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第29场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2021年8月17日0-24时,我市没有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经专家评估,有16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今天将转至定点医院康复。
截至8月17日24时,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5例,出院75例。
截至目前,我市还有160例本土确诊病例在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其中轻型31例,普通型129例,所有患者病情平稳。
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最新疫情防控和开学工作有关部署,结合当前江苏省疫情防控工作形势,8月16日,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要求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和各高校做好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员工安全返校返岗准备工作。
根据开学准备工作需要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各校要通知教职工(含高校附属医疗机构人员、宿管、保洁、安保、食堂员工、校内相关服务企业员工等,下同)和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特教学校,下同)及幼儿园学生安全有序返回学校所在地。所有不在学校所在地的教职工和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返回后须连续居家健康观察14天,健康者方可返校。
因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仍滞留在外地的教职工和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可以暂缓返回学校所在地,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返校前21天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
各地各高校要全面排查、精准掌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教职工和志愿服务的学生动态信息、健康状况,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教职工和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要在开学返校前14天向相关组织申请离岗,并自觉进行居家隔离观察。
教职工和学生返程途中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长途出行需搭乘公共交通的,应尽量选择直达交通工具,减少换乘,避免长时间逗留在人群聚集的场所。要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疫苗接种作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措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主动对接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疾控机构,共同做好18岁以上师生群体、12至17岁学生接种工作,确保知情同意、应接尽接、应接早接。
做好高校附属医疗机构、校内医疗机构(校医院、医务室等)、校园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场所全体人员的个人健康防护。按照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要求,未开设发热门诊的校内医疗机构,一律不得接诊发热患者,应按规范流程指导其到校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高校要督促附属医疗机构、校内医疗机构、校园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场所,开展全方位、全系统、无死角排查,找出疫情防控存在的短板漏洞、风险隐患,积极防范化解院感暴发风险。
各级各类学校继续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天精准掌握教职工和学生行程动态和健康状况,坚决杜绝教职工和学生带病、带隐患返校。
学校要将驻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要求通知到每位在外教职工和学生,所有返回的教职工和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相关管理规定。
8月16日,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通过学校官微“致远1+1”发布温馨通知:将与学生“线上重逢”。
在去年线上教学经验的复盘下,《致远初中2021—2022学年度秋季线上课程》策划已经启动。8月25日起,将陆续开展《暑期作业课程展示》活动,8月31日,举行新学期线上开学典礼、线日,新学期线上课程全面启动。”
校方表示,新学期的线上课程将结合“双减”政策要求,在时间安排、课程逻辑、师生互动、作业布置与反馈等环节精细化设计,提高学习任务的针对性、层次性、反馈性。尽可能全面考虑孩子的视力、身体发育、学业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提高网课效果。“待具体方案确定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发布,并对家长和孩子做出具体指导。”
今年暑假致远初级中学作为核酸检测采样点,承担了部分市民核酸检测采样的任务,学校符合条件的老师全员上岗,轮班担任志愿者。学校先后推送《写给学生:我们,在一起》、《致远速度,奔赴“疫”线》、《守望护“宁”,“志愿”有我》三篇战“疫”日记与学生分享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生命教育”和“自律品质”成了这个假期致远学子和家长交流最多的主题。
“我们看到了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浸润,也看到了家校合育在家庭中的践行。”在这份“致家长”的通知中,校方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进一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班主任跟进班级学生情况,引导孩子调整作息、指导其自主学习、开展同伴交流,为开学做准备,也请家长们在这段时间里坚持孩子的健康打卡、测量体温,按要求做好疫情防护。
8月16日,学校在官微发布初一新生入学指导手册。学校将组织学生在延期开学期间进行居家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家长要及时了解、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关要求,帮助学生完成居家学习计划。
