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梳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房地产相关的工作表述,可以说是近年来着墨较多的。
主要是因为房地产业在带动经济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的作用明显,对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控具有系统性影响。
可以说是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通过优化供需结构、盘活存量资产、提升住房品质等多维度政策组合拳,推动市场止跌回稳、巩固市场复苏态势,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在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方面,首次提出“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意味着2025年存量房收购或将加速,对于解决库存去化、缓解房企资金压力,进而稳定市场预期,实现止跌回稳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还提到了个新词: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
再就是做好之前一直提及的保交房,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工作,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还提到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
城市更新不仅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阶段扩内需、稳投资、促消费的重要抓手。
报告中多次提及行业风险问题,意味着今年依然是行业去风险的重要年份,并强调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拉长白名单)和“保交房”工作。
目前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目前审批贷款超过6万亿元,涉及已经交付和正在建设的住房超过1500万套。
不仅是住得上,还要住得好(好的户型、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等,提高住宅建设标准,建立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发布新修订的《住宅项目规范》等住宅标准、推进老旧住宅更新改造等……)
事实上,“好房子”概念是于2023年6月首次提出,在去年多场会议中有所提及;
3月份时住建部部长在记者会上就当下热点问题(市场走向、城市更新、新模式构建、房地产风险)作出回应中,所提到的:
未来,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谁能为群众提供好服务,谁就会有市场、谁就会有发展。
年底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会议,有关2025年五项工作中,作为第五项内容提及;
从政策面到市场面的传导还在继续,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推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都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