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
 “知名高校被爆负面新闻!校…
 网络舆情分析师:关注近期教…
 【济宁头条】二级巡视员李成…
 “诗和远方”都拥有!这些旅…
 2024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每日时政内容摘抄:2023年5月…
 2024年3月28日社会时政今日时…
 2023年11月30日周四《新闻联…
 国内发生的 5 大“突发事件”
 每天车闻:沃尔沃一季度销量…
 近期突发事件大盘点
 2024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2023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全球局势紧张大国博弈升级…
 韩国娱乐圈男偶像涉嫌侵犯老…
 2023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三大消息:中国新任防长出马…
 致敬!十位教师荣获2021年“…
 中宣部授予吴蓉瑾、王红旭“…
 追授鲍卫忠同志“时代楷模”…
 外媒评选2023年重大科技事件
 115 全球最新技术动态本周回…
 世界末日最新资讯-快科技--科…
 北京商业_北京房产信息网-房…
 北京严厉打击违规发布网络房…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综合服务平…
 新课标、知网、儿童剧本杀……
 重要!20个教育热点问题部长…
 大家最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都…
 中国旅游研究院:2022年全国…
 “数”说2023中国旅游
 旅游出行迎来最火五一档:境…
 2023考研政治时政热点:坚定…
 公务员时政热点:历史上的今…
 2024年316事业单位联考职测考…
 今天国际上发生了这些事
 2023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国际上发生了这些大事
 盘点2021年12大国际事件
 2021年九月份国内国际热点事…
 回顾:2021年国际运动重大事…
 039C型独特的外形引发国外军…
 2024年全球国家军事实力排名
 《全球火力》网站发布了2024…
 2023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一对中国夫妇突遭抢劫丈夫不…
 玻利维亚发生交通事故 已造成…
 科技新闻-中宏网
 2024萤石春季新品发布会亮点…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4/7 2:48:24 | 【字体:

  从《少年的你》到《黑暗荣耀》,“校园欺凌”也成为影视剧中的常见主题,未成年的世界里一次又一次响起警铃。

  90后姑娘钟馨乐是“友乐青春”团队的主理人,在过去5年,他们走过十余个省市,和超过6000名教师讨论了“校园欺凌”的现象。

  从亲身经历和调研的案例中,他们总结出一些规律,并呼吁:“不要错过每一个微小的恶意。”

  很多人成年之后,对于童年都投射了一种特别美好的想象,觉得儿童是很纯真的。所以每次出现极端的校园欺凌事件时,大家会感到非常冲击和震惊。

  我们团队从2019年开始做“校园欺凌”相关的教育科普,对我们来说,每一次看到相关事件出现的时候,更多是觉得无力。

  因为绝大部分我们看到的极端事件,都是从小摩擦、小矛盾,一些很小的恶意开始滋长的,非常多可以提前干预的机会,但是很可惜它们都被错过了。

  我们有遇到过的一个例子,主人公叫小光,因为他气质比较“阴柔”,同学们叫他“娘娘腔”。小光很困扰,去找老师,但老师只是说:“同学们应该只是开玩笑而已,你不用太在意。”

  老师这样的行为,在其他同学看来,就是默认了这样的行为。于是,他们慢慢发展成随意拿他的东西,毁坏他的物品,往他的床上丢垃圾,再升级成一些肢体的殴打,最后变成教唆自杀, 在QQ上说“你怎么不去死”等等。

  在这期间,小光也多次向学校和老师报告,得到的回复大多是“大家都是同学”,劝他要宽容一点。在长期的被欺凌中,小光患上了比较严重的抑郁和焦虑,产生了自残自杀的行为,最后就退学了。

  在小光的故事里,欺凌者们的恶意是一点一点升级的,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没有人去告诉他们这个事情是不可以的。

  在我们团队的研究和一些官方统计里,也有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中小学校里面大概有32.4%,也就是将近1/3的孩子遭遇过校园欺凌。其中只有21%的人会主动报告给老师和学校。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跟肢体暴力相关的欺凌行为,其实校园里比例最大的是言语欺凌,比如取外号、嘲笑、讽刺、侮辱。

  我们曾收到过一个13岁女孩的求助,因为性格比较外向开朗,被别的女生说是“绿茶”、“喜欢勾引别人”,还有男生直接叫她“公交车”,都是非常过分的言语欺凌。

  还有一类是关系欺凌,比如排挤,小团体。我们团队的一位同事,在六年级的时候转到一所新学校,和两个女孩成了好朋友。但是没过多久,她发现那两个朋友在私下传纸条吐槽她。但是因为她是转学生,害怕孤独,只能继续和她们做朋友。

