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报名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小伙伴们都选中心仪的岗位了么!距离省考还有半个月,正是备考的黄金时期,相信这些知识点对你有所帮助。
(一)题感训练。行测题量大、时间短,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答题的同时还要确保很高的准确率,才有上岸的可能性,因此日常高强度的题感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题感训练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大量刷题,实现对每个模块题型的高度熟悉,最终达到即使不知道过程也能选中正确结果的高度。以下这些好方法,可以尝试尝试,也许能帮你突破刷题瓶颈,成功上岸。
1.养成习惯。保持每天刷一套题的习惯(最好是真题,如没有真题可以选择知名机构的模拟试题或者预测卷),如果是全职备考,可以适当调整作息,选择笔试对应的时间段刷题;如果是在职备考,至少要在周末或者其他休息日对应的笔试时段完整刷题、练题感,让身体提前进入笔试时段的状态,确保正常发挥。
2.模块刷题。通常来说,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往往会达到一个瓶颈,体现为:原本怎么都不该错的题错了、某一块的正确率总是提不上去、发挥不稳定、总体正确率时好时坏。这阶段分模块刷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根据总体考试时长的情况,分配好每个模块的时间,采用分模块计时刷题的方式(比如分配作答言语理解35分钟、资料分析25分钟、类比推理10分钟),刷一段时间或者一定量的题,一来可以甄选出有望突破的一些知识点,及时学习攻克,另外则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让自己在选择时更加果断,减少误判率。
3.学会总结。从行测包罗万象的题目来看,能否进面更多取决于自己会做的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对了多少。因此,善于总结也是突破瓶颈的关键,对于模块刷题发现的一些新知识点或者易错题(比如:“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选了对的),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比如专门用本笔记本进行摘抄,记录易错题和知识点,每次刷完题后看看,对比是否又掉进同样的陷阱了,通过分析和总结,把自身能做对题的正确率提升。
(二)有所取舍。前面说过行测题目包罗万象,这意味着很难有人能够在笔试时间段内全部完成并且答对全部题目,要有所取舍,将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放在擅长模块上,一些难以理解和判断便要果断舍弃,以免贻误大局。这里有个小偏方,就是舍弃(猜)的,尽量选择未出现或者少出现的选项,比如在数量关系的10个题目中,你会作答其中的三道题,分别选了B、C、D选项,那么剩下的可以全部猜A。
这里说有所取舍,很多小伙伴的第一反应是放弃资料分析等数学类题,如果确实难以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倒也没什么,但如果是碍于计算量大而放弃,就不是明智之举了。因为数学类题目意味着按照相应计算流程、合适的方法计算往往就能得出准确结果,极易拉开差距,所以还是要合理分配好作答时间,认真钻研那些有望解决的题,不轻言放弃。
很多小伙伴“封笔多年”,想到申论就犯难。就题型来看,建议在日常题感训练中,针对性准备。
1.总结提炼题型。在日常练习中,常练常写,可以在完整作答后(建议作答历年真题),对比和参考答案的差异,加以总结和归纳。如果差异很大或者实在没有思路,也可以选择适当用模拟答题卡抄写一些参考答案的方式进行熟悉,进而在参考答案基础上提炼出更为合适的答案。
2.大作文。这两年申论大作文与实际应用接轨,作文类型更为丰富,更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备考中要注重素材积累,如果是在校生可以通过参加《形势与政策》课快速提高自身对政策的理解,但绝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时事热点(推荐看人民网的文章)来积累素材,比如学习党二十大报告,摘抄里边的金句。
关于如何写,练习过程中遇到具体类型的作文,可以进入“公文搜”“笔杆子家园”或者各地政府网站等进行学习,看看货真价实的应用文,也许会对伙伴们备考有所帮助。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既然选择了公考,那就全力以赴吧,不管结果如何,相信伙伴们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收获努力的喜悦,期待你们的好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花上万元车费从重庆打车去上海的乘客发声:想看“黄色法拉利”在赛道上合法飙车
UCCA“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无法消解的焦虑对撞与生俱来的快乐
2024《普林斯顿评论》最佳大学榜单发布!16w大学生票选出的心中第一是…
动向!教育部将有序扩大优质普高招生规模!今后北京孩子上好高中的机会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