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岁末,冰天雪地之下,新疆诸多景区景点依然热气腾腾。在赛里木湖景区,宛若冰雪仙境的美景引得游客纷纷拍照留影;在香气四溢的和田夜市,品类繁多的新疆美味让游客目不暇接,争相品尝;在冰雪旅游胜地阿勒泰,游客穿上古老毛皮滑雪板,在林海雪原中开启秘境之旅
冰雪旅游的火热让漫长冬季不再沉寂,更改变了新疆旅游的格局,新疆旅游从夏秋两季延展到一年四季。春天,鲜艳的杏花绽放笑脸,吐鲁番大大小小的杏园便迎来了第一拨踏春的游客,许多自驾游客千里迢迢赴帕米尔高原寻找梦中桃花源。盛夏,新疆美景火力全开,露营等新业态让游客对新疆之美有了深度体验。赛里木湖畔的星空房成为情侣们的最爱,在库木塔格沙漠,星空房同样炙手可热,在这里,你可以品味大漠孤烟,仰望璀璨星河。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成了新疆的旅游“旺季”。
2021年,新疆红色旅游蓬勃发展。自治区公布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遍布南北疆的红色景点景区纷纷创新展陈方式,游客纷至沓来。人们在游览美景的同时,更受到红色文化的滋养。
2021年,旅游新业态缤纷多彩。深度游不断出新,各种花式旅游赋予新疆游奇幻色彩。在阿勒泰草原,你可以加入牧民转场的队伍,体验传说中的古老游牧生活;在博斯腾湖,你可以坐上小飞机低空飞行,饱览烟波浩渺的“西海”风光;在“空中草原”那拉提,你可以参加草原音乐会,舞台就搭在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在吐鲁番火山红酒庄,你可以住进葡萄酒桶形状的风情小屋,畅游长达3公里的地下储酒长廊,享受独特的葡萄酒文化之旅
2021年,新疆精品景区上新,新增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西部拥有“5A”最多的省区。精品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备,大大提升了新疆旅游的美誉度。来自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今年1月至11月,新疆累计接待游客1.8亿人次。上半年中国旅游目的地接待人次同比增长最快的前30个城市中,新疆城市占了三分之一。文旅深度融合,多姿多彩的“旅游+”让新疆魅力充分绽放,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梦想之地。
新疆的广袤奇伟为旅游创意提供了无限空间。12月24日,2021新疆特种旅游节在和田主会场以网络直播形式开幕,发布了一系列特种游线路,再次让人们看到了新疆旅游创新的无限可能。
今年前11个月,新疆累计接待游客1.8亿人次,同比增长29.66%。实现旅游收入1350.26亿元,同比增长51.67%,是恢复较快的省区市之一。
2021年的最后一个周末,新疆各地旅游节庆活动热闹非凡,为冰雪旅游增添热度的同时,也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新疆旅游人积极作为、强劲恢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强基础、补短板。今年,我区各地加大力度,改善设施、改善服务、改善厕所、改善交通,进一步夯实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创品牌、铸精品。我区今年强化精品品牌建设,新增了一批国家级“金字招牌”,增加了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白哈巴村等6个村(社区)和新源县那拉提镇等3个镇(乡)分别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吐鲁番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成为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激发投资活力。今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投资新疆”平台陆续发布重大文旅产业招商项目300个,总投资额达1042.08亿元。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副处长周皓说:“2022年,新疆文旅要大力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推进旅游兴疆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完善规划体系、打造精品景区、丰富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开展红色旅游等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疆3条精品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家红色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打造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等12家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等12家自治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出服务党史学习教育40个红色旅游景点。
新疆红色资源比较丰富。今年以来,全疆各地不断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旅游持续升温,红色基因更加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游客重温红色记忆、参访革命遗址、聆听红色故事,感受家国情怀。
更多年轻人参与到红色旅游中,青少年群体成为红色旅游主力军。体验红色旅游的“80后”“90后”家庭游客占比高达七成,许多年轻父母会主动选择红色亲子游。
今年,“革命记忆新疆足迹”“爱国守边青春无悔”“屯垦戍边红色兵团”3条新疆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温宿县柯柯牙纪念馆、昭苏县知青馆景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红其拉甫国门旅游景区、克拉玛依市黑油山4家红色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明年我们将继续提升服务、丰富产品,充分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推动新疆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让红色旅游产品系列化、主题化、常态化、品质化、品牌化发展,活起来、火起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张春明说。
