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口罩不是来自义乌的小商品,3M公司也不是一家五金杂货店。它是一家来自美国的百年老字号,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分支机构,全球员工接近9万人,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的世界500强企业。
在福布斯全球创新公司评比中,3M公司位列第3,排在苹果和谷歌之后。在现代社会中,世界50%的人每天都会接触到它们的产品。3M自己的说法是:每天起床,3米之内就一定能看到3M的产品。
这几年中国雾霾的突然爆发,让3M被中国人熟知,从一个小作坊变为一个商业巨头,历经115年的3M又是如何保持企业活力的?
1902年,美国淘金热的尾声。5个来自明尼苏达州的年轻人,决定合伙投资开一家采矿公司,打算开采该地丰富的刚玉矿石,用来做砂轮。
两年下来,他们没有挖到适合做砂轮的刚玉,而是得到了一大堆不中用的钙长石,3M公司因此经营岌岌可危,欠了很多外债。
1907年,助理薄记员威廉·麦克奈特加入3M 公司,他看到公司糟糕的财务状况后,向经理提出了降低成本的想法,因此受到赏识。
在威廉·麦克奈特的带领下,3M于1914年创立了第一个实验室,同年推出了第一个独家产品——研磨砂布,几年后又升级为干湿两用砂纸,成为3M公司历史第一个拳头产品,从此名声大振。
1925年,3M公司一名叫理查德·德鲁的员工,因为看见修车工人对遮挡喷漆的胶带的苦恼,于是独自专研,发明了一种隔离胶带。之后,又以此为基础,发明了家喻户晓的世界性产品──“玻璃纸+粘胶”的透明胶带。
在此之后,3M公司又接连开发了更多新产品,比如40年代发明的用于高速公路标识的反光膜,50年代发明的录音磁带和录像带,60年代的干银式胶卷、无碳纸、投影系统等。
到了80年代初,3M又一款颠覆性的产品出世了,那就是报事贴。这个看着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东西,成了一个划时代的品牌。
在100多年的时间里,3M 平均每两天研发出3个新产品,品种类超过6000种,包括无痕挂钩、便利贴、信用卡、百洁布和拖把等。
“除了上帝,什么都造。”有人说,3M一直在追求下一个爆品,“如果你没有不断地改变你的产品,没有爆品出来,公司会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