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教育界来说可以说是风云变幻,不平凡的的一年。许多教育热门话题被公众关注,并引起国民热烈的讨论。这些话题涉及教育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每一个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2022年教育界热点话题。
这一年,教育部继续推进“双减”政策的实施,增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在年初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独立调查等。如何避免“一刀切”,平稳高效地推进“双减”落地,相关内容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热议。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1076万,创下历史新高!疫情之下的就业形势本身就非常严峻,很多应届大学生无法找到一份合适且满意的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慢”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学学历真的不值钱了吗?”这一话题引发全民讨论。
每个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疑问和焦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并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教育。从此,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了“国事”。对于各位家长要如何“依法带娃”引起了全民广泛讨论。
4月27日教育部回应“取消初中后的普职分流”其实是对法律条文的误读、误解。这一话题能冲上热搜因为这一教育制度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广大学子的学业选择。部分家长在媒体和专家的误导下认为50%的初中生会被分流,不能上普高,从而产生严重的教育焦虑。
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中,“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提法受到舆论高度关注。让教师们得到更多的保障,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才能保证孩子们获得更优质的教育。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但是在今年5月,人教社数学教材中却出现了“”的插图,这一事件引发公众对中小学教材安全的高端关注。教育部在调查基础上,从严、从重处罚了27人,创下历史记录。这也从侧面反映:教材无小事!
今年一则“4岁孩子患抑郁症”的新闻上了热搜,有调查数据也表明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率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问题,这一现象引发全社会担忧和反思。
因流量明星考编事件,“小镇做题家”一词引发全网热议,同时“寒门难出贵子”也成为热议的话题。社会发展至今,高考仍是无数寒门子弟实现人生阶层跨越的最佳途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也仍是这个社会的主旋律,“小镇做题家”背后自强不息的精神不应被嘲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