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政策宽松大年。在“房住不炒”总基调指导下,针对房地产市场需求端的松绑政策层出不穷,同时也为地方因城施策释放空间。银行放贷周期明显缩短,多地房贷利率创历史新低,从“保交楼”到“保房企”从中央到地方,多措并举,超330个省市(县)发布楼市宽松政策超千条,达到近年峰值。
2022年1月以来,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多地继续强调“房住不炒”。此后,与房地产相关的部门陆续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涉及到房企融资、购房者信贷等方面。
在2022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房住不炒”再次被提及。这意味着,楼市调控政策的方向一直是稳定不变的,房地产不可能重回“短期刺激经济”的老路上。
1月6日,据财联社消息,目前银行已告知一些大型优质房企,针对出险企业项目的承债式收购,相关并购贷款不再计入“三条红线”相关指标。
为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央行和银保监会在2021年末曾联合出台《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支持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重点房地产企业的项目。
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与此同时,银保监会也多次在会议中提出,推动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支持政策措施落地实施,支持地方做好“保交楼”工作。
8月20日,住建部、银保监会和央行提出将通过初期规模2000亿元的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保交楼”。
11月21日,央行在此基础上面向6家商业银行再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
11月1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了一则《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其内容围绕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出台了十六条措施。
具体涵盖了6大方面内容,涉及房地产开发贷、个人贷款、存量融资展期、信托融资、债券融资、保交楼专项借款、保护个人征信、延长贷款集中制、住房租赁金融等共计16条措施。
从信贷、债券、股权三个融资渠道着手的措施,被俗称为“三支箭”。在“三箭齐发”的影响下,房企有了宽松的融资渠道,这有助于市场信心得到快速恢复。
1月19日,1年期LPR为3.7%,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下调5个基点。这是5年期以上LPR自2020年4月以来的首次下调。
央行宣布决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央行上一次调整公积金利率是在2015年,住房公积金利率达到史上最低。
为支持个人换购住房需求,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居民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
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
12月21日,证监会提及将大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表示“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借壳已上市房企”,为非上市房企增添一条新的股权融资渠道。
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再次强调“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