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位家长今晚集中收看“直播课堂”?重庆辟谣提醒:小心有诈!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2/6 1:01:49 | 【字体:小 大】 |
2023年12月4日,自称是梁平区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李志城”给梁平区中小学校长打电话,并添加微信要求将收看“《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线上家庭教育直播讲堂”安排转发到学校的家长微信群,让家长晚上7:00通过点击链接进入直播间观看。经向梁平区委宣传部核实,该单位并没有此人,也未发布过相关通知,该信息为不实信息。
据悉,这是诈骗分子利用家长重视孩子安全教育的心理,设置的一场网络骗局。诈骗分子一般冒充宣传、教育等部门有关科室工作人员,发布直播链接引导家长观看,诱导家长购买相关产品。
近年来,类似这样打着官方旗号让家长收看线上公益直播课,并且通过“公益课”卖产品的事件在多地也有发生,此类“公益课”骗局,主要是面对老师和家长的传销,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收到这一类消息的同时,务必要擦亮眼睛,避免掉入骗局。
据了解,诈骗分子除了在相关群里进行发布通知外,甚至还会冒充政府工作人员,抠图伪造教育局公章,将“公益课”的通知以“”的形式发送给家长,要求学校家长观看线上直播。曾有家长反馈,在观看直播课时,“讲师”会不断推销可“深入学习”的教辅资料,价格由40元到近百元不等。在“讲师”“洗脑式”话术下,有部分家长购买了相关产品。
诈骗分子主要是通过盗取或克隆老师的微信、QQ等,混进家长群,利用家长对老师的信任,索要学杂费用,“指导”转账进行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家长的联系方式,冒充学校领导、班主任等身份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借以“孩子刚到学校出事了,如生病、晕倒等,需要住院,急需家长转账汇款支付医药费用”等理由,在家长未经核实且情绪慌乱的情况下,引导家长转账到指定的银行账号,进而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老师给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短信,谎称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相关信息。点击链接后,实则为木马链接,盗取个人信息,骗取验证码,从而盗取银行卡账户资金。
诈骗分子冒充学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员,谎称有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提供信息办理相关手续便可转入家长账户,得到信息后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让家长转款骗取钱财。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