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6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权威部门话开局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有关情况。
5 月 16-24 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 20.8%,青年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 1158 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8 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现在中国大学生失业率高达 20%,这是否反映了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些缺陷?现在中国的高校正在做怎样的努力,帮助大学生获得就业技能?在哪些领域还可以改进? 在发布会上,有媒体记者问道。
对此,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大学生的就业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关注的。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走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从 7 月 2 日的数据看,就业率比同期高出 2-3 个百分点,成绩值得肯定。同时也要看到今年一千多万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企业,会为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活力,为企业创新、研究带来极大的活力。
怀进鹏表示,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创造条件,使大学生有工作。特别是要兜好底线,为家庭困难和生活中需要帮助的毕业生提供支持,保证为每个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至少三到五个岗位,以更好地适应和支持他们就业。
另一方面,高校教育教学和学科设置、结构也要不断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大学生的人才供给,既要实现有效匹配、又要适度超前,不仅要 学以成人 ,还要 学以致用 ,这对高等教育结构、区域教育调整和布局提出了新要求。
除此之外,怀进鹏谈到,现代社会发展中现代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和十年前、五年前相比有很大的变化。 我听到有学生讲,他有很多的学业和职业选择,不一定回到家乡,可能到外面闯几年,可以选择灵活就业,还有其他的方式,他觉得可以再看看,手里拿到几个 offer,再等等。 但与此同时,怀进鹏强调,我们更加提倡积极的就业观念,通过实践、就业来理解社会、奉献青春、创造价值。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为促进毕业生就业,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表示,教育部全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加快推进就业工作进程。
具体来看,一是着力拓展就业岗位。指导各高校有针对性地访企拓岗,挖掘更多岗位,开展万企进校园活动,保持校园招聘热度和毕业生参与度,提升招聘供需的匹配度。
二是着力加快招录进程。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政策性岗位招录。实施 特岗计划 三支一扶 西部计划 社区专项 等基层项目。会同卫健部门首次启动 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 。
三是着力做好政策宣传落实。编发就业创业政策汇编和各地促就业 政策地图 ,开展政策解读,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充分知晓并用好政策。
四是着力优化指导服务。加强对尚未落实岗位毕业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抓紧组织各类实习见习活动,帮助毕业生增强就业信心、尽早落实去向。
五是着力做好重点帮扶。指导各地各高校落实 一对一 帮扶责任制,实施 宏志助航计划 就业能力培训项目,为低收入家庭等困难毕业生精准推送 3 个以上岗位。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正在举办 宏志助航 等专场招聘,欢迎毕业生参加。
六是着力做好离校 不断线 服务。教育系统将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 不断线 的就业服务,做到三个 不断线 ,即岗位推送不断线、就业服务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与人社部门做好接续,确保未就业毕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
不仅今年,实际上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教育系统的职责所在。邓传淮表示,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多种方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强化就业状况对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反馈联动,推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契合。
我们也希望广大用人单位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做好人才储备。也诚盼全社会共同努力,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贡献更多力量。邓传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