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瞭望 ·第一学习 努力促进国…
 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和…
 “十二城”抱团打造旅游大环…
 游船带来长三角旅游业新增长…
 2023广西“党旗领航·乡村旅…
 2023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全国主流媒体海东行】借乡…
 如何防治诺如病毒?黑龙江省…
 事关甲流病毒!哈尔滨疾控中…
 黑龙江省最新疫情通报丨R…
 黑龙江省最新疫情通报丨哈尔…
 2022年12月6日哈尔滨市新增3…
 4465万网友在线观看这场直播…
 国际军事比赛“晴空”开赛防…
 直播预告丨第三届永州·蓝山…
 央媒眼中的吉林(2023625)︱…
 【新闻早茶】国际禁毒日全省…
 触摸全球经济脉搏 “剧透”多…
 解放日报社会责任报告 (202…
 2022年11月10日公务员考试时…
 山西日报传媒(集团)综合经…
 巧冲刺 迎中考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
 旋极信息受邀参加第十二届中…
 国际识局:叛乱者离场后普京…
 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视察参加特…
 关于清华的这十个谣言不要信…
 海南楼市迎来“开年热”但二…
 2019年海南房地产市场:变局…
 地产圈“老将”朱荣斌归来 从…
 地产圈“打工皇帝”归来从甲…
 地产圈“打工皇帝”朱荣斌归…
 不可或缺的教育生力军
 教育部通知:严防非学科类培…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暑期将至教育部:严厉打击学…
 教育部:严打暑期隐形变异类…
 马少华:红网的评论贡献了什…
 新闻时事评论范文
 「人民日报」经典时评10篇堪…
 大江时评:时代呼唤更多的彭…
 时评类作文范文1000字
 5月17日周三《新闻联播》要闻…
 雷科防务:公司子公司理工雷…
 2023年5月4日周四《新闻联播…
 今日《新闻联播》速览〔2023…
 党建引领做好居民“红管家”…
 锦屏:西瓜丰收带来“甜蜜生…
 2023中国经济传媒大会全媒体…
 极端天气来袭美国南部中部超…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瞭望 ·第一学习 努力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6/28 22:38:58 | 【字体: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所贡献的基本原则,切实增强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参与和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出系统性谋划

  ◇新征程上,应准确把握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基本原则,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变,推动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倡导国际多边发展合作,为推动世界经济更好发展而不断努力

  5 月 24 日,国家主席习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欧亚经济联盟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并致辞 李学仁摄 / 本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强调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各国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新征程上,我们要按照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战略部署,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所贡献的基本原则,切实增强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能力。

  当前,需要坚持以我为主原则,主动塑造我国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

  ——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和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习科学分析世界形势、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他指出:“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

  如今,世界经济发展正处于深刻调整期,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这是世界大变局的一个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世界经济整体动力不足,有效需求不振,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际投资信心不足,等等。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南北差距、复苏分化、发展断层、技术鸿沟等问题更加突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剧。因此,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十分突出。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坚持开放合作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强化开放合作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

  因此,应在发挥内需潜力的基础上,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发展。同时,也要求我们积极参与和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坚定捍卫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高应对复杂变局的能力,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参与和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出系统性谋划。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动建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提出,“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

  此外,2015年5月5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将“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明确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要求。党中央、国务院还于2018年发布了《关于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的意见》,对我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为新征程上我国更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指明了方向。

  良好的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开展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基础条件,也是牢牢把握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主动权的重要前提。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完善更加明确有效的分工协作体系,运用好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工具,统筹发挥好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逐步形成我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稳定机制,从而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彰显出来,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不断激发我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增强各部门各领域参与建设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的行动自觉。

  当前,需要坚持为我所用原则,充分利用已有机制和平台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习指出:“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是所有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新冠疫情大流行,给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各大经济板块同时遭受重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受阻,贸易和投资活动持续低迷。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赢得全球抗疫最终胜利还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国际社会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危机考验,努力营造寻求共识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环境。

  对此,习指出,“主要经济体要树立共同体意识,强化系统观念,加强政策信息透明和共享”,“主要发达国家要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把控好政策外溢效应,避免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冲击。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要发挥建设性作用,凝聚国际共识,增强政策协同,防范系统性风险”。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始终秉持既对中国经济负责、也对世界经济负责的态度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习明确指出:“在全球经济疲弱的背景下,中国也难免受到影响。面对下行压力,我们可以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短期内完全能够实现更高速度的增长,我们有这个能力。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高消耗、高投入的模式对中国而言难以持续,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风险。”