  直到她加入了我们团队,她才意识到:“原来我当年所经历的就是一种关系欺凌。”

  这几年我们还越来越多接触到网络欺凌的行为,特点就是不可控,当事人无法控制视频或者照片会流传到哪里,最终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我们有遇到过一个男孩,爱好跳芭蕾舞。有一次他跳舞的视频,被同学录下来传到了网上。同学本来只是想小小开个玩笑,却让这个男孩子遭遇了很严重的网暴。

  这些所谓的“小玩笑”,就是很多恶性和极端欺凌事件最开始的模样。还有一些更微小、更暧昧的欺凌行为,困扰着更多人,造成的伤害可能更长期,很多人成年之后依然带着伤痛在生活,还有一些孩子就没有迈过去。

  在工作中,我们会尽量避免给某一类的孩子,贴上是欺凌者或者被欺凌者的标签,他们可能是任何特征的人。

  我们遇到过一个老师,找到我们的时候他特别苦恼。他发现一个在他看来一等一的好学生,私底下会教唆其他同学去帮他买东西,让其他同学帮他做事情。所以当他听到其他同学投诉的时候,他觉得特别冲击。

  比如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面,成绩比较好、比较漂亮的女生,很大可能是欺凌者。但是另外一方面, 她们也更容易被传八卦,造黄谣,荡妇羞辱。

  我们想象里可能会觉得,如果一个同学欺负他人,别的同学就会对他敬而远之。其实一些很微妙的欺凌行为,恰恰是他们获得更多认可和地位的一种方法。

  比如有过被欺凌经历的儿童,也有可能会在某一个时刻转变成欺凌者,去欺凌看起来比他更弱小的男生,从而获得群体的归属感,这是他的一个生存策略。

  我们遇到过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子,在学校里面偷别人的钱,老师和家长特别苦恼,都打算送她去专门学校里面接受教育了。

  到后来我们发现,她偷钱其实是为了去买化妆品,因为她在同伴关系里面受到了很多对于她外貌和长相的负面评价,大家会笑她丑,笑她胖,起一些外号。

  我们拿这个案例跟老师们讨论的时候,有时候会听到老师说,这个女孩子她虚荣心比较强,不够自信,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了。

  其实“虚荣心”的背后,是每个人都希望被认可、被接纳。但是对这个女孩子来说,只能更符合大众审美的标准,才能被别人接纳,最后就采取了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里面,很少去被教育说去接纳和尊重那些跟我们不一样的人。这种比较单一的文化标准,也会成为校园欺凌的诱因。

  比方说,我们会强调男生要有男生的样子,你要够强大,你要有力量。所以一些个子比较矮,性格比较内向的男孩子就更经常被欺负。

  普遍来说,男生之间欺凌的发生率是比女生高的。未成年人犯罪里,男孩子的犯罪率超过90%,这个数据放到成年人里也适用。

  男性也很少表达自己的脆弱,在一些案件里面,就是因为男生去向老师求助了,欺负他的男人就觉得他胆小懦弱,居然找老师来解决问题,于是对他的欺凌行为进一步的升级。

  这背后的逻辑是,当我去嘲笑另外一个男生,他不够男生的时候,恰恰是要证明我足够男生。

  而好的女孩子要温柔,如果你性格比较张牙舞爪,可能就会被其他同学叫“母老虎”,“女汉子”。我们想象的女孩子也要矜持,不能跟异性往来过多,如果你有比较多的男孩子好友,可能就会被人说是“不检点”。

  女生中比较常见的是关系欺凌,因为我们对于女孩子的期望是作为一个照顾者,关注身边人的感受,经营好和别人的关系。所以一段关系的破裂,对于女孩子来说的伤害可能也会更大。

  又比方说,我们的社会整体会比较强调要有完满的家庭,所以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以及留守儿童里面的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也是偏高的。

  另外和学校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所谓的“超级大校”,师生比非常悬殊的学校,或者寄宿制的学校,更有可能会发生欺凌事件。如果是一个暴力性的校园环境,老师会对学生进行体罚、训斥、辱骂,那孩子也会内化这样一套的相处模式。

