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宋美龄一生酷爱权力,在2003年参观了自己的墓地后,她才幡然醒悟
在20世纪的政治舞台上,宋家三姐妹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单从政治方面的影响力来讲,宋美龄对的影响长达70年,无疑是令人震惊的。
2003年,106岁的宋美龄对自己百年来的人生进行回顾,在自己将要长眠的墓穴之前,说出了从未表现过的心里话,令人感慨。
提起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有一句“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的顺口溜。除去陈氏家族,宋家三姐妹分别嫁给孔家、孙中山和蒋家,有着“近代中国史,宋家占一半”的说法。
宋家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树,是上海有名的大实业家,也是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出生于这样一个富贵的家庭,宋家姐妹从小就接受了中西合璧的良好教育,宋霭龄和宋庆龄都曾担任过孙中山的秘书,后来宋庆龄还成为了孙中山的革命伴侣,也是公认的“国母”。
宋美龄出生于1898年,比宋庆龄小5岁,是宋家最小的女儿,因此从小就养出了高傲的性子。
她10岁跟随二姐宋美龄离家到美国求学,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又回到国内悉心学习中国的古典文化教育,熟练地掌握六个国家的语言,擅长画画和书法,一举一动都体现着大家族精心培养的名流风范。
得益于多年来的教育,宋美龄在社交场合中总是落落大方,而且有着不俗的认知,是上海当时的上流圈子中许多人心中的最佳择偶对象。
年轻时的宋美龄尚且存在着对教育和艺术的单纯向往,对参政议政十分反感。在年轻的宋美龄面前,大姐宋霭龄两次做出了推动宋美龄成为“第一夫人”并且热衷政治的举动。
第一次是1919年,上海参议会邀请宋美龄前去任职,宋霭龄积极劝说不愿意的宋美龄,开启了她的参政生涯。
后来蒋介石对宋美龄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与家中妻妾断绝关系,并加入了基督教。宋霭龄再次大力宣传蒋介石的好处,终于让宋美龄答应了下嫁,宋家也成为蒋介石夺取军政大权的基石。
蒋介石1928年恢复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之职,同时也是国民政府的政委会主席和军委会主席,而宋美龄成了南京政府的“第一夫人”。
在政治交往方面,宋美龄对蒋介石事业上的帮助是巨大的。她利用自己和宋家的影响力积极活跃在社交场合,开启了中国的“夫人外交”,拉拢和许多西方国家的关系,增强蒋介石的影响力。
作为中华民国的第一夫人,宋美龄利用这个身份到国外进行演讲宣传。她在美国的国会上发表政见,为蒋介石的利益积极游说,并为国民政府筹得了大量的捐款。
蒋介石刚愎自用,一心想着“攘外必先安内”,导致了西安事变。宋美龄首先稳住了内混乱的局势,又直接乘飞机前往西安,与自己曾经最好的朋友张学良进行斡旋,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后来宋美龄督促筹建了中国空军,被称为“中国空军之母”,她在国民政府中的威望,也远远超过了反对蒋介石、真正践行孙中山革命路线的宋庆龄。
身份和地位带来的荣耀,丈夫蒋介石几乎是言听计从的态度,都助长了宋美龄对于权力的野心和欲望。
尤其是在国民政府十分倚重的美国面前,宋美龄的存在感被空前突出,她是蒋介石最贴心的翻译,也是国民政府在国际上最有力的代表。
年轻时,宋美龄有美貌、有家世、有才华,所以她眼高于顶,想要一个位高权重又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丈夫。
真正成为国民政府的领导人夫人后,宋美龄对这个身份看得无比重。她强迫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向西方国家那些养尊处优的夫人们看齐,维持自己的光鲜亮丽和奢靡生活。
同时,她又要向她的二姐、曾经的“国母”宋庆龄看齐,关心妇女儿童这些,经常公开地进行慈善活动。
但宋美龄没有宋庆龄发自内心为国民谋取幸福的追求,她到全世界募捐,每年还能从自己的大姐孔家和娘家宋家挖掘大量的财富,却全部中饱私囊,用以维持自己高人一等的生活。
与蒋介石远离民众的资产阶级统治一样,宋美龄的生活是远离群众、远离中国人民真正的生活现状的。
所以蒋介石失败后,宋美龄也只能和他一起远走大陆,并且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踏足故土。
在台湾居住、维持自己“第一夫人”体面的日子随着蒋介石的逝世戛然而止,她对政治和权利的野心和继子蒋经国之间的矛盾被激化,导致她踏上了远赴美国的飞机,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人生最后的二十多年,至死都没能见到自己身在大陆的亲人,也没能回到父母早已在宋家墓园中为自己准备的墓穴。
致力于改善内部统治结构的蒋经国第一时间对曾经的四大家族下手,瓦解了宋、孔、陈三个家族的实权,导致拥护宋美龄的“夫人派”官员被,宋美龄的存在也尴尬了起来。