  新征程上,中国将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促进各经济体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阴影,推动世界经济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作出贡献。

  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渠道。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组织为我国参与区域经济贸易事务提供了重要平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征程上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应以多边机制平台为重点参与和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建设广泛的发展伙伴关系。

  在维护多边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方面,应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支持联合国更有效地凝聚全球共识,动员全球资源,协调全球行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积极支持联合国进行改革,推动联合国在思想理念、机构设置、运行模式等方面更好适应全球治理的新要求,更好履行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职责,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各方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制内的协调和配合。继续推动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抓紧落实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在公平公正基础上进行必要改革,主张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要维护世贸组织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特别是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和政策空间,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完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使全球贸易更加规范、便利、开放,为建设包容和开放的世界经济发挥更大作用。

  在推动二十国集团各方之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方面,应充分发挥二十国集团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平等对话、沟通协调的多功能平台的作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行稳致远,在国际平台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深化区域次区域合作方面,积极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取得新进展,使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不断加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高我国在区域经济贸易事务中的影响力,以东亚合作系列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为基础丰富区域合作机制。同时,深化拓展与周边国家合作机制,强化双边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等次区域合作,通过利益共享和政策沟通,推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成效。

  ——用好大国合作这一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渠道,加强与大国的双边协商合作机制。

  大国间形成更紧密的协商、合作机制,有助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取得良好效果。习指出:“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大国肩上都承担着特殊责任。”运筹好大国关系,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至关重要。习强调:“对大国关系,中国主张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走和平发展之路。”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新征程上加强与大国的双边协商合作机制、加强与大国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当前,需要坚持有所贡献原则,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倡导和积极创建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新机制新平台,为现有机制提供有益补充和完善。

  习指出:“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2013年,习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即共建“一带一路”,开启了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的新篇章。共建“一带一路”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

  实现这一倡议,各方应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内,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政治互信、开展务实合作、深化利益融合的基础。通过政策沟通,中国积极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各国发展战略搭建平台,积极为区域经贸融合发展创造机遇。新征程上,更应通过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挥我国在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的作用。

  在创新贸易便利化机制和平台建设方面,应着眼于我国与周边各国深化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大力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进程。在积极推动国际重大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创新方面,我国已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新征程上,应推动两个机构为金砖国家、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结构性改革政策协调机制创新等方面,习指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我们要找准切入点,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新征程上,应积极推动各方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下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各国各方在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更加关注中国的立场,对我国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此时更需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3万美元以上,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突破1.2万美元,在全球近200个经济体中排名在70位左右。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在80%左右。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相比,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此,习多次强调:“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民要过上美好生活,还要继续付出艰苦努力。”这要求我们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要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也要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当前世界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新征程上,应准确把握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基本原则,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变,推动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倡导国际多边发展合作,为推动世界经济更好发展而不断努力。(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瞭望 ·第一学习 努力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 (06-28)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强大动能… (06-28)
    普通科技新闻 5月17日周三《新闻联播》要闻17条:电今天《新… (06-28)
    普通科技新闻 雷科防务:公司子公司理工雷科尚未参与位于重… (06-28)
    普通科技新闻 2023年5月4日周四《新闻联播》要闻汇总 (06-28)
    普通科技新闻 今日《新闻联播》速览〔2023415〕 (06-28)
    普通科技新闻 党建引领做好居民“红管家” 洛阳新闻联播点赞… (06-28)
    普通科技新闻 6月13日东方财富财经晚报(附新闻联播) (06-27)
    普通科技新闻 贵州“村超”:城市营销的另一种思路 (06-27)
    普通科技新闻 南科大科研成果“高质高产”背后的密码 (06-27)
    普通科技新闻 黑科技央企又上新了!海上风力发电原位电解制… (06-27)
    普通科技新闻 李菂、宋志棠、潘建伟、贾金锋四位社员成果分… (06-27)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年9月15日公考时政常识摘要 (06-27)
    普通科技新闻 9月21日晚间影响市场重要政策消息速递(附新闻… (06-27)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年09月15日山东新闻联播完整版 (06-27)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年9月15日时政常识主要内容汇总-国内时政… (06-27)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 20210915 21:45 (06-27)
    普通科技新闻 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40例 加强部署防止疫情… (06-26)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 20211228 21:00 (06-26)
    普通科技新闻 【威宁新闻】2020年1月22日威宁新闻联播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