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师范教育往哪儿“转”?
 2023全国多地中考时间一览表…
 交一份老百姓满意的教育答卷
 置业顾问基础知识100条
 沪市上市公司公告(7月18日)
 买房不得不看的100条房地产知…
 好房子的100个细节
 买房时多大的房子才合适?
 2022年时政要点摘抄:国内热…
 环球漫评|凝聚磅礴伟力奏响…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通讯:…
 美媒:高通胀让美国居民储蓄…
 @所有人“光影文旅”第二届湖…
 维也纳酒店:品牌优势和溢价…
 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对中招…
 2023年福建事业单位面试热点…
 广州中考思想品德要写时事短…
 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
 新闻丨中国游客涌入世界各地…
 2019年度泰安十大文化旅游新…
 江西举行2019年全省旅发大会…
 年度热点 盘点2019文旅新业态
 2019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德国媒体为美国鸣不平!说中…
 为“搞臭”中国下血本!美国…
 敏感时刻中方驳斥布林肯最新…
 俄媒文章:西方媒体对华偏见…
 港媒:美国放大中国负面资讯…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近几日又…
 2023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7月25日】新闻三分钟一览高…
 近几日局部会出现雷阵雨
 2023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国网禹城市供电公司:强化网…
 今日时政素材积累10条(2022年…
 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齐发力…
 2021高考最新社会热点时评类…
 2021年时政热点摘抄:时政素…
 【读懂新飞跃】新时代国防和…
 金沙:这两个大国签署军事…
 北京军事博物馆预约门票多少…
 中国军网国防论坛改版升级为…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
 省教育厅部署做好第五号台风…
 善始善终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
 福建省高中新任校长任职资格…
 新历城五中来了!历城区主城…
 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
 有关于房产知识的问答
 房地产领域知识问答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师范教育往哪儿“转”?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26 17:07:46 | 【字体: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明确,2015年起逐步缩减师范类本科招生,学校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师资培养将统一纳入教师教育学院进行研究生教育。华东师大的此项改革,引起了社会对师范类院校改革的关注。

  那么,师范院校为何会转型?师范教育现状如何?师范教育该怎么办?改革将向何处去?一连串问题随之而来。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从本世纪初开始,就已有大量师范院校纷纷缩减师范生招生比例或者向综合性高校转型。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蒋洪新介绍说,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我国逐步开始在层次和机构上调整,实行由“三级”向“二级”乃至“一级”的师范教育体系过渡,逐渐形成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参与的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中师消失,很多师范院校通过合并、转型、升格,变成了综合性高校,不再以“师范”命名。如湖南省,上世纪90年代最多时有14所师范院校,升格后只剩下4所师范本科院校,并且也都向学科综合化发展,非师范专业数和学生数都超过了师范教育。

  据了解,一些著名师范院校已经向综合性高校转型。早在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其百年华诞之际就明确提出,将在未来15年内,建成为一所综合性、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

  如今,北京师范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性高校。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虞立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师范大学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只有14个招师范生,其他是非师范生。从2013年毕业生的情况来看,非师范类学生只有10%进入到教育系统工作,其他都是到各专业对应领域工作。

  “原来的许多师范院校纷纷升格改名,把精力放在搞综合性大学上,师范教育明显削弱和边缘化,一些招生规模较少、办学效益不好的专业,如生物、地理、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大都被停招。”由原零陵师专升格的湖南科技学院副校长李常健说。

  记者了解到,各师范院校师范生比例正在下降。在江苏省,2015年招生,南京师范大学师范生约占20%,江苏师范大学占25%,淮阴师范学院不足25%,南京晓庄学院不足20%,盐城师范学院则不足15%。在湖南省,1958年就开办师范教育的邵阳学院,目前正大力发展工科专业,57个本科专业中,只有2个纯师范专业,12个师范与非师范兼招的专业,在校师范生5000人。

  根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方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占学校全部专业的比例已经达到60%到70%,非师范专业的在校学生也已经超过50%。这表明,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实际上已经进入综合化的发展阶段。

  在邵阳学院副校长向文江看来,一方面是高校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应用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是师范生供需矛盾突出,近20年来,教师需求数急剧下降。

  蒋洪新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师范院校有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办学层次的主观需要,但是在升格的过程中,很多学校片面地理解了大学发展,认为综合性发展才是大学发展的方向,才能提升大学的办学水平与竞争力,因此纷纷谋求综合化。二是顺应教师专业化趋势,教师培养体系由原来的师范院校体系向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型,客观上促成了这一现象。三是各师范院校面对大学扩招和学生就业多元化的不得已之选择。一所动辄上万人的高校,全部办成师范教育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只能走综合化道路。

  “几次专业调整,我们都考虑过砍掉师范专业,特别是地理、历史这些办学效益不明显的小专业,但是不忍心。”向文江说,邵阳学院是地方师范院校升格后,湖南少数几个办师范专业坚持得比较好的高校,“许多学校忍痛割爱,但邵阳学院还在努力保持师范特色”。