在台湾的政治斗争失败,宋美龄只能选择远走。就像蒋介石1949年远离大陆,龟缩台湾一隅。
可惜的是,国内已经没有再让宋美龄逃离的地方,她只能远离家乡故土,到自己熟悉的另一个国度隐居。
1976年,蒋介石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里,宋美龄从美国回到台湾,和继子蒋经国之间仍然剑拔弩张,成王败寇一样的氛围让他们无法共处,宋美龄很快就回到纽约的住所,和自己的外甥、外甥女——孔家的几个孩子住在一起。
但宋美龄对政治和权利的欲望并未因远离祖国而消停。她在美国的公寓中,每天都要阅读美国和台湾两地的时事政治报刊,甚至再一次登上了美国国会的演讲台,重新为自己的政治主张争取支持。
已经垂垂老矣的宋美龄没有像曾经一样得到美国人的赞叹,她固执地守着自己“第一夫人”的名头,不肯相信新中国已经在世界舞台崛起,尴尬地演完了自己的独角戏,从此在寓所里隐居不出。
第二次回到台湾,是为了庆祝蒋介石100周年的诞辰。这时距离蒋介石去世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蒋经国对待宋美龄的态度不再那么尖锐,宋美龄顺势在台湾的士林官邸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5年。
5年间,宋美龄经历了蒋经国的去世、两个孙子蒋孝文和蒋孝武的去世,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但宋美龄对政治的野心,却重新燃起来了。
彼时台湾和香港的媒体报道中,都称宋美龄“夫人派”的元老仍在影响台北政局,宋美龄频繁会见台湾当局高层的事情,也给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1991年蒋孝武的去世,意味着蒋氏家族在内统治的终结,宋美龄彻底丧失了掌握政权的指望,她再次远赴美国,抱着从此不再回国的决心。
幽居在纽约的那些年,宋美龄在纽约的芬克里夫墓园买下了一个极其豪华的墓室,墓园内埋葬着许多美国的名人,孔家人的墓室也在这里,紧挨着宋美龄所选的墓室。
2003年,宋美龄遗留人间的最后一年,她在自己仅剩的亲属、外甥女孔令仪的带领下到芬克里夫墓园参观,沿着一路茂密的树木和精心修剪的草坪走过去,听着孔令仪在耳边不停的介绍,宋美龄的思绪却不由飘远了。
1949年离开大陆,宋美龄通过青帮转移了大量的古董、字画和文物,她在台湾组织了一个“妇联会”,出入之间仍然有大批随从。
但从那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回到大陆,不能到宋家的墓园内祭拜亲属。后来二姐宋庆龄病重,多次和宋美龄通信,希望她能回到大陆看看自己,宋美龄犹豫良久,最后还是选择了拒绝。
1981年,宋庆龄逝世,我国政府向美国的宋美龄及宋家的人发出吊唁邀请,并欢迎其回国定居。宋美龄却顾虑两党之间的关系,如同蒋介石曾经所担忧的那样,坚决不肯回国。
其实,相对于曾极力促成自己和蒋介石婚姻的大姐宋霭龄,宋美龄和宋庆龄的关系才是最好的。
临去台湾之前,蒋介石交给了毛人凤一份暗杀名单,其中就有宋庆龄。毛人凤犹犹豫豫,不敢动手,导致消息被泄露给了宋美龄。
宋美龄当即对蒋介石严词声明,绝不允许他伤害自己的姐姐,蒋介石只能放弃这一计划。
然而曾经关系最好的姐妹两人,从1949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一面,后来宋美龄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离去,她仿佛也陷入了对生活的迷茫之中。
1996年,曾经长期在纽约葛莱西公寓陪伴宋美龄的蒋孝勇去世,宋美龄再一次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
她向最后陪在自己身边的外甥女孔令仪询问,上帝为何单独把她留在人间?这个问题被宋美龄连续问了一个星期,她自己却仿佛恍然大悟找到了答案,认为上帝交给了自己任务,要带领那些尚未皈依的人。
结合宋美龄的政治主张,这个一生都在致力于反对的统治,拼命延续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女人,始终忘不掉自己作为“第一夫人”的“职责”,想要恢复曾经叱咤政坛的风光。
在自己的墓园里,看着已经长眠于此的孔家众人,回想起葬在台湾的蒋家人、葬在大陆的宋家人,她不由地说了一句:“我痛恨政治”,在孔令仪不解的目光中,宋美龄表示,若非早年太过热衷政治,自己又怎么会葬在此地,回不去自己的祖国呢?
一个对功名利禄和政治权利追求了一生的人,最终在自己行将就木的时刻说出了“痛恨政治”的话。
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宋美龄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短暂的回顾,悲观地发现,自己一生争权夺势的结果,就是孤零零地老死在异国他乡,既不能和自己的丈夫葬在一起,也回不到父母在上海给自己准备好的墓园之内。
发出感慨的宋美龄在墓园内老泪纵横,但已经没有人能够宽慰她的失意,曾经的历史也无法更改,她最终还是带着无法落叶归根的遗憾,死在了美国的公寓之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