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专题 港人北上消费会产生多赢…
 天津静海新华村镇银行被罚13…
 汇总!天津16个区九年级转学…
 速看!河东、河西、东丽、北…
 暑期杭州成长途旅游热点 杭州…
 中国暑期旅游大数据:出游日…
 今年暑期热门景区三分之二在…
 旅客机上中暑?知名航司道歉…
 今日热搜:河北HPV医院今日排…
 《黑神话 悟空》登顶B站热搜…
 买足球用啥app哪个app可以买…
 鳗苗人工繁育2050年前难以规…
 对外新闻信息产品介绍
 “爱无巨细”!历城区教育系…
 原标题:昆明市人大代表:中…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武汉新…
 离2020年考研初试还剩10天 政…
 逐“新”增“质”强省会——…
 2020年考研政治时政选择题部…
 【汽车人】美议案要求中国车…
 欧洲头条丨美欧加强对乌军援…
 早安!世界丨以军轰炸加沙中部…
 美国和印尼防长联合声明涉南…
 俄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
 从中国之声看融媒时代国家新…
 台积电董事候任人中出现美商…
 2024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
 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
 天津河东上周(624-630)秋实…
 2024年品质物管“好小区”入…
 3月第3周天津人气楼盘TOP榜发…
 暑运一线观察:旅游出行火爆…
 取消预约多地旅游景区宣布:…
 “毕业游”订单激增 热门旅游…
 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
 中国新闻社参评第34届中国新…
 网红博主发布生吃“见手青”…
 国际财经网站(国际财经网站排…
 解读:全球首个AI法案获批!…
 一周国际财经丢掉“蓝鸟”马…
 票房已破11亿的《孤注一掷》…
 零距离听民声 心贴心解难题—…
 自治区教育厅:汲取思想伟力…
 新华全媒+丨中消协发布2023年…
 官方最新资讯:【合生缦云广…
 2023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及相…
 国防部2月例行记者会
 巴以冲突已造成近4000人死亡…
 专家:中国不能两面作战 东海…
 2022年10月FDA审批大事记 肿…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专题 港人北上消费会产生多赢局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7/8 21:13:57 | 【字体:

  港人北上消费的趋势日渐成风,对于本港及深圳的旅游、零售行业有何影响,对香港经济会否做成打击,抑或制造多赢局面。

  记者很多朋友都经常到深圳消费,赵小珍(化名)每个星期都到深圳消费。刚过去的星期六,赵小珍跟三个友人早上在香港这边乘搭东铁到落马洲站,然后经福田口岸过关。她们一行四人逛商场、到山姆超市购物,在深圳那边吃了午饭和晚饭,完成一天的行程之后,晚上原路返回香港。

  赵小珍对记者说,她们北上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价格差”。表示如果在香港做按摩,大概要花400-500港元一个人,但在深圳只需298元人民币,不仅便宜而且更舒服。她强调,有按摩技师直言“没有香港人,我们就没饭吃了。”赵小珍又举例指,香港超市的商品价格较内地贵很多,尤其是肉食和蔬菜,近期火热的“福田山姆超市9个 装的牛角包,平均一个只卖4元;而在香港的西饼店里,一个至少都要卖10元左右。”

  赵小珍跟她的朋友在那个晚上,她们去了湖南菜馆“佬麻雀”,四人吃了六道菜,价钱是300多人民币,她说,在香港大概要多花一倍的钱。

  当天来回深圳吃喝玩乐消费,是她这大半年来假日的重要消闲方式,每个月她会去深圳一两次。她的北上消费习惯,也是2023年2月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之后,不少香港人典型的假日“跨境消费”新模式。

  这一波“跨境消费”新模式是值得研究的,焦点放了在香港经济低迷的情况——比起留港消费,大批港人节假日更愿意到深圳消费;另一方面,来到香港的 内地旅客数字也远不如北上的港人,有数字显示有约有三个北上的只有一个南下。

  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0日,香港居民全年有5334万人次“北上”,其中超过4000万经由深港口岸出境。“南下”的访港内地旅客全年则录得2654万人次。

  深圳这几年进步得很快。赵小珍是在2023年中,通关之后才频密到深圳消费。她说,在疫情期间被困在香港太久,香港几乎到处都已经走遍,同时也在那段时间在Facebook群组、小红书上看了很多有关深圳吃喝玩乐的资讯,加上觉得外游 的机票贵,故开始觉得深圳可以是一个周末等假日的去处。

  她坦言,去了多次圳之后,翻转了她过往对于深圳的印象,“我第一次是去万象天地,看到很多高楼大厦。”此后每个月她都会到访深圳一至两次, 想每一次都尝试一家不同的餐厅。

  她表示,深圳消费价格便宜、选择种类繁多,是让他定期与朋友或家人前往深圳的最大原因。基本上,她到深圳主要是为了吃东西,这大半年间也尝试了不同的餐厅,“例如巴奴毛肚火锅、专门吃潮汕牛肉的火锅,我也有吃过茅台雪糕,线多元人民币左右已能够到丰富的四人餐,但香港可能要花上600至700元。

  大批港人北上,会否对香港经济做成损害?特首李家超曾表示,近日不少港人周末到内地消费和度假。很多人到内地,某程度证明多年的工作成功,香港与内地融合做得好,不再是“两制”排斥“一国”,不应觉得每个周末有20多万人到内地便输出消费 ,而是仍有700多万市民在香港,要思考如何吸引本地消费。