赛里木湖景区和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被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通过文化和旅游部5A级旅游景区资源评审;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温宿县托木尔大峡谷景区等正申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2月19日,首届冬季那达慕大会在赛里木湖景区开幕,赛马、摔跤、姑娘追等丰富的民俗表演为圣洁的赛湖冬景增添了意趣。
今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旅游品牌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精品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打造多元化旅游品牌核心吸引力,构建特色旅游目的地体系。
多条精品线路进入全国榜单。刚刚发布的“2021年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中,新疆那拉提体育旅游线线文化旅游品牌,沿线文旅部门负责人齐聚新疆,加强道路互通、政策互惠、客源互送;独库公路、盘龙古道等网红公路,已成为全国知名旅游精品线路。
精品宣传活动收获大。今年,新疆推出“乘着歌声游新疆”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以音乐为载体丰富新疆旅游的内涵;“新疆是个好地方百县万部微视频”活动举办两个月,收集了3149部微视频,社会面参与作品2.1万部,官方线亿次。
品牌建设擦亮新疆旅游金字招牌。新疆(含兵团)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到16家,居西部省区之冠。品牌建设提升了新疆旅游的品质,推动了融合创新,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张春明说:“我区将继续围绕自然生态和特色文化,着力构建新疆旅游品牌体系,推动旅游精品建设,让更多游客认可。”
新疆“旅游+”跨界融合发展异彩纷呈,非遗、文博、演艺等多种业态与旅游融合发展成效显现;新疆旅游大数据中心、智慧旅游管理平台、“一部手机游新疆”等技术平台助力旅游发展,全区A级旅游景区515家,已实现线家。
在第十五届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上,全疆12个地州市37个重大文旅项目先后签约,签约总金额近695亿元,项目涉及交通、民宿、度假区等多个领域。大规模的文旅融合项目投资,折射出我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新疆动漫形象“雪怪阿乐”收获了一众游客的关注,不少人因此来到新疆体验冰雪风情。
12月26日,新疆博物馆举行2022年虎年文创上新大秀暨新品发布会,融合馆藏文物战国虎纹金牌及传统文化元素的“潮虎想象”系列文创产品正式发布,当日就销售一空。
吐鲁番葡萄沟景区设立的非遗“跳蚤市场”、喀什的民俗非遗主题游等,成为新疆文旅融合优秀案例和线路。
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古丽米热艾米肉拉说:“旅游+可以促进更多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业综合发展。如近期举办的众多冰雪旅游节庆,就是通过旅游+形式,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的同时,为新疆冬季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
新疆已创建3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评选命名70个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截至目前,全区1869个村参与旅游接待,有农家乐8000多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845家、民宿4806家,乡村旅游就业人数已达35万人次。
“这是手工雕刻的木勺吗?”“这个葫芦的图案栩栩如生,我要买回去挂家里”12月7日,阿瓦提县刀郎部落景区,村民阿巴斯阿布拉的木器作坊摊位前,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购物。阿巴斯吃旅游饭实现增收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
开民宿、开农家乐、当导游、销售手工艺品等,像阿巴斯这样受益于乡村游的农牧民,在天山南北还有很多。今年以来,新疆持续推进“旅游兴疆”战略,稳定红利、政策红利、资源红利持续释放,旅游业飞速发展,靠着旅游业致富的群众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新疆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类型较多,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当地人民收入、资源高效利用等,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古丽米热艾米肉拉说。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张春明说:“伴随着新疆全域旅游的不断延展,更多地方、更多人被纳入旅游业发展之中,旅游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旅游发展的惠及面未来会更广。”
新疆各地纷纷补齐旅游发展短板弱项,公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推动景区提档升级,夯实新疆旅游业发展基础。
12月25日,S21线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通车,两地由此实现了公路交通3个多小时可达。游客可以“上午在乌鲁木齐逛新疆国际大巴扎,中午在福海吃鱼,下午到阿勒泰滑雪”。
福海县海江渔家负责人张海江一直盼望S21线早日开通。路通带来的是人流和客流,也意味着2022年乌伦古湖冬捕节会带来更多商机。
新疆今年大力推进进出疆铁路、公路大通道建设,完善疆内公路、铁路、民航立体交通网,实现“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新疆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已经形成,为旅游业发展支起了四梁八柱。
公路将点状的景区连接成网状旅游目的地,公路服务区则成为多功能休息区,承担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副处长周皓对此评价:“把交通运输和旅游两大重要产业融合起来,为新疆旅游发展提供了巨大动能。”
提升改造道路交通指示牌、景区导览系统、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持续围绕环境卫生、价格、投诉处理等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整改监督,新疆旅游基础更加牢固。
目前新疆共有72家滑雪场,已建成5S级滑雪场5家、4S级滑雪场5家,形成“一心两山N点”的冰雪旅游发展格局。
从1997年新疆第一家滑雪场开业,到今年已达72家,以滑雪场为代表的新疆冰雪产业快速发展。