帮助孩子改善情绪,树立良好心理状态。请家长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及时进行正面疏导和缓解,可以引导孩子运用简单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等改善情绪,也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来帮助孩子减压,保持积极心态。
制定全家日常作息表,做到规律有序生活。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学习、娱乐等安排做成一张时间表,还可以列出每日愿望清单,如做手工、画画、亲子游戏、室内运动、制作美食、打理植物等,由全家共同来完成,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使居家生活变得更健康更有序。
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防止孩子沉迷网络。为丰富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在目前情况下,家长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和上网,但要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规则,明确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并要求认真遵守,保护好孩子视力和身体健康。
江宁滨江外国语学校8月16日在官微发布关于2021年秋季延迟开学的相关说明。
学校请各位家长保持平稳心态,切勿焦虑,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各学部近期会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妥当安排这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漫长的假期里,陪伴孩子成长,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培养一个更懂事、更成熟、更有责任和担当的孩子。
同时,学校已全面做好开学返校疫情防控的各项准备工作。严格落实开学返校标准和审批程序,保证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到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到位各项防控措施、应急预案和演练等。
9月1日暂缓开学返校,在我市全域均转为低风险地区满21天后,根据上级安排,有序组织学生开学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批次,上级部门提前3天公布。
从9月1日起,学校组织教师对居家学生开展线上学习指导活动。在此之前,请各位学生认真完成暑假各项作业,原初一初二老师做好暑假作业收集和评阅工作。新学期具体教学安排,敬请密切关注学校通知。
8月15日,学校德育处精心组织开展了班主任岗前线上培训活动。此次培训主要面向我校今年的新班主任,由市、区德育骨干徐妍老师、周美娟老师以及大队辅导员张思瑶老师从不同方面进行经验分享,分别围绕长小班主任德育工作、班主任常规工作以及少先队工作三大板块展开。
德育处徐妍主任针对当下防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学校日常防疫工作特别进行了重点强调,每日相关数据的定时上报、开学前的防疫演习、学生心理健康等等,作为班主任都要及时关注、及时沟通。
8月16日上午,迈皋桥街道安排专业消杀人员来到迈皋桥中心小学进行全面消杀工作,为学校秋季顺利开学复课保驾护航。
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消杀工作,李世刚校长亲自对接沟通,带领后勤副校长马媛媛、后勤主任王庆阳现场指挥、帮助,让消杀人员更好地做到对校园全面深度无死角的消杀。
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消杀工作,李世刚校长对接沟通,带领后勤副校长马媛媛、后勤主任王庆阳现场指挥、帮助,让消杀人员更好地做到对校园全面深度无死角的消杀。
本次消杀工作严格按照消杀管理标准,规范操作,细致落实各项要求,确保消杀效果,重点对教室、楼道、厕所等关键区域实施消毒。目前,学校已经完成两次全面消杀。
建邺区教育局已经启动9月1日后的线上课程准备,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带领骨干教师集体研讨,为各个年段各个学科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指导各备课组做好教学计划。
目前区级的规划是,小学主要以趣味活动和任务为主,尤其是一二年级低龄段,老师们会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多学科融合的活动任务,减少学生对着电脑的时间。初中以直播课为主,每节课老师授课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内,自己的老师给自己班的学生上课,增加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并适度安排专门的答疑时段。
各个学校将在接下来的两周内根据全区统一部署完成9月1日后的具体线上教学方案。
雨花台区教育局针对9月1日后的线上课程提前进行工作调研,召开局长办公会统一部署,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按区教育局指导意见召开了教研员会议进行讨论,制定教学指南,教研员带领骨干教师团队设计任务学习单,做到一科一策,一校一案。
在学习形式上,更多是以学习单任务驱动式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时间安排上,考虑家长周末可能休息能够陪伴孩子共同进行线上学习,将原来的周六周日休息调整为周一周二休息;在课程安排上,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素养的实践性活动和与新课有关的前备知识学习为主。其中小学一、二年级以幼小衔接的游戏课程为主,其他年级也开展项目化的长作业驱动实践,涉及音乐、美术、体育、心理、劳动等多学科的融合。
在课时安排上,限量、限时、限进度、限难度。每节课30分钟以内,小学每节线上课的授课容量在线%左右,初中每节线上课的授课容量在线%左右,学习单的容量和难度也相应减少和降低。在反馈机制上,要求作业单反馈路径明确,补偿矫正及时有效,确保孩子们学有所得、思有所获。
活动前,各班级的老师们积极筹备,拟定家访活动方案,制定线上家访谈话稿,细化家访流程。采用微信、视频、语音等多种线上方式,围绕疫情防控、安全教育、习惯养成、假期活动、做好开学准备等方面展开。
叮叮叮……“云家访”开始啦!孩子们能在视频中看见老师们非常欣喜,“老师,我想你……”“老师,我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能……”“老师,你猜我假期长胖了多少?”孩子们满怀喜悦地和老师们分享着假期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将自己的快乐与收获和老师们尽情分享。老师们也积极听取家长的困惑,并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们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参与家务劳动,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共同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图: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