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可靠、稳定的高分辨率SAR图像,为我国海洋开发、 陆地环境资源监测和应急防灾减灾提供业务化应用数据支撑。
目前,执行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于2022年4月11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之后,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将与先期已运抵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一起按计划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将中星6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卫星的成功发射,将为我国实现高清视频传输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有力承担广电安播工程业务并提供应急保障通信服务。卫星定点于东经125度,将拓展我国对南海及东南亚的覆盖,实现对南海诸岛及太平洋岛国的服务。
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平安返回、感觉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飞行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成,即将转入在轨组装建造阶段。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监测,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大气环境综合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农作物估产、农业灾害监测等应用能力提供国产数据支撑。
北京时间4月20日5时02分,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分离,绕飞至前向端口,并于9时06分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目前,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三号组合体状态良好,后续将迎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和问天实验舱的到访。
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托举四维01/02卫星点火升空,随后卫星被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该卫星主要为国内自然资源、测绘、海洋、环保等行业,以及城市安全、数字农村等新兴市场提供商业遥感数据服务。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黄海南部海域,以“一箭五星”方式托举吉林一号高分系列卫星点火升空,随后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首次实现运载火箭海上“一站式”发射,即总装、总测、出港、发射一体化。
吉林一号高分03D04星~07星及高分04A星共包含5颗卫星,主要用于获取高分辨可见光推扫影像和视频影像。5颗卫星与在轨的吉林一号卫星组网后,将为林业、农业、草原、海洋、资源、环境、城市建设等行业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航天员》杂志创刊于2005年10月,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管主办、中国航天基金会支持、北京太空梦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外协服务,是面向航天界及广大航天爱好者的权威科普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