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本篇原刊于2012年版《百年大中路》,经浔阳区政协文史委授权转发。
特殊历史时期的往事,最宜让人刻骨铭心。大中路上曾经风云际会,这就是历史。历史已成过去,但历史永远不可抹去。
1966年,中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运动(简称文革),于是在九江城的中心地带大中路,发生了许许、大夫小小的惊人事情,选择其中数例作为往事叙录。
大字报是“文革”中提倡的“四大”之一。开初,各单位以领导成员为主体的成立了“文革领导小组”,由单位的主要领导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本单位、本部门的运动。当时作思想讨论,限制在本单位内部进行,大字报贴在室内的墙上或院子里,不准上街。
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地处大中路的第一百货商场二楼一位女营业员,在1966年9月6日,竟写了一份大字报贴在九江城的街头上,一时间轰动了九江城,这位营业员很快成了全市人人皆知的新闻人物。这张大字报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的条条框框,大字报的封闭,打破了禁锢。一时围观的群众很多,有本地的,也有外地来九江串联的。外地来的们纷纷在大字报签字,表示支持,但也有人表示反对。持支持和反对的双方开始在九江街头上出现辩论。不久,在九江影剧院门前搭台,召开了有一千余人参加的辩论大会,这位女营业员 人,面对着众多的对手,进行辩论。
9月底,九江县委一位中层领导干部,在大中路八角石处贴出了一张大字报。自此,大字报在街上多了起来,看大字报的人也多了,辩论也在升级,由般的辩论上升到激烈的争论。无论在校园、在机关、在街头,到处都是大字报棚,到处可见到看大字报和辩论的人群,关心的人也多了起来。
1966年10月,九江市县一些单位开始成立群众组织,九江县工业交通以系统单位成立了“九江县公交系统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联络部(简称九江县公交联络部)。”在联络部领导人主持下在斗争所谓“黑帮”之后转入批斗当权派。12月初的一天下午,九江县的一位中层领导干部、九江县公交系统某局长被揪了出来,在九江县建筑公司大礼堂批斗,批斗完后,上街游行。颈上吊着用粗铁丝系着装有二十来斤重的石头的大铁桶,边走边喊打倒自己。可想而知,这位领导所受到的是何等的身心摧残。从县建公司(现五洲大酒店)门口出发,经四百货商场到西门口,大中路四码头、八角石转甘棠南路到县委(能仁寺隔壁)罢官。
1967年5月,地处大中路的九江白求恩大学(文革初由九江医学专科学校更名)学生,认为九江军分区,606独立营在中,没有支持,而犯了方向性的路线错误,要领导作检查。他们没有按学生的要求去做,于是白求恩大学的学生,就到军分区去静坐,向军分区领导提出了“三项建议”、“四项要求”,要求明确答复。
一连坐了数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有人认为静坐是属革命行动,也有人认为静坐是不对的。而无论何种议论,学生们仍坚持静坐,由静坐发展到“绝食”,在“绝食”中,有些人饿晕了,送进了医院。一时间,大中路出出进进的人很多。支持学生这种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他们纷纷买慰问品到医院去看望他们,对他们的行动表示支持。静坐与绝食大约持续了近半个月左右,军分区领导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作了明确的答复,学生们的静坐方告结束。
进入到“三查”运动时,由于当时江西省革命委员会领导人来到九江鼓动。使九江的“三查”运动很快的开展起来,掀起了一个“三查”扩大化的热潮。在一个单位里,只要有人提出揪出某某人,与会者怕连累自己,怕说自己右倾,怕自己成为被揪的对象,所以被点名的人不问有无问题很快就被揪了出来,成为“三查”对象。有的人自己成为“三查”对象,还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事情,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被揪出来的“三查”对象,九江市组织了一次全市性的大规模的游斗。游斗的对象都进行了化妆(这是有意识的丑化),有挂牌子的,有戴高帽子的,有打大黑伞的。被游斗的女人,给她们打口红,穿旗袍,打小花伞。意为娇太太,高贵夫人(在那革命化的年代,这种服饰绝对是没有的,此意丑化)。还有穿奇装异服、头毛被剪成一垛一垛的,形状百态怪异,统统被称为牛鬼蛇神。游斗时,被游斗的对象走在队伍的前面,对面浩浩荡荡的大队伍是群众,边走还边呼喊口号。
还有一次是游斗九江专署副专员的情景,与大游斗是有异样的。这位副专员是九江人,是革命老前辈。他由两名身强力壮的年青人挟持着,大边一人扭住一只脂膊,两手反剪背后,抓住头发时而低头,时而仰头。头部由这两个人随意摆动,挟持往前走,脸色苍白,显得十分痛苦,路人见之不忍。
1967年8月,九江的组织刚刚统一,9月份组织便发生了派性斗争。一时间出现“九江红造司”,“九江井红司”;他们经常发生冲突,派性斗争不断升级。
在井红司里。有一支很有名的学生组织,叫做“红电司”。他们属于省供电系统的,是从南昌来的“红电司”学生组织,他们的住地在大中路老桥头的电力公司。他们经常头戴钢盔,上身赤膊,下身短裤,到处冲撞。有一天下午,他们从供电局本部出发,路径大中路,到新桥头,沿浔阳路直奔大中路的八角石。人们听说“红电司”来了,都吓得似燕儿飞,躲藏不及,店面关门,行人为让道,越跑越软,越跑越跌跤。顿时间,像一阵狂风刮来,不时听到枪声,吓得市民心惊肉跳过后,人们经过一场虚惊,松口气,庆幸自己避免了这次灾难。
1966年3月,正是九江的“红造司”与“井红司”两个学生组织对立的尖锐时期,“红造司”的大本营在白求恩大学,没想到“并红司”采取了一次突击行动,给白求恩大学造成了重大损失。
一日下午,“井红司”的支持者九江公交司令部与“井红司”结为一体,有工人、学生组成的队伍,手持武器来到了九江白求恩大学,一进校门,就是一通打锤。白求恩大学临时仓促迎战,双方发生激烈的器械斗殴。武斗结束后,人们抱着好奇到学校看场景,人们感到惋惜,门窗打破,仪器毁坏,五楼被炸的面目全非,碎片满地,东倒西歪,片狼藉。
西门口十字路口,是当时城市的中心,人的流量很大,是个非常热闹的地方。“文革”期间各群众组织也选择了这块地方,作为自己的宣传阵地。江西省组织有一份很有名的报纸,叫挺进报,发行量大,天天在西门口散发。散发报纸的人,把桌子摆在十字路口的正中间,来来往往的人,只要经过这里,就可以拿到一份报纸。
在文革期间,很多较大的群众组织,都办了自己的刊物,有传单、小报、报纸、海报,各种形式的宣传刊物,都到这里发行。有段期间,九江日报社被夺了权,报纸停止了发行,改为出版“新华社通讯”。有些号外,也是在这里散发,各群众组织的刊物多选择在这里发行,因此一时西门口显得格外热闹。
当时在九江众多的刊物中,略知的有《挺进报》《东风报》《震荡报》《九江工人》《新九纺》《九江战报》《新九师》《沙河战报》《周岭战报》等。
讲述九江文革历史的文章极少,但正如原编者按所说的那样:历史已成过去,但历史永远不可抹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国内第一波官宣弃用DeepSeek公司出现!清华系潞晨科技停用DeepSeek背后:创始人尤洋受网友指责,投资人很无奈
固态电池第一龙头!直接供货小米SU7 Ultra,直指下一个宁德时代!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