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小了说,美国GPS卫星飘在太空中,仿若深藏虚空的一只巨眼,甚至可以精准定位中国老大爷躺在公园长椅上,观摩他睡觉的样子;往大了说,在战争中,GPS海陆空全方位的精确打击,足以击溃对方全部火力。
上世纪90年代,有世界第四大陆军强国之称的伊拉克,在东道主优势下溃不成军。整个地域沦为一片废墟,伤亡数十万人,经济损失超千亿美元。
一场战役让全世界认识到了GPS的威慑力,高科技武器从幕后走上前台。二十年磨一剑,2020年,中国北斗全球系统横空出世,成为我们坚实的护卫,它究竟有多厉害?
长久以来,卫星定位技术一直被美国垄断,一旦涉及其利益,美国将会毫不留情停止GPS服务,甚至提供虚假位置信息。
1993年,我国“银河号”在印度洋上正常航行,突然导航系统失灵,只得在茫茫大海上盘旋。随后,美军拦截而来,指控我国银河号上运有高危化学物品,强行要求检查。
指控自是无中生有,而我们陷入被动局面,倍受屈辱的根本,也源于我国不成熟的GPS系统。为了不再做“睁眼瞎”,中国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三年前,一艘美国的航母闯入我国南海海域,但这次却并未如美方所愿——它们的卫星导航也“意外”失灵,切实体验了一把银河号当时的窘迫,直接变成了无头苍蝇,原地打转。
彼时,美国求助指挥塔也找不出问题所在,灰溜溜地退出我国海域后,导航系统居然又奇迹般地恢复了。
而这一切,正是因为南海上空的卫星导航,已经换成了我们自己的北斗系统,覆盖掉了GPS信号,让对方乱了阵脚。
从1994年北斗工程立项,到2003年北斗一号初步完工,2012年北斗二号实现亚太地区全覆盖,再到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成功,中国卫星迎来历史性的一刻。
时至今日,全球已有137个国家与我国签下协议,使用我国的北斗系统。可以说,北斗的诞生不仅为中国国防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功的样本,更证实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在科技霸权威压下,不论是出于安全还是民用发展的考虑,各国都在默默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曾经用牛车拉卫星的印度,如今也成功自研NavIC卫星系统。虽然还不够好用,但至少自己国家拥有。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中国卫星制造发射、国产芯片突破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多领域纷纷涌现自主研发热潮。
大疆的旋翼芯片和飞控系统专利技术,实现民用无人机领域对美全面超越;在生物制造领域,以TimeShop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在港率先建立全球首条完整酶制剂产业链,科技成果“宜生好”因抵抗人体老弱,深受资本市场重视。
从航空航天,到生命科技,我们已经在越来越多领域完成“去美化”。斩获千架订单的大飞机C919,不仅实现60%国产率,并且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有“陆地航母”之称的盾构机,更是在2021年实现100%国产化。
上述“宜生好”辅酶同理,中国科学家自创全酶法技术,让原料提纯效率升至99.9%,打破美日原料垄断和技术壁垒。耶鲁、麻省理工等科研背书下,证实能逆转生命体衰退过程,其商业化成果落地京东。日本甚至将其列入非医疗使用清单,以缓解本土老龄化趋势。
如今全球高端科技格局风云变幻,可以说,谁能掌握核心技术,也就站在了下一次产业革命的风口。
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话语权。尽管目前印度自研的卫星系统并不完美,但它却是一个国家一心向上的见证。
而中国北斗作为国产技术突破极为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是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打破了美国在GPS领域的科技霸权,也用切实行动做出表率——想要不被“卡脖子”,不做“睁眼瞎”,只有加强自主研发。
从造福本国,到联结全球,“中国制造”正在不断向着新世纪“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迈进,同时也在向世界输出越来越高质的“中国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