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旅讯,每周上新。Hello 大家好!中国旅游报社一周旅讯又和您见面啦!一起来看看本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旅游热点吧!
10月12日,习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宣布,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涉及青海、西藏、四川、陕西、甘肃、吉林、黑龙江、海南、福建、江西等10个省区,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据介绍,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对于是否能够进入国家公园游玩,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未来,国家公园可能倡导两种旅游方式,即自然教育和自然休憩。
有关专家表示,与自然保护区相比,国家公园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并将这些自然区域承载的文化遗产、人文要素统筹考虑保护传承,同时肩负着生态扶贫、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重任。这也表明,国家公园不是简单的无人区。国家公园的设立也是中国探寻整个人类如何与自然界一体化共处的新“试点”,未来它的成功经验对于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间找寻到平衡互利的交汇点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十一期间,山西省大部分地区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持续强降雨袭击,致使全省166个景区关闭。近日,随着降雨逐渐减弱,晋城九女仙湖景区、太原龙山景区、晋中市红崖峡谷景区等临时关闭的景区在完成道路修复、安全排查等工作后,陆续恢复开放 ;受降雨影响各类文物、古建的抢险修缮工作也在有序开展。
汛情发生后,当地多家酒店及时为受困群众提供休息场地、热水等服务,针对部分受灾严重的地区,携程、途牛、同程等旅游企业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与酒店、景区、旅行社等资源方进行协调,调整受影响的各类业务产品,并对有关订单进行积极协调处理,保障游客安全和权益。
此次强降雨对山西省多处文物、古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平遥古城内墙发生局部坍塌,晋祠景区多处古建屋面发生漏水,运城盐池禁墙东禁门瓮城大面积坍塌、城墙出现多处裂缝......截至10月10日12时,全省共有1763处不可移动文物,9座博物馆、纪念馆遭到不同程度损害。对此,国家文物局已经派出专家组实地勘查掌握文物受影响情况,指导文物救灾工作,紧急拨付文物应急抢险资金,支持山西开展因灾受损文物应急、抢险、修复等,确保文物第一时间得到应急保护。
最近几天同样受天气影响的还有华南地区的多个省份。随着台风“圆规”的登陆,广东、福建、海南等省份迎来大范围风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广州南沙湿地公园、厦门鼓浪屿等均已宣布闭园,开园时间另行通知。在此,小编也提醒广大游客,出行前要了解当地天气状况,合理安排行程,注意出游安全。
近日,随着《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21)》和《疫情影响下国内航空客流变化与特征》两份报告的发布,可以看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客出游意愿进一步提升,休闲需求持续增强,而这将加速旅游市场回暖。
《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21)》认为,与2019年相比,2021年城镇居民工作日、周末、节假日休闲时间均有增长,其中周末增幅最大,增加0.91小时;节假日次之,增加0.64小时。农村居民平均每天休闲时间从3.14小时增至4.36小时。报告还显示,除消费购物外,文化休闲已成为城乡居民重要的日常生活选项,65%左右的城乡居民最喜欢看电影,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场馆。这表明,休闲已成为人民群众实现自我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
《疫情影响下国内航空客流变化与特征》报告认为,目前,我国国内航空市场恢复势头向好。2021年1月—7月,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总体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6.4%,航班执飞总量恢复至90.4%,跨省旅客人数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9.3%,跨省旅客比例相对省内旅客比重较疫前略有上升。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多国陆续开始尝试放开国内和入境旅游限制。印度宣布从10月15日起,开放以包机形式进入印度旅游的国际旅客入境,11月15日起,赴印度旅游的散客可申请签证;泰国缩短入境人员隔离期,11月起开放曼谷等10府旅游地区;英国10月4日起进一步简化入境政策;意大利试行本国居民从多个非欧盟国家和地区旅游返意后可免隔离;澳大利亚宣布,一旦两剂新冠疫苗接种率达80%,各州将能在11月重新向国际旅客开放;阿根廷政府表示,11月初向全球游客开放;智利则已于10月1日起允许外国人入境。
此外,据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发布的数据显示,多国旅游业已经逐步恢复升级,国际旅游业蓄势重启。
旅游安全无小事。近日,随着“海南琼海一酒店私属海滩2人溺亡”“3驴友穿越鳌太线人失联”“北京环球度假区霸天虎过山车出故障”等消息接连登上微博热搜榜,再次为人们出游安全敲响警钟。
海滩因为暗流、旋涡等复杂的水下环境,每年都会发生多起溺水事故。10月2日,杭州游客在入住的琼海市博鳌镇某酒店附近海边下水游泳,出现溺水情况,附近游客发现后前往施救,不幸的是,2人最终均遇难。事发后,经核实,该沙滩为公共海滩,常年设置有警示牌,但涉事酒店为招揽客人打出“私属海滩”宣传标语,涉嫌虚假宣传,且易误导游客降低对游玩风险的预判。目前,琼海市政府在原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巡查劝导,增设了警示标识等。
除了违规下海,非法徒步穿越禁区也可能带来致命危险。10月10日,擅自穿越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1名失联驴友被发现遇难。据了解,9月25日,该驴友与其他两人结伴违法穿越位于该区域的“鳌太线”,后因身体不适,与同伴分开,等待救援,最终,他等来的不是救援队,而是寒冷带来的失温。此前,媒体曾多次报道鳌太穿越的危险性之高,却仍有人明知故犯。在此,我们要呼吁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珍爱生命,不要非法穿越保护区。
最后,让我们来一起关注在北京环球度假区发生的紧张一幕。10月12日,有网友反映,北京环球度假区霸天虎过山车在运行中停驶。列车在轨道上停靠了十余分钟,最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游客们陆续从轨道旁的维修梯安全撤离。针对这一情况,园方次日发布回应称,在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监测到系统提示信号,出于审慎安全考虑启动了安全停车程序。后经排查确认无安全风险后,设备于大约20分钟后恢复正常运行。
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旅游景区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做好应对预案,游客自身也要遵守规定、量力而行。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