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灵动·文传 文化传播学院第96期“文化大讲堂”——山东教育电视台融合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白传之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2/19 12:44:52 | 【字体:小 大】 |
为进一步提升2024年广播电视学专业新生的知识水平,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沿,10月11日上午,文化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邀请山东教育电视台融合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白传之,作题为《互联网赋权下的传播新生态》讲座。此讲座是文化大讲堂第96期,同时也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系列活动之一。学校教务处副处长田钰佳,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孙晓彦、教授赵玉亮等出席此次讲座,讲座由孙晓彦主持,2024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全体新生参加。
讲座伊始,白传之向同学们介绍了讲座题目中的“赋权”和“新生态”的具体内涵,从而引出了传播、媒介、互联网等常用概念并进行细致讲解,深入阐释了互联网思维的内涵。他指出,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人对全生态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它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互联网数字化浪潮推动下,传统媒体行业正在迎来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传统内容的创作与传播方式正在被重新定义,媒体从业者需要不仅关注内容的质量,更要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与反馈,才能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内容。进一步提出,现在是一个传播模式多元化的时代,人才培养的标准从以前的“一专多能”变为现在的“多专多能”,他提醒同学们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涉足多个领域,拥有多重身份、多种能力,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职业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讲座最后,赵玉亮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白传之老师的讲授生动亲切、深入浅出,做到了知识与现实的融合,将如今有关传播的前沿内容融入到讲座中,为同学们提供了努力方向,也为文化传播学院提供了发展方向。并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当中,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此次讲座拓宽了师生们的理论视野,让大家对互联网思维与传播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启发了师生们如何在互联网领域的研究中找准着眼点和发力点。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关注国内外知名学府的相关学术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更丰富的学术资源。
白传之(传播学)博士,一级导演。山东教育电视台融合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山东教育舆情研究院业务负责人,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导,山东省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会长。长期致力于教育传播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擅长网络视听内容创意与制作、教育融媒体传播效果,舆情大数据分析与教育舆情管理,干部媒介素养核心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专著:《媒介教育论》《中国教育电视媒体发展论》《电视媒体融合创意论》,在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多部舞台戏剧、视听作品和论文获得部省级大奖。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