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早的传染病防治法于1989年2月21日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自1989年9月1日起施行。
2.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并认真总结传染病防治实践尤其是抗击非典的实践经验,2004年8月28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修订,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3.现行传染病防治法共9章80条,包括总则,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监督管理,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2004年经修改后的该法突出了对传染病的预防和预警,健全了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完善了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控制措施,增加了传染病医疗救治的规定,加强了对传染病防治的网络建设和经费保障,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等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治传染病法律制度。
4.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0年第1号公告,明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6.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3.3 时政
1.2020年3月2日,渝怀(重庆—湖南怀化)铁路增建二线控制性工程——怀化舞水湾滩特1号特大桥合龙。渝怀铁路横跨重庆、贵州、湖南三省市,承担着武陵山区脱贫发展的物资运输任务。
2.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3月2日召开会议指出,做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关心关爱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拓展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态势。
3.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1.2020年3月2日,渝怀(重庆—湖南怀化)铁路增建二线控制性工程——怀化( )合龙。渝怀铁路横跨重庆、贵州、湖南三省市,承担着武陵山区脱贫发展的物资运输任务。
【解析】2020年3月2日,渝怀(重庆—湖南怀化)铁路增建二线控制性工程——怀化舞水湾滩特1号特大桥合龙。渝怀铁路横跨重庆、贵州、湖南三省市,承担着武陵山区脱贫发展的物资运输任务。
2.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3月2日召开会议指出,做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关心关爱防控一线( ),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拓展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态势。
【解析】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3月2日召开会议指出,做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关心关爱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拓展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态势。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