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权威媒体播放的军队拜年视频中,出现了一款超大型雷达,高度或达30米左右,相当于10层楼高。军事专家杜文龙指出,这是我国P波段超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与美国“铺路爪”雷达类似。该雷达主要用于超远程防空任务,可探测航天器、大型战机、超音速导弹等。此次曝光表明我国在该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且该雷达或已非最先进型号。此举展示了我国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实力提升。
二、中国外交部重视中立关系,坚持平等原则。中国外交部有专门负责立陶宛事务的外交官,体现平等友好合作态度。立陶宛允许“”势力设立代表处,损害中方利益,中国企业调整合作属正常市场反应。中立长期合作良好,无根本利害冲突,对立隔绝不利双方。中方对中立关系有信心,愿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沟通,破解困境。期待两国关系恢复正常,符合两国人民共同愿望和立陶宛长远利益。相信困难过后,中立关系将迎来美好未来。
三、2025 年 1 月,特朗普嘲笑丹麦用狗拉雪橇守卫格陵兰岛,并坚称美国要掌控该岛。此前,丹麦国防部长于 2024 年 12 月 25 日宣布拨款 20 亿欧元加强格陵兰岛防务。而特朗普在 2025 年 1 月 7 日称不排除用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对记者说:“丹麦两周前在那放了两架狗拉雪橇当作保护,这可不行。我相信美国会得到格陵兰岛,因为我们能带来自由,他们不能。”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也宣称,格陵兰岛处于“对抗中俄的战争前线”,丹麦仅靠狗拉雪橇无法守卫。
四、2025 年 1 月 26 日晚,哥伦比亚政府宣布已与美国达成协议。此前,因美国对非法移民的大规模遣返方式,特别是在遣返哥伦比亚公民问题上,两国关系紧张。特朗普曾以加征关税和实施制裁威胁哥伦比亚。此次达成的协议包括,哥伦比亚将接收被遣返的本国公民,并保障他们的尊严和权利。美国则暂停对哥伦比亚加征关税。哥外交部长穆里略和哥驻美大使丹尼尔·加西亚-佩尼亚将很快前往华盛顿,与美方进行高层会谈,推进协议落实。
△当地时间1月26日晚,哥伦比亚政府发布声明,哥外交部长穆里略 (中)进行发言。
五、据俄罗斯卫星社 1 月 27 日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近 40 年来未曾赢得一场战争。他称,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美国虽参与众多战争,但均未取胜。此外,万斯指出,当下美国军方正遭遇征兵及采购价格危机。在征兵方面,面临严重困境;在采购上,花费数百亿美元购置飞机,却成本超支,交货延迟。万斯此番言论引发多方关注,或使美国国内重新审视对外政策,也可能影响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和声誉。
六、特朗普一直执着于公布肯尼迪案密件。其原因众多,在竞选期间,他将此作为当选承诺。1991 年《刺杀肯尼迪》影片引发轰动,老布什签署法案要求 25 年后公开档案。但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虽公布部分文件,仍有部分因 CIA 和 FBI 反对未公开。2024 年 7 月 13 日特朗普遇刺,调查显示枪手曾搜索肯尼迪遇刺细节。这或许也是特朗普想公布密件的原因之一。肯尼迪案是美国重大事件,真相备受关注,特朗普此举引发广泛讨论。
七、1 月 27 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中方是否接回在美非法中国移民作出回应。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非法移民活动,并与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移民执法部门开展务实合作。对于遣返问题,中方原则是先核查后遣返。经核查确认是来自中国内地的中国公民,中方将予以接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哥伦比亚增加关税并遣返非法哥伦比亚在美移民,要求哥伦比亚接回。但中方强调,美国和哥伦比亚之间的事,希望双方妥善处理,中方不干涉他国内政。
八、近期,中东局势紧张,新一轮战争隐现。2023 年巴以冲突爆发后,局势不断恶化。2025 年 1 月,以色列在与哈马斯停火协议生效后,于约旦河西岸杰宁地区发动军事行动,造成多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同时,以色列与伊朗关系剑拔弩张,以色列多次宣称要袭击伊朗。此外,美英与也门胡塞武装冲突不断,以色列也参与其中。若战争全面爆发,中东将遭重创,国际能源市场也将受冲击。世界正密切关注中东局势的发展。
九、1 月 25 日,美国新任国防部长海格塞斯上任。其在参议院投票中艰难通过。海格塞斯在就职演讲中称,要让美军保持“世界最强军事力量”,将调整装备采购等工作流程,强调特朗普政府以美国利益为先。他还致信全体美军,概述任内三大优先事项:重振“战士精神”,恢复信任;加强国防工业基础,改革采购流程,部署新兴技术;通过保卫国土重建威慑力,与盟友合作,遏制中国“侵略行为”,支持特朗普结束俄乌及中东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