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人们出行受到一定限制,使得居民旅游意愿下滑,我国旅游业市场表现低迷,2022年,我国旅游总人次25.30亿,比上年同期减少7.16亿,同比下降22.1%,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04万亿元,比上年减少0.87万亿元,同比下降30.0%。而进入2023年,在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影响下,居民旅游热情重回上升,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提速,截止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36.7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15.80亿,同比增长75.5%,总花费3.6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97万亿元,增长114.4%。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旅游餐饮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随着旅游市场复苏加速,旅游人次回升,也带动各地区消费回暖,旅游餐饮行业景气度明显提升,甚至多家餐企结束亏损。
例如,全聚德结束长达三年的亏损,2023年前三季度全聚德实现营收10.9亿元,同比增长93.15%,净利润为7174.64万元,同比增长140.90%,6月和7月全聚德的营收数据均超过2019年同期,尤其是北京王府井门店销售收入增长更高。金陵饭店、西安饮食、肥肥虾庄等餐饮品牌也呈现不同程度的收入增加。
然而,旅游餐饮的生意火爆并非全貌,有店爆火,也有店冷清。今年多个假期出行高峰,北京都人山人海,文旅部数据显示,国庆节期间北京接待游客1187.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21.9%。不过,北京一火锅店老板表示,店里国庆期间的日营收还不如暑期高峰。“国庆就前4天生意好,一天营业额3000-5000元,剩下的日子房租都挣不来。这个月每日营收就500元左右。”西安洒金街某小吃店店主表示,从2023年5月开始,已经连亏6个月了,虽然每天往来客流大,但日营业额却只有几百元,每个月亏损近万元。
因此,整体来看,我国旅游餐饮行业虽然出现复苏现象,但是没有“报复性”消费。根据上述可知,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36.74亿,同比增长75.5%,出游总花费3.69万亿元,增长114.4%。其中,五一国内出游2.74亿人次,收入1480.56亿元,平均每人次消费约540元,而2019年同期则约为645元。
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这也说明,我国旅游出行人数、营收规模与2019年相比有所恢复,但人均消费却出现下滑。
这说明消费者在旅游时更加注重性价比,做消费决策时更加理性,旅游餐饮市场尚未出现“报复性”消费。一些消费者越来越趋向于低成本式旅游,如在达到景点时没有选择去网红餐饮店或者景区餐厅进行打卡和消费,而是选择点外卖。根据美团外卖数据显示,国庆长假期间,广州、北京、上海等多个热门旅游城市,外卖订单火爆,从订单目的地看,送往酒店的订单同比增长40%。
此外,新进入的商家也分流了一部分客流量。所以,一些商家为获取更多客流量而打起价格战。2023年8月,江苏南通狼山景区内开了一家9.9元咖啡馆,店主表示,每天能卖出200-300杯;国庆期间,河洛阳老君山景区推出“1元午餐”,8天假期共售出23527份,收入超出预期。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餐饮市场有所回暖,但是也有不少商家生意依旧惨淡,行业陷入“冰火两重天”,所以春节假期即将到来,多少餐饮门店是收入持续增长还是继续亏损仍然有待市场考量。商家自身应该加强营销模式,借助短视频、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在渠道、价格等方面进行开发与创新,才能走的更长远。(WY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