  我们团队的成员都是90后、95后,还有00后的实习生。在我们的青少年时期,校园欺凌还没有作为专门的概念,进入到公众的视野里面,但是所有人都多多少少经历或者目睹过校园欺凌。

  比如我中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男孩子,身高偏矮,性格有点执拗,班里的男生特别喜欢开他的玩笑。这个男生其实特别努力地想跟身边的同学打好关系,他会记住班上每一个女生的生日,给我们送礼物。但是我们女孩子之间也会私下议论,觉得他这样的行为很恶心,明里暗里排挤他。

  某个学期的一天,这个学生就请假了,一直没有来学校。后面过了很长时间,我们才从老师的嘴里了解到,这个男生轻生未遂。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身边的好几个女生,都非常震惊,感觉自己都参与到了其中,成为了其中一个施害者。

  很多人在青春期的时候,都没有把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问题和校园欺凌挂钩。直到成年之后,重新反思我们的成长,才会意识到这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希望做一些什么,去帮助现在还在学校里面的孩子们。

  早期的预防是成本最低的,也最有效的。很多欺凌行为,一开始都是偶发的,欺凌者从中获得了权力的快感,就有一点像“上瘾”的行为。如果没有人及时发现,就会逐渐升级。

  但是,哪怕我们很努力地强调预防的重要性,最后好像只有出事的时候才会引起关注。所谓的关注,可能就是在学校里面上一堂主题班会课,都是很一次性的教育。

  教育本身是可以发生在任何的场景和任何的时间里面的,我们更会鼓励老师从最小的细节出发。

  比如班里不允许吃零食,有一个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带了零食到班里来吃,老师没有制止,他觉得这是一个好孩子,他可能也不是有意的。老师不干预的行为,在其他同学的眼里,就会变成这是老师赋予他的特权,他很了不起,可能就会去巴结他,形成小团体。

  有一些老师在我们的支持下,会在自己的办公室贴一张小小的海报,写着“我承诺会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看起来好像只是一句口号,恰恰是这样一些听起来太正确的事,反而是被忽略去做表达的。

  很多改变可以从语言上开始。当孩子找老师求助的时候,类似“你不要太敏感”或者“你可能也要反思一下”的话语还是非常常见,这也会影响孩子对老师的信任感。

  男孩子和女孩子发生了矛盾,老师习惯性的表达就是“你是个男生,你要让着女同学”,或者教育女孩子“你一个女生,怎么还打人”。其实也在固化他们从小到大受到的一套刻板印象。

  我们会鼓励老师少说理,多提问,更有利于我们去理解孩子的想法。有时候成人对待孩子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有太多的“我以为”。

  欺凌的解决就是没有什么“一劳永逸”,它要回到很多的日常,很长期的耕耘里面,去推动更加平等尊重的关系,才能创造真正的改变。

教育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教育新闻:

  • 下一个教育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教育新闻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04-07)
    普通教育新闻 “知名高校被爆负面新闻!校方凌晨回应” (04-07)
    普通教育新闻 网络舆情分析师:关注近期教育领域热点话题加… (04-07)
    普通教育新闻 新课标、知网、儿童剧本杀……20个你需要知道… (04-06)
    普通教育新闻 重要!20个教育热点问题部长们一一作了回应 (04-06)
    普通教育新闻 大家最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都有啥 (04-06)
    普通教育新闻 你好教育早新闻来了(20211026) (04-05)
    普通教育新闻 见证2021:变革的力度 教育的温度丨现代教育报… (04-05)
    普通教育新闻 2021年教育总投入接近6万亿元 我国财政性教育… (04-05)
    普通教育新闻 上海教育博览会首次推出线上教育展 聚焦“更好… (04-04)
    普通教育新闻 第十七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举行 (04-04)
    普通教育新闻 首次移至线上举行 第十七届上海教博会本周五开… (04-04)
    普通教育新闻 新华网-教育频道 (04-03)
    普通教育新闻 全国首个基于教室交互智能平板的地震预警系统… (04-03)
    普通教育新闻 韩国年轻人希望探索更多职业可能性 (04-03)
    普通教育新闻 “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正式上线 (04-02)
    普通教育新闻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 (04-02)
    普通教育新闻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访客量超192亿人次 (04-02)
    普通教育新闻 最新时事政治2021年常考题 (04-01)
    普通教育新闻 2021每月时事政治热点及模拟题汇总(2月份) (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