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媒体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日将开启一连串忙碌行程。据美财政部消息,当地时间17日,耶伦计划开启为期11天的非洲之旅,将先后访问塞内加尔、赞比亚和南非。另据商务部16日证实,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耶伦将于18日在瑞士苏黎世会面。分析认为,耶伦此行彰显美国将加深美非经济联系,同时意在对抗中国在地区内的影响力,而中美经贸关系也再次成为全球焦点。
根据美财政部13日发布的消息,耶伦计划17日启程访问塞内加尔、赞比亚和南非。
按照美财政部公布的行程,耶伦将于20日与塞内加尔总统萨勒会面,并在当天发表“有关美非经济关系的重要讲线日,耶伦将前往赞比亚,并计划于23日与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见面。随后,耶伦将于24日夜间前往南非,届时将与拉马福萨政府讨论能源转型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耶伦是拜登政府中首名进行“长时间非洲之旅”的成员,而且此行距离第二届美非领导人峰会召开仅过去一个月。
美财政部表示,耶伦此行将通过扩大贸易投资来加强美国与非洲之间的经济关系,并将讨论如何通过合作建设更强大、更具活力的非洲经济。
作为行程首站,塞内加尔是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国,预计也是今年非洲增速最快的经济体。南非则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也是金砖国家中唯一的非洲代表。
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徐明棋指出,除了加强美非经贸合作,耶伦此行还可能涉及债务可持续性、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问题、绿色项目等,并借机在非洲推进美国所谓的“民主”议题。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白宫不断调整对非战略。除了时隔八年再次操办美非峰会之外,去年8月美国还发表了“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战略”,计划在未来五年促进非洲的“开放”。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更是多次访问非洲。
徐明棋表示,在拜登政府打出一套亚太战略的“组合拳”后,非洲成为下一个目标。“预计今年美国高官将密集访问非洲,耶伦是在打前站。”
近年来,随着非洲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增长势头显露,这片大陆重新吸引了全球目光。上周,德国外长和法国外长刚刚访问了埃塞俄比亚。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非洲人口数量将翻一番,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美财政部一名高级官员近日表示,“我们相信,非洲经济增长将在未来数十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指出,非洲从来不是美国的首要利益,根本目的还在于围堵中国。
徐明棋也认为,尽管从表面上看,耶伦访非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美非峰会、加强美非贸易投资关系,“但背后是美方意图消弭中国在非洲不断增长的影响力”。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大幅上升,带动中非贸易快速发展。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非双边贸易总额突破2500亿美元大关,创2014年以来新高。
不少外媒提到,就在耶伦启程前往非洲的前一天,中国外交部长秦刚结束了对埃塞俄比亚、加蓬、安哥拉、贝宁、埃及和非盟总部、阿盟总部的访问。
“耶伦前往非洲之际,美国正寻求对抗中国影响力。”彭博社日前以此为题报道称,耶伦此行对美国政府重振与非洲大陆的关系、应对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影响力至关重要。更有华盛顿官员表示,美国想要为非洲国家提供比中国“更具可持续性的选择”。
路透社称,中非之间的贸易活动规模目前约为美非之间的4倍。中国已连续13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徐明棋表示,二战以后美国在非洲拥有较高影响力,但此后美国将外交重心转向中东、欧洲和亚太,对非洲的关注度降低。加上美欧经济转型后,非洲的矿产、农业资源难以吸引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诉求得不到回应,美非经贸联系减弱,政治影响力也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中国长期以来在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非洲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在非洲的受欢迎程度日趋提升。
在耶伦开启非洲行的同时,她还将于18日在瑞士苏黎世与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会面,被认为是本届达沃斯的一大看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6日答记者问时说,中美经贸团队保持良好沟通,此次会面为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协调。
美财政部称,双方将就经济发展交换意见,并将加深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之间的沟通。
徐明棋表示,在年初中国经历疫情冲击高潮过后,外界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势头,而美国经济在高通胀下仍存在不确定性,甚至一些声音认为美国将在今年陷入衰退。在此背景下,此次会面对稳定中美经贸关系具有积极影响。“但是,两人能否谈出实质性成果,是否能重启中美贸易谈判,估计难度较大。”
徐明棋称,当前美国仍在经贸、高技术等领域继续推动与中国脱钩,一门心思遏制中国发展,而中国在核心利益上的立场不会改变,两国经贸关系仍面临诸多挑战。“不过,中美在货币政策、维护世界经济金融稳定等方面仍有共同利益,可以找出合作路径。”
此次会面将是耶伦担任财长以来,首次与刘鹤面对面会谈。此前,二人共进行了三次视频通线日,刘鹤应约与耶伦视频通话,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陈凤英认为,“如果说此前的线上对话是一种危机应对机制,那么这次线下会面将是中美两国宏观政策发生转变后,一次额外的沟通机会”。但她也表示,中美对此次达沃斯论坛的重视程度都不太高,且两位官员风格不同、缺乏对话基础,因此并不寄希望于会面取得实质性成果。
据报道,耶伦并未参加此次达沃斯论坛,而是由气候特使克里等其他美官员出席。
有知情人士称,尽管此前因家庭原因曾考虑过卸任,但耶伦近日还是答应拜登,她将在未来两年留任财长。
作为首位曾任职美联储主席、又担任财长的女性,耶伦在任内前两年积极执行了拜登的经济政策,包括税收、公共债务管理、国际制裁等。但因为错误判断美国高通胀是“暂时的”,她也受到外界批评。
陈凤英认为,作为美国经济的掌舵人之一,耶伦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都有不俗表现,在她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搭档下,有可能带领美国经济在2023年避免“硬着陆”。
随着近来美国通胀数据降温,拜登政府的经济政策压力得以缓解。不过,在接下来的两年,耶伦仍面临不少挑战。
耶伦日前在致信美众议院时称,预计美国政府债务将在19日达到法定限额。如果国会不提高债务上限,可能出现政府部门停摆及债务违约的情况,而美国财政部最早将于6月初耗尽现金。
与此同时,美国加息周期依旧牵动全球市场。不少经济学家担忧,美联储持续加息可能引发全球性金融市场动荡,金融危机风险上升。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加息速度或将放缓,但今年仍可能加息至5%左右。
此外,中美关系依旧受到各方关注。上月,耶伦向媒体表态称有意访问中国,并期待在未来两年与中国官员“加强互动”。
陈凤英对此表示,存在今年耶伦访华的可能性,尤其若2月布林肯访华,后续可关注中美能否在外交、经济领域共建“护栏”。
据美媒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于2月5日来华,并与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举行会晤。外交部17日表示,中方欢迎布林肯访华,双方正就有关具体安排保持沟通。
徐明棋表示,中美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强调合作共赢。美国过分关注自身利益而有选择性地进行合作、通过限制中国的手段来谋取竞争优势,这些做法既不利于双边贸易投资关系,也不利于美国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