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知与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增长
 2020年房价下跌大批市民抛售…
 房价至少还要跌一半
 十城房价跌幅超5%肇庆最惨 东…
 农耕第一课好生动兰里研学开…
 “家园携手助成长 劳动创造大…
 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看幼儿教…
 【回顾2021】盘点博山文旅大…
 汶川映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
 免签政策、旅游专列、邮轮复…
 2022年时政热点摘抄十条:2月…
 2021年时政热点摘抄:时政素…
 国内外时政热点素材2024年2月…
 经济观察:深圳、北京“再出…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开启新征程…
 我国首次完成全国683个城市城…
 短短24小时被击落51架军机国…
 重大军事消息再次震撼国际社…
 叙国防部称美军袭击叙利亚致…
 A股反弹意愿坚决TMT全线反攻…
 新闻背景|近期朝鲜涉半岛局…
 强军论坛丨加强新兴领域军事…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屏障確保香…
 振兴号_农视网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屏障确保香…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彩客科技新…
 “新”耕希望丨科技手段助力…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彩客科技新…
 接近尾牙的售房混战天津房子…
 每日房价:5月25日天津新房二…
 天津当今房价:天津热销楼盘…
 一年来教育数字化工作进展总…
 人教社“人教点读”APP免费开…
 教育部一周(1213-1219)
 看边境线上的独特风景——文…
 五一长假临近景区股异动明显…
 说说旅游中的烦心事儿:千村…
 新闻8点见丨王毅将主持安理会…
 2022年时政要点摘抄:国内热…
 公考时政常识简短摘录2022_公…
 新闻简讯 二则
 刚刚突发两则大消息!
 前脚否认重大事项后脚“改口…
 日本海岸漂浮大量死鱼绵延7公…
 视频][新闻链接]欧洲大型强子…
 俄罗斯突遭噩耗!普京发表重…
 2011年1月11日下午1时分歼20…
 8月11日最新消息乌军进攻受挫…
 在朱日和陆军最重要的是战胜…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知与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3/30 0:10:47 | 【字体: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关键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层面深刻认识和把握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

  ■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牛鼻子”。科技创新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

  ■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建立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要素作用

  2023年9月,习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今年1月,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今年3月,习在湖南考察时再次强调:“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支撑作用,把握科技创新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制、路径,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习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关键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

  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最基本的动力因素,在社会基本矛盾中起决定性作用。现实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生产技能,拓展了劳动对象范围,改造了生产工具,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反过来生产力的提升又对科技创新提出新需求,正是这种相互驱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实现了生产力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

  从历史逻辑看,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科技创新一直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特别是突破性技术变革,会引发产业革命,大大提高要素生产率。蒸汽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实现了机械动力取代手工劳动,引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力的发明与广泛应用,实现了电力动力代替机械动力,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半导体、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发明与广泛应用,实现了机器设备数字化、自动化升级,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可以说,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会形成新的生产力体系。因此,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从现实逻辑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要素成本和超大市场等优势,借助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科技创新也从最初的全面跟跑发展到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进入新时代,世界经济发展出现逆全球化倾向,大国博弈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迫切要求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形成能够引领、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以更好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牛鼻子”。科技创新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

  科技创新催生出新产业。新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科技突破均会催生出新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蒸汽机发明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创新,催生并壮大了机械、铁路、纺织、冶金等产业;以内燃机和电力技术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创新,催生发展了电力、石化、钢铁、汽车、家电等产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创新,催生发展了计算机、原子能、航天和自动化等产业。人类社会就是在一次次技术变革与产业革命中不断向前发展。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呈现不断加速趋势,数字化、物联网、3D打印、区块链等新技术,使科技与产业互动互融,催生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突破正在孕育未来产业,这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

  科技创新催生出新模式。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生产技术的革新,通过引入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优化生产流程和组织方式,形成新模式。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催生出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的产业生产新模式,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的产品新模式,全球化、服务化、平台化的产业组织新模式。清洁能源、环保材料等新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轻了环境污染,实现了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催生出了绿色生产新模式。因此,科技创新能实现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革新,催生出新的生产模式,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催生出新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可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因此,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建立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要素作用。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形成技术攻坚合力。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动员能力,锚定国家战略需求,激发社会各主体的活力,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二是统筹优势资源,构建新型研究体系。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深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合作,建设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平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新型基础研究科研体系。三是抓住主要矛盾,做好“集中攻关”。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学统筹、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切实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四是把握战略机遇,布局未来领域。围绕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潜在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及早布局,加强颠覆性技术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

  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重视“从0到1”的科技创新原始突破,也要关注“从1到无穷”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推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融为一体,形成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链条,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二是创新机制。围绕“创新什么、谁来创新、如何创新”,建立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产学研用协同破题”的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意愿,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三是培育新产业。及时推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注重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应用,加速孵化孕育未来产业。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建立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科学有效的制度供给是科技创新成果产生、转化的重要前提。一是建立新型科技制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由政策引导向制度保障迈进,以全面创新的科技制度破解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中遇到的难题。二是建立新型科技治理机制。打造“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序社会”动态平衡的科技治理新机制,维护科技创新正常秩序,保障创新主体权益,促进创新主体融合。三是建立新型创新生态。积极探索符合国情且与国际接轨的科技伦理体系,形成鼓励自由探索、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构建自主自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四是建立统筹推进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力度,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有机结合,一体统筹推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知与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03-30)
    普通科技新闻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增长 (03-30)
    普通科技新闻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彩客科技新增专利信息授权:… (03-28)
    普通科技新闻 “新”耕希望丨科技手段助力棉花播种 (03-28)
    普通科技新闻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彩客科技新增专利信息授权:… (03-28)
    普通科技新闻 人民日报金句摘抄(560) (03-27)
    普通科技新闻 外媒盘点2016年重磅科技新闻 (03-27)
    普通科技新闻 习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推进全面创新 (03-27)
    普通科技新闻 今日十条科技新闻:(山东海域发现不明飞行物正… (03-26)
    普通科技新闻 后视镜: 2023 年 7 条科技新闻和 65 个观点 (03-26)
    普通科技新闻 今日10条科技新闻 (03-26)
    普通科技新闻 ST同达保壳展财技:控股股东承诺兜底应收款 受… (03-25)
    普通科技新闻 深交所向八大处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出监管函 (03-25)
    普通科技新闻 30个!中国科协发布2021年重大问题难题 (03-25)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候选新闻开始推荐 (03-24)
    普通科技新闻 两院院士评选“2023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 (03-24)
    普通科技新闻 两会观察)中国高水平科技发展“卡不住” (03-24)
    普通科技新闻 全国十大科技新闻揭晓!光明机构科研成果上榜 (03-23)
    普通科技新闻 电子科技 周刊 (03-23)
    普通科技新闻 未来三年2022~2025科技领域即将发生以下十件… (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