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戴强 赵珺 通讯员 尚书祎)2016年12月2日,杭州良渚。首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唐山晶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BD蓝宝石多线切割机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
要知道,这是我国工业设计领域唯一的“国家奖”。获奖企业仅有9家,其余的都是“海尔”“小米”等如雷贯耳的“巨无霸”。可是,“晶玉”在17年前还在生产面条机。
晶玉公司“土鸡变凤凰”式的蜕变,得益于玉田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大力实施的科技招商战略,一家又一家小企业经过嫁接改造,飞速成长为科技小巨人,成为全国细分行业中的佼佼者。
李谦,是个80后。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当上了东亚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个公司成立于1994年,起初产品以皮带机滚筒、托辊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低。
李谦也想带领传统企业走上科技创新之路,“可是到哪里去找技术呢?”这实在令人犯难。他说:“找专家、找技术对我们来说就像大海捞针,根本无从下手。而且就算找到了,咱们是个体户,人家大牌科研院所未必看得上我们,愿意跟我们合作。”
李谦为此吃过不少闭门羹。他的境遇和想法,在玉田的民营企业中具有极大的普遍性。
“县里有挺多有实践经验、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他们也想在科技发展方面干点啥,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干,也找不到适合自身条件的高新技术项目。”干了10年高新技术工作的县科技局局长白双艳感触很深。
一边是县内企业发愁找不到好项目,一边是毗邻的京津科研院所很多好项目找不到转化基地。两边都是“一头热”。
玉田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以“追大引大”为中心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重构以“引新”为中心的科技招商体系,把战略方向和目标调整到以“追新”为核心上来。
近年来,玉田县在科技招商方面通过围绕高、新做文章,培育搭建起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框架。
到2016年,全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总数达到39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7家,总数达324家;新增小巨人企业9家,总数达31家,位居全市前列。“让无数鸡毛飞上了天”。
李谦成为了科技招商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县科技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多次深入企业,耐心讲解各项国家政策,帮助联系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使公司软实力建设逐步加强,已与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签订技术开发合作协议,拥有国家知识产权20多项。公司的拳头产品——核电海水处理设备已经在国内市场名声大振。年初至今,企业经济效益同比增长率超过100%。
目前,东亚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河北省著名商标企业”“唐山知名商标企业”“AAA级诚信企业”等多项荣誉。
公司具有两项国内首创科技成果,获得20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整体技术水平位居同行业前列。
京津冀高端人才对接工程暨科技招商启动仪式,邀请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河北省科学院、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8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走进玉田开展科技合作洽谈并签署了合作意向协议。
邀请河北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德强教授等10位专家深入县优势企业把脉问诊,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中再生环保科技污水处理技改、海泰新能降本增效、玉联机电SDR特种直驱电机程序控制等9个具体技术问题给予了专业指导。
“天津高校河北行”玉田首站活动,来自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的专家教授与3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为了避免“拉郎配”和“一头热”,县科技局等职能部门做足了准备工作,一边进高校、跑部委、会专家,一边深入企业走访调研。
京津冀高端人才对接活动中,由于调研充分、对接精准,15家企业当场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更令企业意想不到的是,自己发愁了好几年的技术上的事,专家们几个月就研究出了成果。
天津高校河北行玉田首站活动举办之前,县科技局就把各高校的共760项成果发布给企业,并带着有合作意向的企业提前跟专家进行了沟通。活动当天临近中午时,主办方为专家们准备好了工作午餐,却怎么都找不到人了。原来,专家们早就被企业“抢”回去实地考察了。会上4所高校与玉田县7家企业代表签订了8项科技项目合作协议和1项“博士工作站”建设协议,会后又有数十项科研成果在玉田落地。
在一场场招商大战中,河北润农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斩获颇丰,成为又一个“鸡毛飞上天”的。
公司与河北农业大学共同搭建了节水灌溉工程科研实验室,与河北省科学院签订协议合作成立产业研究院项目。科研力量的加盟使公司新产品研发成绩突飞猛进。近年来公司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2个、发明专利1个、已授权发明专利1个、软件著作权1个,通过院所合作共同开发出地埋式滴灌管、自动化灌溉控制系统、小型农田气象站等多项国内领先的技术产品。营业收入也是节节攀高,从2012年的3000万元,飙升至2016年的3.48亿元。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该县科技局还建立起企业人才需求动态数据库、京津冀高端人才数据库、京津冀高端人才对接平台、京津冀高端人才对接微信群信息服务平台。“两库两台”先后集聚京津冀专家教授93人,实时开展精准对接,根据企业需求进行量身定制;及时推送政策信息,使企业能及时掌握政策动态与国家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申报项目。企业在软实力建设上遇到难题发布在群里,很快就有人跳出来解答。
目前,全县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京津52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瓶颈40余项。仅2016年就为企业聘请高端人才24名,签订科技项目合作协议13项。2016年全县新增省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6家,新增实训基地6个,博士后工作站1家。
平台搭起来,专家请进来,合作建起来。工作做到这儿,看似圆满,其实还远远不够。要真正提升企业的科技实力,政府部门的后续服务也尤为重要。
“该申报专利了”“可以申报研发平台了”“政府新出台了一项资金支持政策,你们可以申请一下”“公司符合减免税收的政策,可以着手准备材料了”……唐山兴邦管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总能及时接到县里的通知电线年,是国内最早设计、研发、生产、销售防腐、保温管道的专业厂家,起步早、有经验、重科技,但就是缺乏理论基础。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公司陆续和天津大学、省科技大学、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四检测所进行了对接、合作。研究成果有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接下来,县科技局等职能部门轮番上阵,提供政策服务,帮助企业对接专业服务机构,对企业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仅协助企业争取的上级资金支持就超过了1000万元。公司目前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注册权4项,是防腐保温行业15部新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参与了一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兴邦”注册商标是行业内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公司配套实力在全国同类企业中局首位。
县里有限的工作人员实在是捉襟见肘,又考虑到企业间对话更具说服力,同时还能增进企业交流、开发潜在市场,于是,玉田县科技局组织开展了“企业一帮一”活动,让“过来企业”在推进技术创新和争取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等方面给新手当老师。
在抓好服务的同时,玉田县还为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先后制定出台了《玉田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玉田县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奖励办法》《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玉田的实施意见》《玉田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十条措施》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加强对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科技研发平台、专利申请、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4月30日上午,玉田县县长办公会对首批41家企业涉及的5大项59个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奖励,奖励资金总额达423万元,并在5月15日前全部发放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