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世界航母俱乐部”中的一员,人民海军在此领域算得上是还很“年轻”的新成员。回想大约10年前,关于中国国产航母项目,不少军迷都曾围绕“国产航母动力系统的种类”而争论不休,
也就是在那时候,代号R0110的国产重型燃气轮机项目被公开,瞬间就让很多人将其与国产航母项目联系起来。在这些人看来,中国国产航母的动力系统或将效仿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以燃柴混合动力系统来实现全电推进。但略显可惜的是,如今已成型的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似乎未能用上R0110重型燃气轮机,而一度低调到曾被外界怀疑项目下马的R0110,却在近日官宣成功了。
据悉,R0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了产品验证鉴定,并得到了“太行110”的官方正式编号。其输出动力极为强悍,单台功率达到约11万千瓦。理论上来说,仅需一台“太行110”,就足以驱动一艘排水量8~10万吨级的“超级航母”。以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为例,其将近15万千瓦的动力输出,是集合了8台大功率蒸汽轮机锅炉组才实现的。而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印度“维克兰特”号航母,其总输出功率不足8万千瓦,是集合了4台美国LM-2500改型机组而实现的。简单比较下来一看,“太行110”的功率之强大可见一斑。
不过话又说回来,指望让“太行110”驱动国产航母,恐怕绝不是那么简单且理想的事情。严格来说,这款重型燃气轮机的首要研制目的并非是作为舰船动力系统,而是要作为发电设备来使用,如为岛礁驻守平台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等提供电力。
况且,R0110的整体尺寸和重量都很大,会对“寸土寸金”的舰体内部空间规划带来不小的困难。同时,虽然仅一台R0110就能驱动一艘“超级航母”,但从航空母舰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布局来看,只装备单台发动机其实反而并非好事。作为一种多采用双轴螺旋桨推进的大型舰艇,航母的动力系统一般会采用不低于两台大功率机组或核反应堆来输出动力。这种偶数式的动力系统有利于实现备份和冗余,当一台机组或反应堆出现故障时,其他的机组或反应堆仍可维持运转,不至于让全舰瞬间瘫痪。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国内真是出于舰船动力需求而发展此类重型燃气轮机,那么舰用燃气轮机的单台最大功率应该是在3~5万千瓦左右最为合适。在这一功率区间内,燃气轮机的尺寸、重量和燃料消耗率可维持在一个较为均衡和理想的范围内。如英国航母上的MT-30燃气轮机,输出功率上限就在4万千瓦左右,毕竟舰用动力系统可不是简单地追求功率越大越好。
进一步来想,航空母舰是一种对整体规划的要求很强的舰种,诸多相关设备、系统和零部件的规格与指标,是在航母工程上马前就被确定和实现技术冻结状态的。因此从时间节点的角度来推断,“福建舰”项目开工之时,其不可能选用当时尚未通过产品验证鉴定的“太行110”燃气轮机,而是选择了技术成熟的蒸汽轮机为主动力,并可能以QC-280舰用燃气轮机为辅助动力。
在这一点上,“福建舰”与许多有航母国家相似,都是以蒸汽轮机为航母主动力。而在目前的全球范围内,也仅有两个国家选择以燃气轮机为航母主动力,那就是英国和印度。所以说,中国在此领域的选择体现出的是“稳妥为先”的考量,未采用激进的燃气轮机主动力方案。毕竟,如果“太行110”项目出现某些意外而延期,那“福建舰”可就无动力可用了,从建造到下水再到服役,恐都将被延迟多年,这自然是海军方面不愿看到的。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太行110”就彻底与中国海军无缘。既然能造出功率如此强悍的重型燃气轮机,那在其基础上发展重量更轻、结构更紧凑,且输出功率更适合舰用标准的中小功率型号,或将是一条可行之路。当然了,如果未来的中国航母走上核动力之路,那这种舰用燃气轮机也许就不是给航母准备的了,而是可用于4~5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和大型综合补给舰等舰艇,希望这种舰用版的国产新型燃气轮机能早日列装部队。
|