠,加大研发力度,成功开发单剂量精制鲜竹沥饮片,组建‘鲜竹沥技术创新中心’平台。”该公司主要负责人黄成介绍,公司目前拥有多项行业领先技术,2023年以来不仅新增苏合香、瓶装鲜竹沥等新产品生产线项专利。
“为什么果实会长鳞片?”“这棵树的叶子为什么有奇特斑纹?”近日,在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江西省横峰县药用植物园,来自上海中学的80多名学生眼里满是好奇,循着讲解员的问题望向园子里大大小小的植物,探寻药用植物生长的奥秘。
这样的中医药科普研学活动,每周会在横峰县药植园进行。作为江西省唯一的综合性药植园,横峰县药用植物园创新将中医药与文旅相结合,打造“赏中医药健康文化、享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品牌,每年接待中小学研学团队超3万人次。
依托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江西大力推动药、文、旅三大业态融合发展。在庐山市庐康中药谷,围绕“中医药+教育”,打造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推出科普、研学、体验等课程;在安福县红豆杉森林养生谷,围绕“铁皮石斛+红豆杉”的药材共生,打造药浴森林、食疗长廊等特色景点;在鹰潭市龙彰谷中医药产业园,以名贵中药植物龙脑樟为主导,为游客提供特色健康体检……
聚焦江西中医药特色文旅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横峰县税务局针对中医药种植与文旅融合的产业特点,制作《中医药产业税收优惠指南》,并联合农业农村局、属地乡镇成立“税联会企”乡镇联络站,为企业配备税务联络员,及时解决涉税问题,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春风有信,花开如期。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里,江西赣江新区税务局与辖区内民营企业共同缔结了一场关于合规经营、诚信纳税的春天之约。
“食品安全和税务合规是我们的生命线。”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马志力掷地有声。双汇食品公司是家业务涵盖生猪屠宰、肉制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条的企业。成为“国民饭桌的标配”,“双汇”靠的是食品安全的重视,从源头“严控”到餐桌“把关”,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要把纳税信用打造成企业的‘金字招牌’。”谈及税务合规,马志力说,赣江新区税务部门送服务上门,就如何规范开票、如何准确区分免税和应税农产品等开展宣传辅导,为企业量身定制税务健康体检套餐。此外,企业还建立《税务风险管理手册》《税务标准化》,从制度上筑牢“屏障”,提高企业“免疫力”。
“我们引入税务管理系统,建立覆盖全业务链的税务内控体系,将政策解读、发票管理、税款申报等纳入标准化流程,确保每项业务有章可循。”江西省博信玻璃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梁娟说道。
梁娟口中的“税务管理系统”,是博信玻璃公司数字化转型的一角。在国家鼓励企业数字化改造的“风口”上,连续6年入围中国加工玻璃30强企业的博信玻璃公司,主动走出“舒适圈”,大刀阔斧、沉心改技,购入智能化生产设备,搭建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管理系统“数字化”,成为国内首批实现智能制造的玻璃深加工企业。
为助力企业“智改数转”,江西赣江新区税务局打出政策落实和风险防范“组合拳”,实时跟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主动为企业做好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辅导,规避税费风险,帮助企业合规适用税费政策。
春风不负诚信客,“税月”长润守信人。在这场与春天的约定中,江西赣江新区民营企业正以“合规”为帆,在税务便民春风的吹拂下,驶向更加广阔的蓝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