现在滑雪场遍布南北疆。从数量来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滑雪场以13家的数量位居全疆榜首。从规模来看,阿勒泰地区滑雪场规模体量较大。优质的粉雪资源和最温暖的体感,成为新疆滑雪场两张王牌。
“一心两山N点”冰雪旅游发展格局,包括乌鲁木齐冰雪旅游集散中心,阿尔泰山冰雪旅游带、天山冰雪旅游带,喀纳斯、天山天池、天山大峡谷、赛里木湖、可可托海等冰雪旅游组团。阿勒泰、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冰雪旅游目的地已享有较高声誉,特别是乌鲁木齐、阿勒泰地区已在全国知名。
今年11月,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等8家滑雪场成立滑雪场联盟,相互交流、资源共享、联合营销,携手推动新疆冰雪旅游发展,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来新疆滑雪。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张春明说:“新疆有着丰富且优质的冰雪资源,近年来,随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日见成效,新疆冰雪旅游快速发展。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又将给新疆冰雪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喀什市喀什古城景区印象一条街等新疆3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名单公布后,新疆各地周边游订单一直呈增长趋势。
“烤肉,烤肉,烤羊娃子肉!”“和田烤蛋、阿克苏烤鸽子,再加一盘阿图什拌面。”12月27日晚8时,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灯火通明,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香气四溢的美食,让游客流连忘返。
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夜间旅游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环。除了食、游、购,夜秀、夜读、夜跑、夜滑等新兴业态,都在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昌吉市冰雪运动场为市民提供了新的娱乐选择,冬天的和田夜市如夏夜一样人气爆棚,阿勒泰市将军山、额敏县也迷里等滑雪场的夜场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最爱天山南北各地夜间经济持续升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喀什市喀什古城景区印象一条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天街步行街等新疆3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在丰富夜间经济、展现特色文化、增添城市活力等方面正发挥积极作用。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副处长汤文说:“建设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是促进经济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各地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提质升级增效,发挥好集聚区的带动作用,促进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
目前,我区7地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3地入选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区推进精品景区建设,深化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创建工作,加大软硬件建设力度,推动景区建设提档升级。
12月26日,在温泉酒店泡完天然温泉,乌鲁木齐游客李可拿着住宿发票在赛里木湖景区享受了一次门票和区间车免费优惠。这得益于温泉县和赛里木湖景区围绕全域旅游深化合作,推动“温赛一体化”。
“全域旅游要我们放宽视野,打破县域界限,突破以往一城一地发展旅游的思路,从更广角度谋划旅游发展。”温泉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金花说。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田凤介绍,博州围绕“温赛一体化”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两地导游会相互介绍对方景区,讲解词融为一体。目前,博乐市、温泉县、赛里木湖景区3地已实现公共交通互联互通,“一部手机游赛湖”APP增加了温泉县景区线上售票功能,完善两地票务一体化。
新疆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文旅融合、城乡统筹共享、生态依托、休闲度假、景区共建、资源转型等领域,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我区在创新全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副研究员徐晓亮说:“推进制度建设、深化文旅融合、推进产业升级、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等,是今后全域旅游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新疆旅游推出了一批新线路、新玩法:“深夜食堂”多点开花、“冰雪乐园”人气升温、野奢露营升级玩法、特种游持续火热新业态迸发出新活力。
今年以来,冰雪游线路、低空游线路、非遗文化旅游线路等层出不穷;网红民宿、文化创意中心、非遗巴扎发展迅速;文化演艺队伍壮大,观光休闲农业园形成规模,丰富游客体验感。
全疆多家景区开展低空旅游,从几百元的乘坐热气球游览,到数万元的直升机观光游,低空游的种类和产品逐渐丰富。“直升机观光和滑野雪预约已经开通,我们正在进行地势、海拔和坡度的观测和试飞,已有游客预约春节期间的直升机观光和滑野雪项目。”阿勒泰航空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成晅说,这个冬天,他们还将68分钟的直升机观光游价格降至400元,吸引游客观光体验。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全国甲级、乙级旅游民宿名单中,我区西融禾木民宿入选甲级民宿,伊宁梵境精品民宿、明阳山庄旅游民宿入选乙级民宿。
自治区旅游协会民宿专业委员会会长庄小华说:“今年以来,全疆14个地州市均有新的精品民宿项目落地,新增精品民宿60家。新疆民宿正在朝品牌化、连锁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