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23年的脚步已经走了四分之一,你还没有出去“浪”吗?随着“五一”长假的临近,很多小伙伴已经开始讨论春游计划了,景区股近期也频频异动。
今年的五一将会是疫情后最让人“兴奋”的长假之一,从携程平台的搜索数据显示,五一假期热门地区的搜索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酒店、机票等价格也随着需求的增加而水涨船高。
华夏基金看好旅游板块当前的机会,可以通过旅游ETF(562510)集中配置龙头。
数据显示,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细分行业看,民航客运市场复苏态势显著,3月下旬全国执行客运航班8.5万班次,日均12072班,同比2022年增长30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6%。随着出境游的政策放开,国人旅游半径再度扩大,酒店、航空业绩有望进一步好转。
为了宣传地方文旅特色,吸引更多流量关注,各地方文旅局长接龙“斗技”。无论是鲜衣怒马驰骋在新疆雪原的新疆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长贺娇龙,还是一身白衣畅游湖北千年银杏谷景区的随州市文旅局局长解伟,抑或是变装侠客“仗剑游甘孜”的四川甘孜文旅局局长刘洪。越来越多文旅局长都在采取更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进行文旅资源推介。文旅部官方微信也点赞称:文旅局长们‘卷’得火热,既展现了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游客看到了诚心与真心。”更反映了行业的基本面转变,旅游行业的至暗时刻或已经度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强化智慧景区建设”。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正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也推动形成了更多休闲度假旅游消费新场景。
飞猪数据显示,今年游客的预订提前量相较于过去3年大幅提升,长线游需求持续回温。今年五一假期出游预订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超3倍,其中跨省游、出境游订单占比超八成。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整体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50%,内地出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近17倍。
三部门出细则,海南2万元以内离岛免税品“即购即提”。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增加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提货方式。按照公告,从4月1日起,旅客在购买单价不超过5万元的免税品时可“担保即提”提货方式,而单价不超过2万元的免税品则可以即购即提。
接下来进入到了业绩披露期,旅游行业龙头中国中免也将会披露业绩,这也是旅游ETF权重占比比较大的个股。
中国中免将于3月31日发布2022年年报数据,公司已于2023-02-04披露2022年年报业绩快报:营业总收入544.63亿元,同比去年-19.52%,净利润为50.25亿元,同比去年-47.95%,基本EPS为2.52元,加权平均ROE为13.93%。最近的股价下跌或许已经反映了年报和整个行业的预期,接下来4月底的一季度报披露后,整个行业的困境反转预期应该会得到数据上的验证,接下来整个旅游行业也会进入到由之前的政策预期转变成业绩驱动预期。行业基本面的回归也将是接下来最确定的投资逻辑。(个股不作为推荐使用)
后续随着一季报业绩陆续披露,维持高景气或业绩显著改善的行业或有阶段性的超额收益。从业绩与股价的相关性上可以看出,二季度后景气的有效性将显著提升,其中4月更是全年中业绩对股价表现解释力最强的月份。
根据2023年各行业一致预期增速和利润修复程度,出行链相关的酒店餐饮、免税、航空运输,以及医药生物中的创新药等方向,业绩边际改善明显,且拥挤度均处于历史低位。当前已到了可以重点挖掘、关注的时候。
根据携程平台报告,2、3月淡季错峰出游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出行结构更加合理化,旅游波峰谷有望逐渐平缓,旅游需求有望增长。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或达到45.5亿人次,旅游需求有望持续释放,出境游或逐步复苏。
再看看整个旅游板块,尤其是旅游ETF重仓股的业绩,会如何中短期影响股价走势?
随着经济生产生活回归正常,旅游消费行业业绩指标明显好转,根据wind盈利预测指标显示,2023年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135.82%。
1、民航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民航运输市场持续恢复,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9.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8.6%,较1月提高12.7个百分点。
2、全国各地持续出台利好政策,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加速复苏和深度融合发展,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近日测算,预计202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约为45.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8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5%。
展望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回归正轨,在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稳内需、促消费是国家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重要的战略方针之一,预计消费刺激政策后续或将跟进,在未来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消费回流和消费升级是行业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旅游行业大体上遵循大消费的投资逻辑,主要受益于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以及消费升级,近些年来,旅游行业基本上呈现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消费双增长趋势。
从长期来看,旅游需求日益增长,需求的增长是取得超额收益的根本来源。新时代的政策背景下,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旅游ETF(562510)聚焦出行消费行业,其中航空机场、酒店餐饮占比较高,感兴趣的投资人都可以关注。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信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件,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干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