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街坊邻居;无论是田间乡头,还是酒楼茶坊;人们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打听新闻。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又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微信、微博、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了解新闻,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类会如此需要新闻呢?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军队的指挥官,只有不断地了解到敌我双方的兵力、军事装备、战略部署、士气等变化情况,才能在战争爆发时做到先发制人,在战争过程中,则更要时刻关注战争的进程,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新的订作战计划。教员曾说过“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古今中外战争中,不能够做到比敌方更加了解情况,很大概率会招致战争的失败。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企业领导人要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筛选跟企业相关的法令和政策的变化,了解市场动向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基于此来做出企业发展方向的决策。据调查,中国一家独立经营的中型企业至少要跟60多个部门和行业发生直接的联系。一家企业如果在不明情况的条件下盲目投资、生产、经销,往往会导致企业的亏损甚至倒闭。
对于科学家要时时掌握科研动态,对于普通个人,也要实时了解到国家政策和市场情况,来确定自己的资金是用来买房、炒股、买基金或者买国债等等。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凭借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因此需要组合成部落,共同采集植物、猎取动物以及与其它部落争夺生活资源。在采集植物果实时,需要掌握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在猎取动物时,需要互相沟通交流,分工协作;同时,在迁徙时,要随时侦察周围的情况并及时向大家同步信息,以防其它部落的攻击。可见,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客观世界的变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
到了奴隶社会,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国家统治机器,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持统治,要随时注意奴隶的举动,防止其反抗,同时要在各部门之间互通信息,以便奴隶的反抗。同时,奴隶社会出现了社会分工: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从事不同行业的人为了交换商品,也需要了解彼此。
到了封建社会,国家形式更加完备,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反抗能力更强,因此国家需要建立更加庞大的信息网,来维持中央集权的统治。因此,中国历代王朝都特别注意修驰道,建驿站。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写到“从汗八里城(元朝首都,今北京城)有通往各省四通八达的道路。在每条路上,也就是说每条大路上,按照市镇坐落的位置,每隔40或50公里之间,都设有驿站……每一个驿站,常备有400匹良马,供大汗信使来往备用……”这规模巨大、完整的通信网,能够保证中央对各地发生的情况随时做出反应,统治集团能够协调行动,把国家机器运转起来。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世界在永恒的变动中,人们必须了解这样的变动,并依据新的变动制订新的行动方案,这样人们才能有效的生存下去。新闻就是报告世界的最新变动,这就是新闻的本质。
变动产生新闻,新闻在事物的变动之中。人们只有获得新闻,了解世界变动,才能有效地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才能有效地在世界上求生存、图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