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随着《一代洪商》电视剧的热播,洪江这个历史上的“小南京”再次火了起来!
曾几何时,洪江是多少人心向往之的人间天堂,更是大山深处苗乡侗寨同胞的“诗和远方”。
我出生在靖州的一个小山村,故乡是正儿八经的苗寨,那里山高林密,那里似乎与世隔绝。
小时候,我们很少外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也不知道洪江在哪个地方,只是经常从大人们的谈论中领悟洪江的和美丽,只有从火柴、瓷器、洪油、布匹等“洪江造”的日用品中向往洪江的繁华与兴旺。
记得有一位婶婶,她的妹妹嫁在洪江。当她从洪江走亲戚回来,说到那里的稀奇,我们总是一脸的崇拜;
而当她的妹妹来走婶婶,我们总要赶过去凑热闹,看看大地方来的人是啥模样。特别是看到她妹妹带来的饭碗、菜盘、酒杯、汤勺等,精美别致,让整个寨子的人都羡慕不已,她一家人也脸上发光。
长大一点,每每听到大人们唱苗族歌鼟时,他们都会以洪江作为歌词,这更是让我好奇和心痒
再后来,上了初中,还是一直听到老师和同学们谈论,说怀化最漂亮的地方是洪江!
这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初中毕业时,我毫不犹豫的报考了黔阳师范,因为安江和洪江一衣带水是邻居,从靖州坐车去学校,洪江是必经之路。
对于我这个很少进城的“乡巴佬”来说,洪江就是一个大地方。那时,靖州到安江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而直达洪江的班车一天有数趟,所以去上学或回家,我常常从靖州坐车到洪江,再转车去安江,或者从安江坐车到洪江,再坐洪江到靖州的车。
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这里走走,那里逛逛,青瓦灰墙、阁楼飞檐、旁斗贯彻的窨子屋,按井字型排列的青石板路和石板码头蜿蜒迥深、高低错落,洪江的时尚、洪江的精致、洪江的繁荣、洪江的幽静,让我应接不暇、依依不舍,终于圆了从小对洪江的梦想!
洪江真是个好地方,不但景美,人也美。那个时候,男同学私底下常常给十三个县市区的女同学选美,一致公认洪江女孩排第一!
现在回过头来,这和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有直接关联,但最主要的还在于城乡差别。
那时,洪江的同学基本生活在城里,而我们多数都来自山旮旯,仅生活水平和文化基础,我们就差了一大截,无论是衣着、谈吐还是气质,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
那个时候,还总是痴痴的想,如果自己也能在洪江这样的大城市工作、生活,该是多么幸福!
再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分到老家的乡下教书,交通不便,环境艰苦,工作任务也繁重,故而也不时还念想着洪江那样的都市生活。
但也就是这几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因种种原因,洪江没落了,靖州却异军突起,城市极速的繁华起来,创造了闻名全省的城镇建设“靖州现象”!
今非昔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甚至洪江医院都搬迁到了靖州,成为了二医院,我对洪江也慢慢的冷却下来了,少了当初的那种朝思暮想。
以前,我常咿咿呀呀喜欢哼几句苗族歌鼟,但出门在外多年,关于洪江的唱词忘得差不多了。
如今,《一代洪商》又把我的兴致提起来了。于是,我向苗族歌鼟老歌师们请教,果不其然,苗族歌鼟中有关洪江的歌词比比皆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龙景平立即摘抄、编写了四首给我
老歌师吴恒冰也是长辈加熟人,因一时找不到联系号码,我与他女儿吴凤椿联系,有求必应,发了两首来,并附了备注(旧时的洪江商贾云集,不同一般。但在我的印象中,没有专唱洪江的歌词,只是出门做客时偶尔的引用比喻来赞美。)
江河、码头、货物、木排这些的歌词,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是一个地方的,也是多少人渴盼的心声!
苗族歌鼟最开怀!这时,爱人和二嫂看着我那么陶醉,便也不由自主围拢过来应和。
于是,我们一起用苗族歌鼟中那种“襻襻歌”的调子开心对唱起来,我起歌,她们帮腔,歌声荡漾在房子里,久久弥漫,余音缭绕
歌声中,我仿佛穿越千年,回到了盛世洪江走街串巷,又仿佛穿越万水千山,回到了绿水青山的故乡,坐在吊脚楼里尽情的唱着歌鼟!
洪江,曾是苗乡侗寨的“诗和远方”!除了进入苗族歌鼟,还流传在苗乡侗寨的民间故事中。
“九座山的山与山之间都形成一个沟谷。每一个壕谷中全是溶洞,千奇百怪,怪石嶙峋,有的洞中还有瀑布,流水潺潺。据说,有一溶洞,洞连百里,上走马头塘,下通洪江。曾有人在洞口放了一只鸭子,在洪江找到了。”
同时,在《锹里人不能忘记的一个悲情故事》里,我再次提到了苗乡侗寨与洪江的关系:
“锹里的寨老,每年都会带队带着桐油籽等土特产到洪江一带交易,并换回锹里必需的食盐、铁器等物品”
为什么是洪江,而不是其他地方呢?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洪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可以说,曾经的洪江,在五溪大地就是最耀眼的符号,她一直和靖州有着不解之缘。
历史上,靖州无论是“飞山蛮”自治时期还是北宋建州以后,都是湘黔桂交界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而洪江曾长期属靖州管辖。洪江人、三明学院教授廖开顺在《宋元明清时期靖州的中心城市地位与商品经济》一文中写道:
“洪江北宋崇宁二年(1103)称洪江砦,隶属靖州三江县,第二年转属会同县,一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设置会同县与洪江市,隶属会同历821年;属靖州(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置靖州到1913年撤州)历810年。”
据光绪年间《靖州乡土志》记载:“以上八种本地产品中,稻谷供本地消费,杉木和松板外销常德、湖北,牛远销广西玉林,五倍子、金、梨、杨梅等在洪江销售。”
如今,虽已时过境迁,可在苗乡侗寨每个人的心中,依然都有一个红红火火的“洪江”!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怀化日报社旗下媒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官方邮箱:),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许忠建现场督导鹤中一体化重点建设项目时强调:全力破解难题 加快建设进度
黎春秋在专题调度鹤中区域服务业提升工作时强调:努力构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服务业体系 为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怀化加快构建“5+N”现代化产业新体系,箱包皮具异军突起,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箱包之都”呼之欲出——黑马一跃跨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