  李家超指出,香港的好或不好,政府责无旁贷,但如香港夜缤纷或其他活动由政府带头去做,但真正有能力办好一定是民间力量,所以不应该再着眼于多少人北上,而是怎样搞活市场。

  社福界立法会议员狄志远表示,现时每天有20万人北上消费,对内地的商店老板来说,可以说是求仁得仁,反而对香港有害,他问这是否我们期望的融入( 国家发展)效果。他相信融入国家发展的效果应该是两地双赢,只求融入而忽略优势,是不明智的想法。

  他续称,如果将融入国家发展与保持香港独特优势对立起来,亦属错误的理解,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他又强调如要香港作为内地和国际接轨的枢纽,就必须保持香港独有的制度及核心价值,包括不受政治干预的法治系统及司法运作、民主、自由、新闻自由等。

  立法会议员谢伟铨就有不同意见,他直指不会影响香港本地企业和人才发展,北上消费影响有限,而来港的中资企业,大部分都会在香港注册成立公司,而他们聘用的人大部分为本港居民,如果要充分发挥中资企业的作用,政府有必要检视过时与不合理的制度程序,例如在招标和审批方面,对于一些崭新的技术、设计,以至建材等建议,不应只在乎是否取得欧美国家认证,而无视国家制订的标准,以更好地利用中资企业的技术同产能优势。

  立法会议员黎栋国就认为港府近年亦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指引进首批在港落户或扩充的20多间企业当中,中资企业就占了大部分,这让中资企业在香港这片 土地上持续投入,是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不二法门。他认为,为了推进大湾区建设,政府可考虑与广东省政府合作,共同组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基金,利用外汇基金支持货币基础支持组合以外的部分资产,再加上包括部分中资企业 在内的商界,共同投资大湾区内的产业项目,紧扣创新科枝蓝图之余,亦可配合北部都会区的建设。

  另一立法会议员黄英豪则建议委任中企代表进入行政会议,或引入中企代表至与“八大中心”,即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等相关的咨询委员会,认为在涉及内地层面他们可以 协助和内地沟通。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接受访问时指,过去多年他因教学而需要深、港两边走,在疫情过后的深圳,服务及质量方面亦较以往提升,“以前那个消费市场可能未成气候,但这几年累积了一些中产的消费需求,大家追求的是有质量的产品,而不是只有便宜就够。”

  李兆波指,消费种类疫情前后又有了很大的转变。疫情之前,港人普遍熟悉的是喜茶、海底捞等品牌,但他看到不少网红店成为新的追捧热点,“每次在罗湖都看到鲍师傅大排长龙,还有奈雪 的茶。”

  他以位于福田的领展中心城为例,指过往没有太多人气,好像一个死城,但现在多了很多人,也多了很多香港人。

  记者问李兆波,大批港人北上消费会否影响香港经济,他说,香港北上消费当然会影响香港经济,但这是大势所趋,香港融会大湾区的必然现象。他强调,香港人北上内地消费在疫情前就存在,只是风潮不断在变,从北上买菜、买华强北的电子产品,到如今买日用品。随着内地消费型态的改变,商家提供了越来越多“平靓正”的商品和服务,加上交通越来越便利,自然吸引邻居。

  他指出,“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是不够的”,这句经典广告词,来自十多年前影星刘德华拍摄的“优质服务致胜之道”特区政府宣传片。时过境迁,香港零售行业可能要再次思考一下“服务态度够不够”,如何利用香港中西文化荟萃的优势和特色。

  他强调,有竞争才有进步,他说,仔细观察也能发现,近一年香港的大小展会都在努力思变,从布置的特色、支付的便利,甚至提供快递服务,这些都是业界思变的例证。只不过,宣传的力度还比不上内地网络威力。就如同Costco在深圳开业,香港不少媒体北上报道,但香港本地的展会,实际上海外或内地媒体报道得并不多。业界应可在此多发力。“特区政府为了拼经济绞尽脑汁,从去年的“香港你好”迎客活动,到今年提出“日夜都缤纷”的概念,一直在为业界鼓劲加油。处于激烈竞争中的零售业界也要跟 上脚步,一齐拼,才能产多赢。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专题 港人北上消费会产生多赢局面 (07-08)
    普通科技新闻 台积电董事候任人中出现美商务部官员 (07-07)
    普通科技新闻 2024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07-07)
    普通科技新闻 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 (07-07)
    普通科技新闻 2023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35周… (07-06)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观察丨7个全国大奖看绵阳科技创新“一百零… (07-06)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2024年第一次秘书长办公会议… (07-06)
    普通科技新闻 创新如何引领河南海外出圈?四条“丝路”链接… (07-05)
    普通科技新闻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步履铿锵 中国高质量发展积… (07-05)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技“国家队”推出科… (07-05)
    普通科技新闻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接收活动举行 将展开多项科学… (07-04)
    普通科技新闻 “首次出舱”满三年 一文回顾各航天员乘组的出… (07-04)
    普通科技新闻 什么力量支撑中国深海科研向深渊、深远海一再… (07-04)
    普通科技新闻 四部门:到2026年我国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联动… (07-03)
    普通科技新闻 河南第一批“科技副总”要来了 最高可获100万… (07-03)
    普通科技新闻 英国专家:美国无理打压中国只会害人害己 (07-03)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启动2024科技自立自强… (07-02)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向新|引领科技强国路 (07-02)
    普通科技新闻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 (07-02)
    普通科技新闻 IT资讯_科技产品_科技新闻_第64页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