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一件是:据央视网消息,近期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于里约热内卢举行。在此期间,中国领导人会见了法国总统马克龙。针对乌克兰危机这一问题,双方进行了看法的交换。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方面一直秉持着一贯的立场。中方希望能够使目前的冲突局势得到缓和,并不希望看到危机出现外溢情况,也不希望战事进一步升级。中方会持续以自身的方式为停火止战积极贡献建设性力量。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方始终积极为劝和促谈付诸实际行动。那么,面对法国的相关说法,中方为何没有直接应允,而是依据一贯的立场作出回应呢?要知道,中方在俄乌冲突中一直都在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这并非是需要法国前来提出要求或者给予建议的事情。
另外,法国此次如此关注俄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大家都清楚,在美国为乌克兰使用武器大开方便之门后,乌克兰竟然线枚ATACMS导弹。尽管这没有造成俄罗斯的人员伤亡,但却致使一处军事设施起火,更为重要的是,乌克兰的这种行为触及了俄罗斯的底线。
第二件事:据极目新闻报道称,稀有金属镓在芯片、光纤、新能源电池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故而被视作“半导体工业新粮食”。2023年7月3日,我国商务部、海关总署为保障镓的战略储备需求,发布公告把镓列为出口管制物项,且于当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近期,发生了这样一起案件:境内外人员相互勾结妄图谋取私利,企图偷运镓出境。国家安全机关协同相关部门对此案进行了处置。事情的经过是,国家安全机关接到举报,得知境外人员杜某想要携带国家管制物项出境,于是国家安全机关干警迅速行动,及时赶到现场并予以制止,而且在杜某的随身行李中发现了1个装有金属镓的瓶子。
有一名中国籍男子,受到美国间谍部门高额回报的诱惑,即便明知这会触犯商务部的相关禁令,仍打算冒险行事。他没有自己直接参与行动,而是想找个替罪羊,于是选中了杜某。他告诉杜某,要是能把一瓶镓金属带出国境交给某个外国买家,就能得到高额报酬。结果这瓶镓金属被没收,幕后主使唐某也被牵连出来。之前与唐某联系的所谓外国买家,实际上是美国间谍机构的人员。
美国自1984年起就将锗列为国防储备资源加以保护,近年来更是几乎停止了锗的开采。在其发布的《2022年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矿物清单》里,镓和锗均赫然在列。20年前,用砷化镓制成的芯片取代了用于放大微波功率的行波管,这一变革使得战斗机能够装备小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从而将战斗机的攻防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前,各国又纷纷着手把砷化镓替换为氮化镓,以进一步提高雷达效率。就连美国在公开文献中都承认“镓人”的独特性:“由砷化镓构建的国防部署,至今尚无其他替代品。”
第三件事:据第一财经消息,日前,商务部网站显示,经国务院批准,在2024年11月15日,商务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密码局发布了2024年第51号公告,其中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以下简称为《清单》),且该《清单》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针对《清单》的有关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作出了回答。
中方此次制定《清单》,主要是对目前已经管制的全部两用物项进行系统性的整合,目的在于构建完整的清单体系与制度,就目前而言,暂未涉及对具体管制范围的调整。一直以来,中方开展两用物项列管工作都是遵循合理、审慎、适度的原则。
中国实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这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之举,也是对美国长期霸权行径的有力回击。美国面对这种情况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找寻替代供应链以及加大研发投入等。不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既需要时间又需要资金,并且最终效果还难以得到保证。对于中国来说,只有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才能够在未来全球科技竞争当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毕竟,这场科技竞争才刚刚拉开帷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