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至此,2020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正式拉开帷幕。
每年的全国两会之所以广受关注,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它的每一场会议、每一条提案议案都会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教育作为民生关注的热点线全国两会最“靓”关键词前20图片来源:中国网)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理表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在
时,总理指出:民生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补助人数增加近40%,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
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
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针对3岁以下儿童家庭获得社会支持不足、现有供给不能满足婴幼儿家庭对早期家庭教育支持服务需要等现实问题,全国妇联在两会上建议关注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在已实施的儿童教育、儿童营养保健、儿童保护等相关公共项目中,增加为3岁以下贫困、残疾等特殊困难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指导内容,从改善家庭教养环境入手进行有效干预指导,建立健全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机制,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管理等。
为了进一步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全国妇联同时提交《关于将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相关内容纳入家庭教育立法的建议》,建议全国人大在制定出台家庭教育法时,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综合部职工黄美媚建议将法治教育并没有被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绝大多数学校的法治课老师是由思想品德老师或班主任兼任,这些老师中有的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实践经验也比较缺乏,对学生的法治教育效果不明显。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已成当务之急。”黄美媚建议,应组织青少年心理咨询师、法律专家和教育部门相关人员拟定小学至初中的普法课程,实现普法常态化,根据中小学学生的身心特点,分类设置教学内容;政法机关、教育部门、学校等要加强协作,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大型普法宣传活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应专门成立青少年法治宣讲团,到学校、社区开展法治宣讲教育,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建立专门的关护档案,联合学校和基层村委会、居委会组织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关护。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本次两会计划提交的几份提案,全部聚焦教育领域,就利用5G推动城乡教育均衡、乡村英语教育、国际高考移民等话题建言献策。俞敏洪在提案中提出,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在乡村学校区域搭建5G微基站,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乡村学校5G网络覆盖,在网络基础建设和服务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同时为乡村学校提供终端设备和资费补贴,对贫困地区进行政策倾斜和经费补贴;支持民营教育企业开发5G和AI应用,进一步提高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的比例,保护知识产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动力。
另外,俞敏洪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西部乡村小学英语教学及师资》中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双师直播课堂”等远程教学,打破空间壁垒,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同时缓解乡村地区英语师资匮乏、工作压力过大、提升机会欠缺的现状。
教育是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的根本大计,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师是决定教育发展水平的核心因素。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建议,由国家建立西北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包括学历提升、专项培训、导师助力、理论提升和职业荣誉提升等内容。充分利用国内一流的教师培训资源,协同教育部设立的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以及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开展中学校长特色化办学能力培训、幼儿园园长和小学校长教育领导力培训,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学科结构与学历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大力提高部分教师(高级职称、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生或国家公费师范生等)的收入待遇,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腾蛟提交《关于把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作为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议案》。针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林腾蛟提出三点建议:建议一: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支持民办教育做大做优做强。他建议,在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趋势中,民办教育应该更有作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华为、阿里、腾讯等这些有实力的民营世界500强企业办教育,特别是创办应用技术型大学;同时筛选一些有办学实力、发展潜力的民办高校,助力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让大企业的科研经费实力与大学的人才、研究资源紧密结合。
建议全国人大、司法部启动对地方招生政策的合法性审查,以**教育领域法治建设成果。同时,建议教育部给予地方更多政策空间,引导各地合理调控民办学校比例、办学门槛与办学方向,确保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精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推动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今年全国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不少涉及教育的新目标和任务,我们期待有更多真言良策的到来,全国上下共促教育行业的腾飞。
(本文出自两会首日新闻报道,后续精彩内容腾跃将持续关注。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报、微言教育、光明网、澎湃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