  但如何适应新形势,又巩固师范特色?邵阳学院的做法是实行“专业+辅修”培养模式,学生以普通专业招进来,按普通专业培养,对有志于师范教育、本人条件(语言表达能力、形体、志向等)好的,又愿意到县以下基层学校工作的,按每个专业30%到60%比例选拔出来,辅修师范专业。

  “这一项,我们是学校自己拿钱来培养,近10年共投入1000万元以上。学生有了多种选择,既可以从事本专业,也可以从事教育工作。”向文江说,“这是我们在师范院校生存与发展问题背景下探索出来的一条路,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可能很多师范专业早就消失了。像地理、历史这样的小专业,如果按照师范专业招生,招生规模太小,办学成本太高,学校根本承担不起。”

  实际上,师范教育面临的尴尬不止如此,在人才培养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向文江说,目前师范教育,一是存在与地方需求对接不够的问题,培养的人才接地气不够,与中小学课堂脱节;二是入口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其实不符合教师的基本要求,但也被招进来了;三是实践不足。

  蒋洪新告诉记者,目前湖南4所以师范命名的本科院校,大体上还保持了原有的教师教育特色,但总体来看,师范教育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一是师范教育的地位有所下降,普遍表现为教师教育师资人员老化、力量弱化;二是师范教育改革的力度不大,基本上是维持传统的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新型教师培养的要求;三是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现有条件对优秀生源缺乏吸引力。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又制约着当前的师范生培养质量。

  “在人才培养上,也出现了优质师范毕业生短缺与城市学校高层次、高质量教师需求之间的矛盾,学生就业意向多元化与基层特别是农村学校师资短缺之间的矛盾。”蒋洪新说。

  “从我校情况来看,师范毕业生从教率不到三分之一。”李常健说,一方面基础教育教师缺编严重,但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不愿当教师,主要因为教师工资低、工作繁杂、社会地位不高、晋升职称难、发展空间不大等,“教师职业是许多师范毕业生最后无奈的选择”。

  国家层面上的师范教育改革其实已经开始。从2015年起,教师资格政策开始调整,由以前各省自主组织改为全国统考,同时打破中小学教师过去的“铁饭碗”,实行定期注册制度。目前已有22个省份推进试点改革,2016年这项制度将全面推行。

  蒋洪新认为,国家进行教师资格政策改革,一是基于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需要,使教师这个职业向律师、医生等从业资格认证颇为严格的职业靠近,提高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二是促进师范院校进行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师范生整体培养质量;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吸引更多的非师范专业学生报考教师资格证,有利于教师队伍组成多元化,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但是,考试的意义还是有限的,依照国外教师教育的惯例,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要申请教师资格证书,必须到相关师范院校接受一定时间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方具有考试资格,我们相信这一制度在以后会逐步变得更加完善。”蒋洪新说。

  “当前,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还需要着力理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精英教师培养与合格教师培养的关系,注重学科教学与教育科学整合、教育理论素养与实践素养融合。”蒋洪新说。据悉,未来一段时间里,湖南师大将进一步加大教师教育改革力度,主要举措包括:切实加强通识教育;着力提升师范生综合素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密切学科教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联系,等等。

  “师范教育不能削弱,只能加强。作为师范院校,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教师教育特色,注重内涵教育,在提升办学层次的同时,更要提高教学质量,吸纳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优点,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人才。”蒋洪新说。

  “师范教育必须改革,但教师教育要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体系;要将师范性与学术性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要高度重视教育实习,训练和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融师范性、学术性、应用型为一体的开放性的新型师范教育体系。”李常健说。

教育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教育新闻:

  • 下一个教育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教育新闻 师范教育往哪儿“转”? (07-26)
    普通教育新闻 2023全国多地中考时间一览表!近6年中考真题免… (07-26)
    普通教育新闻 交一份老百姓满意的教育答卷 (07-26)
    普通教育新闻 省教育厅部署做好第五号台风“杜苏芮”防范工… (07-26)
    普通教育新闻 善始善终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推动主题教育取… (07-26)
    普通教育新闻 福建省高中新任校长任职资格专题培训班举行 (07-26)
    普通教育新闻 新历城五中来了!历城区主城区新增一所高标准… (07-26)
    普通教育新闻 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 (07-26)
    普通教育新闻 【光明论坛】扎实抓好主题教育为新征程凝心聚… (07-25)
    普通教育新闻 广东省科技劳动教育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 (07-25)
    普通教育新闻 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上线可查… (07-25)
    普通教育新闻 教育资讯_专业_招生_统考 (07-25)
    普通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济源网 (07-25)
    普通教育新闻 国学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暨全国高校国学机… (07-24)
    普通教育新闻 30余位新闻传播领域专家学者探讨人才培养 (07-24)
    普通教育新闻 习将出席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 (07-24)
    普通教育新闻 3周接诊5例“下腰瘫”病例教育部、中消协发布… (07-24)
    普通教育新闻 智慧教育共创共享系列论坛在济南举办 (07-24)
    普通教育新闻 2023年5月5日周五《新闻联播》要闻汇总 (07-24)
    普通教育新闻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育强则国家强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